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张志刚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理性与信仰的冲突——西方宗教哲学史基本矛盾研究”,于1996年立项,2003年10月结项。其最终成果是两部专着:《理性的彷徨——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理性观比较》,31.7万字,东方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宗教哲学研究——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56.9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现将这两部专着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对于《理性的彷徨——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理性观比较》 这部专着共分5部分(18章)。第一部分: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和宗教现象学;第二部分:逻辑实证主义与宗教语言哲学;第叁部分:新正统神学与新托马斯主义;第四部分:现实主义、新约解释学和历史神学;第五部分:普世神学与文化神学。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可谓“宗教哲学史的根本线索、主要矛盾或基本张力”,从古到今一直引导、促使乃至逼迫着人们来反思宗教信仰的本质和意义;而理性与信仰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剧烈冲突,则使该问题再次成为国际宗教哲学论坛上的争论焦点,其重要性可从两方面来判断:就理论而言,这场争论关系到能否或如何探讨信仰;对实践来说,则涉及应否或为何信仰宗教。本书抓住这个重大的前沿问题,并基于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根据丰富的一手材料,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晚近的学术争论进行了深入的方法论评析,以期为今后的研讨发现“问题”并开拓“思路”,像现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或神学家主要是从哪些角度展开争论的,重大分歧何在,问题症结何在,理论得失何在。更重要的是,现存的争论和分歧提供了哪些值得深究的背景、线索、命题、范畴或概念等。
该书从整体上、用比较方法来梳理出上述“问题”和“思路”,这在国内外宗教哲学界尚属第一次尝试。这种尝试有助于克服以往争论里的一些主要缺陷,如概念上的简单化和歧义性,论点上的片面性或主观性,以及整个研讨里的偏差或盲点。
二、对于《宗教哲学研究——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 这部专着力求从基础理论上来推进“宗教哲学”的学科建设,即以“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作为“根本线索、主要矛盾或基本张力”,来反思宗教哲学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书由六章构成:“上帝存在证明”、“罪恶问题研究”、“宗教经验问题”、“宗教语言问题”、“宗教对话问题”和“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
第一、二章研讨的是“宗教哲学里的首要问题”——信仰“神或上帝”,到底有没有“理由”或“证据”呢?这个问题可称为“用哲学理性来反思宗教信仰的起点”,自古至今久争不休。所以,这两章分别是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评述的:一方面是古今学者提出的大量“有神论论证”及其批判,另一方面则是围绕“一个最重要的否定角度”——世界上的罪恶现象所展开的争论。
第叁、四章可理解为“从古典问题到现代观念的转折或过渡环节”。晚近的大多数宗教哲学论着都把“宗教经验研究”划归第一章的主题,即认为这是“一条证实神或上帝存在的新途径”。这从“信教的宗教哲学家”角度来看不无道理。但作者认为,若能全面地反省相关的学术背景,这个重大课题的提出实质上反映了“一场事关全局的方法论观念转折”,即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思潮的反省。因而,无论就学术倾向的多样性还是理论问题的复杂性而言,该课题都值得专列一章,深入研讨。“宗教语言研究”则属于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基础课题,因其涉及“宗教信仰的表述、阐释和证明”而与前后研讨的其他问题都有密切关系。所以,第四章里将其作为一个既有“历史连续性”又有“理论间断性”的过渡环节,加以全面的考察梳理。
第五章“宗教对话问题”在当今宗教哲学论坛上的重要性似乎怎么夸大也不为过。譬如,可看成“实现当代宗教哲学观的唯一途径”,可比作“晚近宗教哲学探索的最前沿”,可称为“目前宗教哲学家开口必谈却最有争议的话题”……这一章深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和学术背景,对现有的4种主要的宗教对话观——排他论、兼并论、多元论和兼容论进行了深刻的方法论批判。
最后一章用来深思“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旨在阐发其“恒久恒新的思考价值”:该问题应理解成整个(不仅西方的而且包括东方的)宗教哲学史的“根本线索、主要矛盾或基本张力”。所以,历代的“大宗教哲学家”,无论信仰什么或属于哪个学派,都不得不在新的境况下首先处理这个矛盾,就二者间不可消除的紧张关系重新做出“种种有分寸的权衡”——或倚重理性,或偏向信仰,或企求中立,或在这叁种基本类型当中变异出其他微妙的选择态度,于是也就有了不同时代的诸种立场以及对其他主要问题的异样回答。
总之,就内在逻辑而言,一部宗教哲学史也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学术背景下,重新思考“理性与信仰”的历史。深入研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将有助于“回首并续写宗教哲学史”。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