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隐喻、修辞与科学解释:一种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视角

——《科学隐喻在科学解释中的方法论意义》成果介绍

2011年05月15日16:21

  山西大学郭贵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隐喻在科学解释中的方法论意义》(批准号为04叠窜齿021),最终成果为专着《隐喻、修辞与科学解释:一种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视角》。课题组成员有:成素梅、殷杰、李小博、王姝彦、安军、刘杰、程瑞、康仕慧、王航赞、赵丹。

  一、本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随着语境观念在当代思维领域中的普遍渗透,一种语境论世界观逐渐显现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中,无论是以语境实在为特征的本体论立场,以语境范式为核心的认识论路径,还是以语境分析为手段的方法论视角,语境所具有的元理论特征,使人们已经不能把语境论仅仅局限于使科学哲学融合起来,语境论已经在世界观的意义上成为构造世界的新的根隐喻;只有在语境的基底上,才有可能架起沟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桥梁,才能将规范的科学哲学与描述的科学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走出辩护主义者的科学哲学与非理性主义者与相对主义者的科学哲学之间的二难选择的困境。

  第一章“科学隐喻与语境分析”对科学隐喻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科学隐喻作为当代科学方法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成为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本章从语境分析的视角探讨了科学隐喻的方法论特征与功能,肯定了科学隐喻是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必然要求,指出科学隐喻具有意向性、语境化、动力学叁大基本特征,隐喻方法是理解与选择、经验与概念、语义结构与隐喻域、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隐喻所具有的方法论功能突出表现在科学理论的发明、表征、说明、评价及交流等方面。

  第二章“科学修辞与语境分析”以语境分析为基本框架,对科学修辞学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论述,指出解释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向为修辞学提供了科学语言、科学解释、科学交往的理论论述域;科学修辞学作为一种元论述、境遇论述和主题论述不仅具有鲜明的解释学特征,而且也是对解释学难题、循环和实践的解答和修正;科学修辞语境分析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对科学语言的语形、语义和语用修辞,通过对修辞战略、修辞主题和科学共同体的发明,通过对科学和修辞难题的解答,从而确立语境分析所具有的元分析特征的方法论地位。

  第叁章“科学解释与语境分析”指出,在科学解释学的观点看来,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解释都不可能是对科学理论文本的纯客观解读,其中必然存在着科学家共同体的先存观念、先存知识和先存方法的引入问题。因此,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解释都只是附着在特定语境基底上的产物,不同的语境基底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科学解释体系。正是在这种研究背景之下,将语境分析作为科学解释的一种基础性方法论原则确定下来,已经深入地渗透到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之中。

  第四章“数学与语境分析”指出,数学语境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数学知识的增长或者说数学革命发生的背后,隐藏着数学语境存在的层次差别;数学语境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特征共同决定了数学知识的语境分析策略是一种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只有在当代数学哲学的研究进路及其语境选择、数学知识的语境化、数学语境的结构特点和数学知识语境化的意义四个层面搭建数学知识分析的语境平台,才能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给出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

  第五章“物理学与语境分析”对量子纠缠问题进行了基于语境论的哲学反思;对长期困扰国内外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焦点之一的测量难题作了细致的语境分析,用历史主义的观点考察了测量难题的渊源和内涵;对量子测量过程中的信息传输进行了考察,在区分实在信息与意识信息的基础之上分别分析了测量的实在过程和测量的表征过程;对量子引力时空进行了语境分析,尝试从语境的角度正确地认识物理学统一和时空认识统一的意义。

  第六章“心理认知与语境分析”对于科学哲学中的“心理学转向”从动因、本质特征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心理转向”是继“语言转向”之后,科学哲学在其理论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又一重要趋向性特征,是人类哲学理性的又一次进步;对于当代意义理论进行了认知分析,展示出在语用外衣下融合语义和意向已成为当代意义理论的必然走向,心理认知与语境分析方法的结合成为科学哲学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证明了对心理认知的语境说明已经在整个科学哲学的解释中显示出令人瞩目的启示性意义,鲜明地映射出科学哲学研究对心理认知因素分析的依赖性。

  结束语“语境实在论与哲学的融合”在正文论述的基础上将语境实在论的主要观点总结为六个基本原理,即本体论原理、方法论原理、认识论原理、语义学原理、价值论原理和伦理学原理,指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完善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科学进步是在语境的变更中完成的,把理论系统放置于特定的语境当中,强调了系统的开放性和连续性。运用语境论的隐喻思考与模型化方法,不仅能够使科学进步过程中的微观的逻辑结构与宏观的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能够使基本的内在逻辑的东西在历史的发展中内化到新的语境当中,从而使语境在自然更替的同时,不仅完成了理论知识的积累与继承的任务,同时揭示出更深层次的世界机理。因此,语境生成论的科学进步模式既不会走向相对主义,也不会走向多元真理论,相反,它既能够包容相对主义的某些合理成份,又能够坚持实在论的立场。

  二、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该成果是国内首部以语境分析为基本框架,对隐喻、修辞和科学解释等重要问题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论述的科学哲学学术专着。

  该成果以20世纪科学哲学发展的整体态势和趋向性为主要依托,提出了一种以“语境”为核心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不仅从形式、内容、结构、功能等方面具体描述并深入揭示了科学隐喻、科学修辞、科学解释在当代科学哲学范式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突出地位;同时从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认知哲学叁个维度出发,进行了微观的语境分析和宏观的历史意义把握;最后指出了科学进步有赖于语境化生成模式的思想,展示了语境观念与科学哲学发展的密切关联。

  该成果的突出特色在于以语境为基础性研究纲领,通过广阔的研究视阈、严密的分析论证、清晰的哲学思辨,把隐喻、修辞、科学解释和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认知哲学有机联系起来,烘托并勾画出一个全新的科学哲学研究平台,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