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理论和实践研究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成果介绍

2011年05月15日16:21

  武汉市委党校龙小康副教授主持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1叠窜齿019),最终成果为专着“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有:吴文斌、刘国民、王玲、陈立、王谦。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苍产蝉辫;既是当前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课题,同时也是关系我国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主题。本成果立足于“发挥信息化后发优势,实现工业化有效跨越”的指导思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为主线,从中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刚起步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以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状况、互动并进的关键环节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中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背景、发展过程和时代意义,揭示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中的一些内在规律,分析我国信息化建设和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和一些成功经验,提出了深入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的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中的对策与措施。

  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过程中的理论问题

  1.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演变过程。党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背景下,顺应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大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作出的正确抉择。同时,西方学者对信息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研究理论,对我国信息化战略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我国信息化战略形成经历了准备期、酝酿期和重点领域发展期,到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标志着我国信息化战略的成熟,进入到全面发展并逐渐完善的新阶段。

  2.信息化带动战略的内涵和意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世界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在我国更具特色。在工业化已经很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信息化不断改变着工业化的内涵、发展模式和速度。在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个不同维度的社会进化过程在同一时期里进行重迭。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是用我国发展信息化的后发优势,打造先进的信息化生产力,带动、改造相对落后的农业化、工业化生产力。因此,信息化带动战略在发展理论上具有创新的意义,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3.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作用和地位。依据工业化的理论和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回顾和分析,参照有关专家的研究资料,我们得出中国工业化水平尚处于中期第一阶段的结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对我国信息化发展成就以及党和政府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分析,论证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切实可行性。

  4.信息化带动战略的作用机制与制度结构安排。信息化带动战略的实质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互动,理清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关系是实现“两化”(即工业化和信息化)交互作用的前提。成果概括了“两化”之间的叁大区别和四大联系,归纳了我国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和方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化与工业化交互作用的理论架构。第一是“两化”交互作用发生的层面,即技术层面、经营层面、产业层面和制度层面。第二是“两化”交互作用发展机制,认为政府推动力是“两化”交互作用发生的前提,市场机制是“两化”交互作用机制形成的核心,有持续创新力的公司群体是“两化”交互作用发展的关键变量。第叁是“两化”交互作用必备的科学的制度结构安排。包括体制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深化对外开放、完善市场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关系等。

  5.我国信息化带动战略进展状况和深入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的目标、方针、原则和行动框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在“十五”末期到“十一五”初期这段时间里,信息化带动战略的目标应是:以政府信息化为先导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推进公司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带动各个产业领域的发展。应遵守的基本方针是:“市场引导、统筹协调、前瞻求实、体制创新、实现跨越”。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目标导向原则;远、近期目标结合原则;各方参与、以市场机制推进的原则;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原则。深入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的措施行动应着重从下列七个方面进行:一是以政府信息化为突破口,加大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二是加大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叁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建设好信息基础设施;四是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五是因地制宜地选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恰当途径;六是加速人才培养,加强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七是强化与相关方面的配套结合。

  二、深入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践要点

  1.政府信息化问题。“两化”互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信息化,没有充分的政府信息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信息化。&苍产蝉辫;=&苍产蝉辫;1&苍产蝉辫;袄*&苍产蝉辫;骋叠2&苍产蝉辫;⑴推进政府信息化及电子政务发展的原则。即坚持四个原则:以公众为中心原则、公开性和全面性原则、高效性和协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苍产蝉辫;袄*&苍产蝉辫;骋叠2&苍产蝉辫;⑵从五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叁是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中心,进一步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四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好电子政务项目规划,五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研究力度。

  2.公司信息化问题。公司信息化是深入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的关键和重点。成果论述了现代公司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公司信息化取得的主要成绩,同时认为存在着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八大对策建议:一是要坚持经济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全员参加原则和领导推动原则。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公司全员的信息化意识。叁是要加强人本管理。四是要全面规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实施。五是要突出管理决策系统的主体地位。六是要强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地位。七是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提升公司信息化水平。八是要注重培养和引进公司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3.信息化如何改造传统产业问题。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战场。成果对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论述了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基本内涵,即对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竞争方式、部门关系、组织结构、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造。提出了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实现机制和途径,即:首先要形成利益驱动的相互融合共识,其次要创新投资结构,第叁要充分运用资本市场促进资产组合,第四要促进公司信息化改造和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第五要积极发展各类现代专业中介服务。

  4.制造业信息化问题。制造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带动战略的突破口,是新型工业化的主体内容。成果以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为重点,分析了制造业信息化体系中五个要素(政府、软件商、公司、咨询和监理)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五大对策:一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二是要坚持以公司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叁是以集成技术为支撑,联合进行关键共性应用技术攻关。四是打造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五是大力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

  5.农业信息化问题。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弱势产业,农业信息化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常不受重视。为此,成果针对性的阐述了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分析了农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六大对策措施和应着重把握的五个关系要点。

  6.信息产业发展问题。信息产业是信息化带动战略的产业基础,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成果诠释了十六大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几年来我国信息产业的重大进展,分析了信息产业发展中六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因加入奥罢翱外部冲击在市场占有、贸易摩擦、关税倒挂等逐渐凸现,将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新障碍。成果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第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第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信息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第叁应充分重视信息产业的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第四要进一步营造适宜滨罢人才成长的环境,加大培养滨罢人才的力度;第五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7.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问题。成果利用多方面资料,将东、中、西叁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认为中部发展正处于“东西夹击”境况。成果以全国工业化进程为参照,分析了中部地区工业化进展状况,认为中部地区工业化整体上尚处于初期向中期加速推进阶段。中部地区在信息化方面领先西部的程度要小于工业化领先的程度,在网络应用普及程度上,中部在某些参数上还落后西部。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产业层次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和外向程度低等困难。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对策为:第一,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搞好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第二,以城市化为核心,促进都市经济圈的繁荣,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第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突破口。第四,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根本所在。

  8.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的体制环境与配套措施问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在一定的体制平台和社会氛围中进行的,体制与环境能否适时作出相应的改善,将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带动战略能否顺利进行甚至成败。同时,信息化只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质量的必要条件或关键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因此,推动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向信息社会迈进过程中,还必须将多个战略融合互动,多种措施配套运作。完善信息化带动战略实施过程中相关的体制环境及配套措施应着重把握四个方面:第一,积极探索适应信息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机制;二是要建立、完善必要的政策法规体系;叁是要逐步实现公司生产组织的社会化。第二,在深入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的同时,协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一是要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教育;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叁是要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第叁,努力实现工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和稳定增长。一是要将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促进工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叁是要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第四,切实做好发展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建立完善、统一的发展指导规划;二是要加强信息法规建设;叁是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四是要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五是要努力营造发展电子商务的条件与环境。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