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资本论》叁大手稿历史观的当代意义研究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当代意义》成果介绍

2011年05月15日16:21

  复旦大学孙承叔教授主持完成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当代意义》(项目批准号为01叠窜齿004),最终成果为专着《真正的马克思——〈资本论〉叁大手稿历史观的当代意义》。课题组成员:王东。

  为了正本清源,高扬马克思的伟大思想成果,使我们“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国理论界在“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下,掀起了研读马克思的高潮,本着作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解读。

  作者认为,把握马克思,不能停留在教科书水平,也不能停留在他的早期着作水平,因为此二者都忽视了马克思在《资本论》时期对历史观的贡献。真正的马克思是《资本论》时期的马克思,正是对于资本主义的深刻解剖,才使马克思历史观达到炉火纯青。在《资本论》的研读中,作者又强调了对《资本论》叁大手稿研读的迫切性。过去我们偏重于第一卷,主要从经济学以及方法论角度,而不是从历史观。恩格斯非常重视第叁卷,他曾经在书信中说:“这个第叁卷是我所读过的着作中最惊人的着作。”“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着作,在学术上甚至超过第一卷。”但是已出版的着作对于马克思的思想而言只是冰山一角,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就必须深入到他的全部《资本论》手稿、马克思对于《资本论》的书信、马克思所作的几百本读书笔记。而最值得重视,哲学味最浓的首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因为她是《资本论》的准备着作,是马克思的思想实验室,原汁原味地保存着马克思哲学经济学思想交汇的全过程,是我们把握马克思历史观的最经典文本。全书以资本为核心,围绕着当前最具前沿性的12个问题,以揭示马克思历史观的当代意义。这些问题是:资本与市场经济的起源;商品、交换与货币;资本的本性与文明面;资本的生产性与有限性;资本与现代社会;对于交往方式;对于竞争;对于重建个体所有制;对于生活世界;对于公共领域;对于共产主义;对于历史唯物主义。

  为了从宏观上展示马克思的视野,作者首先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作者认为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从生产方式出发,虽然揭示了劳动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现了阶级斗争的直接基础,但是却偏离了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能动性原则。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才能展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丰富内容,展现社会有机体的全面生产内涵和过程,为此作者深入分析了1844年手稿马克思对于人的六方面性质,并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分析,充分展现人类生活的内涵,展现“现实的人”的本质属性及其行为根源,从根基处奠定了人类历史的能动性源泉。并通过哲学史的研究,作者认为一切哲学争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历史发展的能动性根源问题,从自然哲学到神本哲学再到人本哲学,表明了哲学发展的叁个阶段,而对于为什么人是历史过程主体的根源分析,导致了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历史争论,马克思现实的人的学说是哲学史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之为马克思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作者从人的全面需求出发展开了社会有机体的全面生产理论,并认为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人与自然关系的再生产五种生产的内在平衡是社会和谐的哲学基础,是我们要进一步掌握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整个社会机体是五种生产的统一,物质生产是基础,它构成人类历史的真正发源地,除了物质生产以外,人类自身再生产同样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它和物质生产一样,是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目的,它构成全部社会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力量源泉,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起点和终点。精神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能动司令部,是人类最自觉的生产,它对社会生活具有伟大的组织作用、动员作用和改造作用,在整个社会演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社会心理的升华,但却能驾驭社会心理,它是社会存在的升华,却能变革社会存在,它是经济基础的升华,却能推进经济基础,它受制于上层建筑,却又构成上层建筑的灵魂,是上层建筑控制、调节社会力量的精神司令部,它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社会生产、社会结构、社会演进的先决条件和精神动因,忽视它,必将不能完整准确地解释和指导历史。社会关系再生产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最有力保证。人们往往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认为只有财富才是人类追求的最真实目的,这是对人类“本性”的片面理解,因为他忽视了建立最佳社会关系同样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要求。离开了社会关系,任何社会生产都不能进行,它是其他叁种生产的基本前提、要素,同时也是其他叁种生产的结果、动力。能否建立最佳社会关系是人类自决能力的标准。它不仅外化为制度、法律、组织,同时还积淀为道德、风俗、习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最主要标志。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就在于建立最佳社会关系。此外还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再生产,否则一切无从谈起。整个社会从本质上讲就是五种生产的统一,这是一个只能在形式上分开,而不能在事实分开的过程,由于它们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须,因而五种生产必须协调发展。从这方面讲,五种生产的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要求,它构成社会运动的最本质规律,因而在客观上成为以社会和谐为目标的新的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由于从现实的人出发,因此作者主张在整个社会结构的理解中,应该增加生活世界这一层面,它是一切历史运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物质生产之所以要进行的根源,物质生产制约着社会生活,但是生活却构成生产的内在动因和目的。在生活世界(现实的人)——五种生产——上层建筑的整体构架中,人类自身生产在原始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物质生产在当今社会居于主导地位,在未来的社会中,很可能是精神生产居于主导地位,因而上层建筑的功能不能是单纯为统治阶级的物质财富服务,它还必须协调各种生产,为五种生产的内在平衡,从而为社会的和谐服务,否则任何一种生产的缺失,都可能影响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上层建筑必须与生活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除了经济领域以外,必须加强公共领域的建设,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为了克服对历史过程的简单化理解,作者提出了生产方式的多样性问题,并集中讨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历史根源。

