《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后,本报约请相关专家进行解读。专家一致表示,《规划》反映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历史机遇。
转型期中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指出,从知识经济的创新来说,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思想,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经济发展中。如果没有深刻的哲学、历史、文化、文学的思想理念做支撑,就不可能创造出受国内群众喜闻乐见且有国际影响力的伟大作品。如果没有这样的作品,文化创意产业就是空的、没有思想内涵的外壳。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从粗放增长转向更具内涵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此过程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发挥重要作用。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叶南客认为,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人类在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再重复并不断证明着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即许多伟大的理论和发明,不仅来自对科学基本问题的追问和探寻,而且随着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应用价值。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对《规划》出台备感振奋。他说,《规划》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对未来形势的发展制定了蓝图,这表明我们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意识更加自觉,以理论驾驭全局的能力更加成熟。同时,《规划》也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就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这个指导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能保证我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
“十二五”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大有作为、大显身手的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朝克认为,在“十二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为我国的发展贡献更好的发展思想、观念、理论。面对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国际发展的良好机遇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地透视和研究,作出科学、正确的解释,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促使我们国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把握方向、机会和未来,能够理想、平稳地发展,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韩震告诉记者,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首先表现为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之相适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处于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中,便于比较、鉴别、碰撞、融合,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差异状态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环境,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机遇。
理论创新是关键
哲学社会科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与理论创新分不开。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巨大进步。史宁中指出,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社会的发展、国情的特殊性决定着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基础理论创新。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支撑。二是应用学科体系的创新。要建立以这样两个内容为创新的体系就需要在科研的指导思想、科研观念、科研组织形式等方面都体现这样的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先达认为,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创新的难度比自然科学和技术要多一层。技术创新的动力可以直接来自以市场为中介的生产发展的需要,自然科学创新的动力可以来自解决技术难题的需要,这都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生产发展密切相关。如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市场价值作为研究的取向,则往往导致急功近利、简单重复,甚至粗制滥造的结果。以市场为导向,可能会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良并发症。
朝克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怎样的精神、态度和责任心迎接“十二五”,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必须深入思考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为党和人民拿出最理想的成果,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解决我们社会存在的问题。
直面问题构建新时期理论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韩震认为,中国目前的各种问题凸显,各种思潮、理论纷纭复杂。在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时期,如何建立基于我们民族传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又与世界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理论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创造现时代需要的、中国当代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应具有中国特色,目标应是发展出具有世界意义和对全人类具有普遍启发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及体系。只有这样,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才具有生命力,才会有前途,否则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
史宁中则提出,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及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从未有人做过的伟大事业,遇到一些新问题、新难题是必然的。从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讲,正因为有问题,才使我们的研究有意义。“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更辉煌的时期,这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直面问题与挑战。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没有直面挑战的勇气和能力——这也是需要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采访整理:张微 张春海 张凤娜 冯宇)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