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郭杰忠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批准号为04叠碍厂001),最终成果为专着《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课题组成员有龚建文、任映红、程金生、甘建平等。
一、生产力概念的制定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在一定的意义上,生产力理论的形成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获得是一致的。就此而言,探讨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与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马克思对于生产力的概念,是在批判李斯特等人的生产力学说的过程中制定的。马克思1845年3月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着作&濒迟;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驳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思想转变的主要线索。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表述了自己对于生产力的理解,并且开始阐述了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原理。
第一,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看成“精神本质”,属于唯心主义的时候,马克思指出了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不是什么“精神本质”,而是一种物质力量。马克思说:“资产者想发财,想赚钱,但是他同时必须同德国大众一直信守的唯心主义相一致,并且同自己的信仰相一致。因此他表明,他猎取的不是非精神的物质财富,不是恶的有限的交换价值,而是精神本质,无限的生产力。”摆1闭
第二,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庸俗化的同时,马克思把生产力区分为自然的生产力和人这种生产力,认为不能把人贬低为同“自然力”一样的生产力。他指出,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人同马、蒸汽、水全部都充当“力量”的角色,这难道是对人的高度赞扬吗?他还说,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资产者还可以把这种力量同其他的生产力——牲畜、机器进行比较。他说:“在现代制度下,如果弯腰驼背,四肢畸形,某些肌肉的片面发展和加强等使你更有生产能力(更有劳动能力),那么你的弯腰驼背,你的四肢畸形,你的片面的肌肉运动,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你精神空虚比你充沛的精神活动更富有生产能力,那么你的精神空虚就是一种生产力,等等,等等。如果一种职业的单调操作使你更有能力从事这项职业,那么单调就是一种生产力。”摆2闭马克思把人这种生产力称为社会力。无论是自然力还是社会力,都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第叁,马克思在批判李斯特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抵毁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进一步论证了生产力的作用,第一次阐发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制度,得出了与李斯特截然相反的结论。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工业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工业制度(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是“工业违背自己意志而无意识地创造的生产力”摆3闭。
在这里,马克思已初步表述了生产力的叁种意义:一是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二是生产力是一种能力,叁是把握生产力应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关系入手。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评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中对于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既是从经济学上阐述了生产力的作用,又从哲学上概括了生产力的性质。在标志唯物史观诞生的《德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来认识生产力,明确了生产力的概念和内涵,并把生产力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加以广泛运用。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不仅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给出了生产力概念的定义,而且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力的社会作用,以及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的关系,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对科学理解唯物史观的最初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生产力概念的过程中表明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出发,通过对物质生产过程的考察,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推动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诸问题,从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框架。
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是回答了生产力是什么的问题,揭示了生产力的内涵和本质。马克思认为,作为生产力的现代形式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摆4闭,反映的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现实的历史关系。
二是说明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摆5闭。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摆6闭。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决定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并归根到底决定了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政治上层建筑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叁是揭示了生产方式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规律。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马克思之前,也有思想家表述过相似的观点,但是他们的表述只停留在经验事实上,而没有进一步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的贡献就在于他发现和论证了这一规律。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摆7闭
四是阐明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一般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同价值转化为资本时的情形一样,在资本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看到: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摆8闭。马克思的分析,充分反映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出科学技术所固有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特征。
五是得出了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的结论。生产力尺度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科学尺度,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切能够容纳、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就是进步的,或仍有生命力的社会;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变革,都是合理的、进步的变革。马克思当时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是解释和评价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标准。
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可以分两个大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1956年叁大改造完成之前,主要是探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摆脱现状,如何冲破束缚生产力桎梏,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叁大改造完成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1、毛泽东的生产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对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极富创造性的见解。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解放生产力的“社会革命论”,利用“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的“过渡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任务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基础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论”,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决定论”等对于生产力的思想。
2、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对于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解放生产力的“改革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论”,生产力“基础论”,生产力发展的“开放论”,生产力“标准论”等思想。邓小平生产力发展思想的最大贡献,就是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入生产力概念,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种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3、江泽民的生产力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对于生产力的基本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第一次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叁者结合起来思考,提出了“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思想体系。“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一是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时代的主题,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保持生产力的先进性作为第一任务和重要职责来抓。二提出了先进生产力标准。叁是在对待生产力的重视程度上,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四是在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上,提出了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目的。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深化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生产力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的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依赖、不可分割过程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生产力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是指导生产力实践与发展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生产力发展的质与量、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都要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生产力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重视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1、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统一。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虽然二者的内涵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解放生产力的目的是通过解除生产力的各种束缚因素,使生产力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地要求人们从事解放生产力的工作。
2、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划者、决策者和实践者。没有新的价值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价值追求,就不能实现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性。人类社会进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综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作为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价值目标与价值事实的相互转化过程。其中生产力的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划者、决策者和实践者。没有新的价值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价值追求,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3、生产力发展质和量的统一。社会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既有数量要求,也有质量要求。生产力的“数量”,是指生产力的发展规模,通常以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的物质资料数量来衡量;生产力的“质量”,即生产力的“素质”。坚持生产力发展的质和量统一,一是要处理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努力实现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生产力实体要素的协调发展,叁要坚持“索取能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四要注意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
4、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人的物质生产从一开始,就是以精神生产为内核的,离开精神生产力的物质生产力不仅是空洞抽象的,而且是毫无意义的;另一方面,精神生产力也离不开物质生产力,人的精神生产也不可能离开物质生产而存在。离开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就失去了现实基础。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在于全方位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在“物资短缺”的经济时代,人们主要是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精神生产力尚未凸显其作用,但当物质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人们的精神需要就会上升到主导性地位。
(责编:高巍)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