  在多样性基础上,作者集中讨论了马克思的叁大社会形态理论,提出了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即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必然要经过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历史过程。集中讨论了商品、货币、交换、资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一部分内容既与《资本论》及其叁大手稿在马哲史上的地位相联系,同时也与马克思学说在当代的意义相联系。马克思是研究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一生用了近40年的时间,研究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市场经济,马克思所揭示的市场经济内在矛盾今天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因此,即使在今天,马克思依然是不可超越的。马克思的思想之所以对历史具有如此的穿透力,从根本上讲,是因为马克思对现实的把握具有穿透力,马克思正是在深刻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才最后形成自己历史观的(马克思许多有穿透力的学说是在研究了资本主义以后才形成的,例如叁大社会形态理论)。因此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现时代的。也就是说,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从这方面讲,深刻理解市场经济是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必要前提。

  在《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马克思在研究货币的历史起源过程中,第一次发现并提出了人类历史的叁大社会形态,这不仅揭示了历史的新的发展规律,而且是对市场经济历史地位的最高概括。

  (2)发现了市场经济的真正起源,即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成为资本,从而把商品经济区分为两个阶段。正像马克思所揭示的:“最大的交换,不是商品的交换,而是劳动同商品的交换。”“一旦劳动人口不再作为商品生产者进入市场,不再出卖劳动产物,而是出卖劳动本身,或者更确切地说,出卖他们的劳动能力,那么,生产就会在整个范围内,在全部广度和深度上成为商品生产,一切产物都变成商品,每一个个别生产部门的物的条件本身都作为商品进入该部门。……只是在劳动能力本身对它的所有者来说已经成为商品,而工人成为雇佣工人,货币成为资本的地方,产物才普遍采取商品形式。”因此商品经济我们实际上可以区分为二个阶段,前资本主义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小商品经济阶段,从资本主义时期起,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大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阶段。小商品经济从属于自然经济,而市场经济却从根本上瓦解着自然经济。第二大社会形态正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3)第一次从正面肯定了商品、交换、货币、资本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历史动力问题上,我们以前把阶级斗争看作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这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正确的,但从历史过程的完整性上讲,却是片面的。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对于今天而言,“人们彼此间的世界主义的关系最初不过是他们作为商品所有者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不仅指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而且揭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和基础。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货币起着关键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贪欲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致富欲望本身却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不是与历史产物相对立的自然产物。”因此没有货币,就不可能有致富欲望本身,正是随着货币的产生,致富欲望才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一大杠杆,成为“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因而资本的本性是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从这方面讲,资本是最不文明的,但是按照历史主义进步原则,资本却有它的文明面。“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劳动是雇佣劳动,劳动目的直接就是货币,所以一般财富就成为劳动的目的和对象。作为目的的货币在这里成了普遍勤劳的手段。生产一般财富,就是为了占有一般财富的代表。这样,真正的财富的源泉就打开了。”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资本主义才能迅速发展起来,人类的地域史才发展为世界史,第一大社会形态才发展为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里,马克思是以彻底唯物主义立场直面人世的。

  资本的文明面还表现在对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对旧生产方式的取代上,资本主义正是凭借着商业、货币而消灭着一切前资本主义社会。这一过程对于落后民族可能是痛苦的,但对于人类却是一种进步,因为它在客观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世界性联系。

  除了前两个文明面以外,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文明面还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一切生产阶段的全面趋势”,这些趋势包括:无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趋势、利用科学和集体力的趋势、促使分工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不断扩大流通范围的趋势、传播文明的趋势。现代人的自由、平等观念,本质上也是市场交换的结果而不是它的起因。我们只有在对这些趋势的理解中,才能理解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理解第二大社会形态必然取代第一大社会形态的根源。

  由于资本是在资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资本一开始就与构成它基础的那部分人口的利益是相矛盾的,由此构成了资本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在资本的基础上,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达到五种生产的内在平衡,因此,为了发展生产,我们必须要承认资本,发展资本,但是为了社会和谐,我们必须限制资本(限制资本向非经济领域渗透)、驾驭资本,使资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国家,资本的原则不是最高原则,最高原则是以人为本,只有坚持这一点,我们才能最终超过并取代资本主义。

  因此,商品、交换、货币、资本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必须研究的基本哲学范畴,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现代社会。

  本着作的最大特色是尽力开掘马克思的思想资源,以回答最前沿的时代课题,并在回答中构建马克思完整的思想体系。因此,下功夫于《资本论》,尤其是叁大手稿中蕴含的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不仅对于马哲史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建设,而且对于当代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