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0日,由浙江大学吴笛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招标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批准号:10锄诲&补尘辫;135)开题论证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各地的论证专家、相关领导、课题组成员以及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的部分师生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出席本次开题论证会的专家组成员均为我国外国文学学界着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外国文学学科评审组组长吴元迈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学科评审组专家,《外国文学研究》主编聂珍钊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学科评审组专家陈建华教授,着名诗歌翻译家、评论家、云南大学飞白教授,以及浙江工业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美国文学研究专家毛信德教授。
浙江省社科规划办主任谢利根、副主任王叁炼,浙江大学副秘书长范捷平、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重点成果推广部部长袁清等多位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吴秀明教授主持。
谢利根主任在向项目团队表示祝贺的同时,充分肯定该项目对提升我省人文类研究实力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范捷平副秘书长表示学校将凝聚各方面的资源、政策,对该项目予以大力支持,并将该课题纳入学校985重大工程体系之中。袁清部长认为取得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只是迈出艰难历程的第一步,还要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重要成果付出更大的努力。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指出本课题拥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企盼项目组各成员之间做好积极的交流沟通,尤其是外语学院和人文学院双方要互通有无,扬长避短,高质量高水平地开展项目研究。
首席专家吴笛教授就“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总体框架、研究思路、研究重点与特色、成果与项目分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汇报,强调本课题在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生成、演变与传播的基础上,将紧密结合我国实情,关注外国文学经典在我国传播演变过程中突显的中外文化交流、民族文化身份建构和民族形象重塑等重要方面,并始终服务于中国文化建设,将外国文学经典的源语生成,当作可资借鉴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与会论证专家认真听取了首席专家吴笛所作的开题报告,对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并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寄予厚望,同时也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项目组成员能够充分认清文学经典演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在研究工作中突出本课题应有的特色和理论建树,并将“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始终置于中外文学经典对话与沟通的视野之中,力争早日结出高质量的成果。
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根据外国文学经典在源语国家的生成以及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共分5部7卷。
第一部分为总论卷,立足于全方位走向外国文学经典的文化阐释与深度研究,主要运用文学人类学、文化哲学、艺术哲学与比较文学的综合研究方法,从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要素、成形标识、建构方式、演变过程、传播途径、译介转换、影视改编、时代重构、影响研究以及当代意义等10个方面入手,站在考察精神生成、思想化育的知识社会学立场,立体审视与系统反思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中的精神基因、生命体验与文化传承。
第二部为古代卷,分为上下两册,上卷考察自古代埃及、古代苏美尔起,直到中世纪的文学经典,下卷考察14世纪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经典,既探究古代文学经典的生成过程中劳动歌谣、原始宗教等生成缘由,也注重探究外国古代文学经典中的纸草、泥板、陶瓷、青铜、楔形文字等独特的传播媒介的使用及其意义,以及抒情诗、十四行诗、英雄史诗等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演变,还要探究《吠陀》、《圣经》、荷马史诗、《神曲》等重要文本的形成过程、翻译和改编等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变异以及对人类思想的形成所发生的影响。
第叁部分为近代卷,研究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的世界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17世纪和18世纪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下册为19世纪外国文学经典研究,上册主要探究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下册主要探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经典的产生和传播。尤其关注狄更斯,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世界文坛巨匠的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该部分尤其关注文学类型的演变,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流传模式的逐渐形成以及在18和19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四部分为现代卷,主要探究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的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演变与传播,重点关注的是象征主义文学、意象主义诗歌、意识流小说等现代主义文学经典的生成和传播,还重点研究俄罗斯文学中的“红色经典”的生成及巨大的思想教育作用,以及东方文学大师泰戈尔等文学经典的在译介、改编等流传过程中的文化现象。该卷拟特别关注电影作为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对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所发挥的作用。
第五部分为当代卷,研究对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不仅关注当代外国文学经典中的传统影响,如行咏诗歌的当代复活、巴洛克文学及玄学派文学的当代振兴;还重点研究中国元素的介入和对西方文学类型的影响,各国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互文作用,以及文学与影视共同作用下的经典传播。在传播途径上,重点关注外国文学经典在影视改编过程中的文化现象,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在网络传播中对当代人文化生活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当代传播媒介在改变文学艺术生产方式的同时,改变了文学经典存在的本质,因此,该卷还要关注电视媒体以及电子网络等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对文学经典生成和传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所发挥的新的历史作用。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既对外国文学经典进行理论上的阐述,也从具体文本上进行研究和论证,从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要素、演变过程、传播途径、译介转换、影视改编多个方面入手,审视与系统反思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中的精神基因与文化传承。将外国文学经典的源语生成,当作可资借鉴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同样,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其目的是探究“外国的文学”怎样成为我国民族文学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对文化中国形象重塑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充分发挥浙江团队的优势,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为:浙江大学副秘书长、外语学院范捷平教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德明教授;浙江大学傅守祥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浙江省社科联主席蒋承勇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彭少健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殷企平教授。七卷集系列专着分别由首席专家和上述子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撰写。
与会专家与项目组成员经过充分论证,在项目研究思路上达成了共识,确定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在整体构思以及具体文学经典研究中,其基本思路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展开。
首先,从外国文学经典的文本研究转向文本生成渊源考证与生成要素的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原始宗教、神话渊源、社会语境、个体经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考察这些生成渊源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特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理清外国文学经典形成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发展的来龙去脉,对于理解这些作品的审美特性和思想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探究西方文学经典在生成过程中的东方渊源,更能凸现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
其次,从外国文学经典的文学翻译研究转向翻译文学研究,将外国文学经典变为我们自己的可资借鉴文化资产。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考察和研究文学经典的生成、演变和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是承担挖掘和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
再者,从外国文学经典的纸质文本的单一媒介流传转向音乐美术、影视动漫、网络电子的复合型的跨媒体流传。对传统文学经典的现代传播以及传播途径予以充分重视,让新的传播媒介在传播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最后,从外国文学经典的“外向型”研究转向关注中外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身份建构和民族形象重塑。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其目的不是单纯的引进外国文化,而是服务于中国文化建设。
因此,在该课题研究进程中,拟结合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和发展,以及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整体发展及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贡献这一视野来考察外国文学经典的译介与传播。该课题着眼于外国文学经典在原生地的生成和变异,汲取为我国的文学及文化事业所积累的经验,所引进的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服务于祖国文化事业,并为新世纪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提供借鉴。该课题着眼于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译介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播,树立我国文学经典译介和研究的学术思想的民族立场,通过文学经典的中国传播,以及面向世界的学术环境和行之有效的中外文化交流,重新塑造文化中国的宏大形象,突出外国文学研究所具有的思想性,将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看成是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和发展的历程的折射。
项目组成员针对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在结构重心、各卷之间的关联、重点问题的阶段性研讨会、中期成果以及具体工作方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商讨和论证。项目组成员表示获益匪浅,并将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适度调整思路,紧密联系我国社会和文化的语境,决心全力以赴,用叁到五年的时间,力图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结出丰硕的成果。
(责编:高巍、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