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站内搜索&苍产蝉辫;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社科要闻

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出版发布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012年01月12日09:10&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来源:

  由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苏新宁教授主持完成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7年出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2009年出版)之后的又一力作。至此,利用科学数据、定量分析、客观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的一系列厚重的着作报告已全部面示中国学术界与公众。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出版座谈会暨图书与出版社学术影响力数据发布会”。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机构的领导、专家等出席了此次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2004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对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图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成果,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评价图书的学术影响力主要取自于专家评价,这种评价难以避免主观性和局部性。学界一直期待能有一个经过科学梳理的、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的图书目录。因此,苏新宁教授带领他的团队,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利用引文分析的方法,根据图书在学者研究论文中的被引用情况,分析了已出版的国内外图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向学界推出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洋洋150余万字的《报告》,列出并分析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有学术影响的3140种图书,《报告》的出版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出版产生重大影响。
  (1)为我国学者推荐与研究相关的最有学术影响的着作。我国数百家出版社近年每年出版新书数量逾10万种,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出版新书200多万种,如果加上我国引进的外文图书,更是数不胜数。在如此众多的图书中,学者寻找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图书,更确切地说寻找自己研究领域较具学术影响的图书是非常困难的。许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在初入研究领域时很难把握读什么书,什么书最具权威性或影响力。《报告》则为学者提供了最有效的通道,苏新宁教授及团队通过对众多学者在颁厂厂颁滨期刊上发表论文所引用文献的分析,统计出在各学科产生重要学术影响的图书。应该说,在学术论文中被大量引用的图书,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基于这一观点,《报告》正是将根据颁厂厂颁滨十年数据统计出的各学科论文引用最多的图书向学界推荐。
  (2)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更有效的相关学术资源。在众多的图书中,哪些图书对我们的研究有帮助?这些图书在哪些领域、哪些方面对我们的研究有参考价值?这是广大学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无论一位专家学术造诣有多深,他的看法可能都不会很全面,也不可能通读所有出版过的图书。《报告》借助颁厂厂颁滨,通过图书被哪些主题的论文频繁引用,使我们了解到每种高被引图书与哪些主题相关,在哪些研究领域产生着学术影响。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当我们在某个领域从事学习或研究时,哪些图书能给我们的学习或研究带来帮助,应当首选哪些图书。因此,《报告》在学者的学习或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为他们获取参考书起到指南的作用。
  (3)为我国各级图书馆和研究机构补充最有价值的馆藏。图书馆馆藏的数量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作为直接为科研服务的图书馆,馆藏并不一定要求全,但需要馆藏有助于科研。如何花较少的钱获得对科研的最大帮助,这是每个科研辅助类图书馆所追求的。然而,哪些书对科研有较大的帮助,这些信息过去很难采集,但《报告》通过学术论文的引用分析,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影响较大的各类图书(如工具书、国外学术着作、国内学术着作以及历史文献等),这些目录为图书馆补充自己的馆藏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4)为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繁荣的标志是什么?报刊多、论文多、出版图书多是否就是繁荣?回答是否定的。促进学术繁荣关键在于研究观点、方法的创新,创新过程的标志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报告》通过搜索与比对,析出当代中国图书出版业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图书,为有效地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果提供翔实的学术资讯,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证所选出的图书科学、公正和合理,作者不仅仅依赖被引次数,而且还参照了图书出版后的年均被引次数,确保新近出版的且具有较大影响的图书被遴选出来。作者还充分考虑了图书在各学科的被引用情况,依据文献计量学中布拉德福定律,遵循20/80规律,确定了各学科入选图书的数量和标准,使各学科入选图书数量与各自学科的引用图书的情况更加相符。
  为了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各类图书在学术研究中所起的具体作用,《报告》将图书划分为五类,领袖着作、历史文献、工具书、国外学术着作和国内学术着作。《报告》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入选的领袖着作对各学科的指导作用,历史文献在研究中体现的学术资源价值,工具书的知识性和对实证研究的作用,以及国内外学术着作对学术界的影响。《报告》还对入选的每一本图书在学术研究中的具体影响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使读者了解入选图书究竟在哪些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同时给读者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即读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应当去阅读那些图书。
  《报告》还公布了国内出版社在各学科的图书学术影响排名,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出版社在各学科被引用情况的分析数据,这对出版社了解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不足学科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
  《报告》是国内首部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这是一个将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和学科专家指导评价(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可以说填补了国内研究学术资源领域的一项空白。《报告》本身的学术价值在于:为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创新了图书评价的方法,一反传统的单纯以专家学识为本,以主观判断为源的主观图书评价理念,将科学数据作为评价的基石,通过对学科图书被引数据的走势分析描述学科发展趋势,使历史与逻辑高度相统一。
  《报告》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梳理了近十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出版的基本状况,展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图书,向学界推荐各学科较有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指导学者精选参考书目;为研究人员提供快捷、高效的研究路径,从而有效地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质量;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公允地分析了各学科学术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脉络,对社会科学研究者、图书出版者、学术资源采集部门以及科研管理部门都有着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可以认为,《报告》的推出,有利于促进学术创新,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总体水平,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责编:高巍、秦华)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