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王玉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世纪的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百年价值哲学的进展、局限及其走向》(批准号为02叠窜齿020),最终成果为《当代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价值哲学的困境与超越》。课题组成员有:熊晓红、王国银、王伦光、陈维杰、卢建军。
一、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这一成果研究提出,哲学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古代本体论阶段、近代认识论阶段、现代实践论阶段、当代价值论阶段。当代哲学是以价值论为重心的价值论阶段,当代哲学的这一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价值哲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发展经历了叁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观主义价值论居于主导地位;第二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主观主义价值论与客观主义价值论对峙并存阶段;第叁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统治阶段。要繁荣和发展价值哲学,必须有适合价值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一是求实思维,二是关系思维,叁是实践思维,四是辩证思维,五是发展思维。
研究认为,100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价值哲学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果,但当代世界各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特别是对于价值本质的理论,却崇拜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支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未能正确认识价值的本质;忽视逻辑一贯性;崇尚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的价值追求。这导致了当代世界各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特别是对于价值本质的理论陷于混乱,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以至今天各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还停留在20世纪20年代甚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使各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陷入困境。这种状况是西方文化上的混乱和道德、道德理论危机最深层的根源。
要使当代价值哲学走出困境,必须从自发进到自觉,也就是要克服受本能支配、受非理性支配的倾向,把实践引入价值论,坚持以科学的理性思维为指导,从对主体发展特别是对社会主体发展,从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效益、效果、效应出发去理解价值;要坚持逻辑一贯性,消除理论上存在的混乱现象;克服急功近利现象,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的统一。
研究提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形态的价值哲学,即理论的价值哲学和实践的价值哲学。理论的价值哲学是离开实践,单纯从理论本身去理解价值问题的价值哲学,这种价值哲学把价值理解为使情感愉快的东西、兴趣的对象、欲望、需要的满足等。实践的价值哲学则是从实践、实践结果,从实效、效益、效果、实绩出发理解价值的价值哲学。理论的价值哲学是以唯主体论或唯客体论的单极思维为指导;实践价值哲学则是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从主客体相互作用出发去审视价值。理论的价值哲学脱离实际,不尊重事实,不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实践的价值哲学则密切联系实际,尊重事实,用事实来说话,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证实。西方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哲学就是理论的价值哲学;而邓小平的价值哲学则是实践的价值哲学。西方的理论价值哲学陷入困境;而邓小平的实践价值哲学则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哲学界的专家学者大都高度重视实践,但我国价值哲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观点却是满足需要论,认为价值就是主体需要的满足。这是因为一些学者虽然高度重视实践,但实际却认为主体是价值原,价值概括的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的方面,概括的是主体性的内容和尺度,因而作出了与西方满足需要论相同的价值界定。该成果根据马克思对于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的论述和邓小平对于拿事实来说话等一系列论述,提出应从实践、实践结果出发去理解价值。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践是主客体相互的感性物质作用过程,实践结果是这一过程的结晶。从实践、实践结果出发,从实效、效益、效果、实绩去理解价值,就是从主客体双方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出发去理解价值,这样就能全面地把握价值的本质。这一思路既克服了当代西方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哲学的局限,又克服了国内一些学者只重视主体、主体性的作用,忽视客体、客体性对价值的作用的局限,从而为价值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视角。
研究认为,要正确地认识价值的本质,必须坚持全面、彻底的关系思维,反对唯主体论和唯客体论的单极思维。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价值是关系范畴,不是实体范畴,也不是客体固有的属性,所以研究哲学价值理论应坚持关系思维。西方价值哲学中的主观主义价值论特别是情感主义,把价值完全看作主观的东西,是一种极端的唯主体论。西方客观主义价值论则只重视客体的作用,只强调价值的客观性,而忽视主体的作用,是一种唯客体论。二者都是单极思维,都不可能正确理解价值的本质。我国学者大都主张用关系思维去研究价值。如前所述,我国价值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却认为主体是价值原,价值概括的是主体性的内容和尺度,价值主要决定于主体需要,因而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显然这种观点实质上也是一种唯主体论的单极思维,是片面的。
要正确认识价值的本质,必须坚持发展思维,坚持以人为本,从发展出发去理解价值。研究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特别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使人类社会更美好。价值从根本上说在于促进事物发展,在于促进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完善,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从客体对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对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效应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价值。
该成果还分析了我国近20多年居于主导地位的满足需要论在我国流行的原因,并指出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逻辑矛盾。第一,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这种观点存在着理论上的混乱,如果把这种观点贯彻到底,就会导致认为满足黄赌毒等丑恶的有害的需要也是有价值的,在实践上产生误导。第二,满足需要与获得某种享受一样是事实,而不是价值。价值必然是善的,而事实并非都必然是善的。第叁,主体需要不仅有客观需要,也有主观需要,这种观点难以保证价值的客观性。第四,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认为价值决定于主体需要,实质上是一种唯主体论的单极思维,是片面的。第五,满足需要论是西方学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提出的,这种观点在西方被公认为是主观价值论;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校使用的绝大多数哲学原理教科书,却认为这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
研究认为,要使当代价值哲学走出困境,使价值哲学从自发进到自觉,必须深入开展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研究;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把关系说、系统说与功能说统一起来;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
二、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价值上看,该成果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当代世界各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特别是对于价值本质的理论,存在着理论混乱,导致100余年来长期停滞,陷于困境,其根本原因是崇拜自发性;当代价值哲学的这种局限是当代西方思想文化道德生活混乱的理论根源。要使价值哲学走出困境,必须从自发到自觉。这是一个关系到当代价值哲学全局的重大问题。该成果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对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比较严密的分析和逻辑论证,这将对推动价值哲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从实践意义上看,该成果指出,当今世界各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理论崇拜自发性,以使情感快乐,满足兴趣、欲望、需要界定价值,给文化道德生活造成混乱并产生误导。这种观点在价值追求上往往急功近利,只重视眼前价值、局部价值,忽视长远价值、整体价值、根本价值,导致经济社会失调,生态恶化,资源浪费,威胁到人类生存。研究提出价值哲学要走出困境,必须从自发到自觉,应从实践、实践结果出发理解价值,以对主体特别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对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效应出发理解价值。这对于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