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站内搜索&苍产蝉辫;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成果选介>>年度项目成果>>民族问题研究

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

——《先秦时期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成果介绍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011年09月21日13:22&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来源:

  郑州大学张国硕教授主持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先秦时期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批准号为06叠惭窜010),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魏继印、刘余力、阴春枝、赵俊杰、王琼、石晓霆、李昶、李晶、宋泽群。

   一、主要内容

  这项成果在全面收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考古学、历史文献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参考人口学、古文字学、地理学、生态学、人类学、军事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先秦时期的人口流动、民族迁徙及民族认同课题进行了系统、综合研究。

  成果约30万字,共分8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氏族、部落、部族、民族、族群、民族集团、人口流动、人口往复、人口迁移、民族迁徙、民族认同等概念进行阐释,述论先秦民族与民族集团的形成轨迹,并界定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以及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史前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族群迁徙,在确定诸族群文化的基础上,分别对前黄帝时代、黄帝时代、尧舜时代的人口流动与族群迁徙进行探索,并剖析其形成原因。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探讨夏商、西周、东周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在确定诸族群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对叁个时期的人口流动、民族迁徙进行深入研究,并剖析其形成原因。第六章研究先秦时期对华夏民族的认同进程,并剖析华夏民族认同形成的原因。第七章探索先秦华夏民族认同对后世民族认同的影响。第八章是结语。

  二、重要观点

  这项成果认为,先秦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及北方地区,形成了众多部落、民族与民族集团。不同的部落、民族和民族集团之间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人口流动和民族迁徙活动也屡有发生。在人口流动和民族迁徙过程中,由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各个族群对华夏民族的认同逐渐形成。这种民族认同观念对秦汉以后的中国历代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史前时期,我国境内已出现了小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黄帝时代,随着各地交流的初步开展,孕育了最初的人口流动。尧舜时代,人口流动已屡有发生。在夏代,一定范围的人口往复和人口迁移活动频繁显现。来自不同区域和异族的人员在夏政府机构中任职,夏军队足迹履及各地,一些受夏控制的部族、民族定期朝拜夏王;而都城多次变迁所引起的人口迁移成为夏代人口流动的突出特点。较大规模、较大范围的人口流动伴随殷商时期。来自各地和异族的人员在商政府机构中任职,商王朝政治斗争、庞大军队的军事活动,商王朝与周边部落、民族的频繁交往等,都导致一定规模的人口往复;而伴随都城“屡迁”而出现的人口迁移是商代人口流动的一大特点,婚姻、俘获等也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形式。西周是先秦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时期。多个政治中心的设立,官僚机构官员的选拔任用,各项政治活动的开展,战争的进行与军队的巡访驻守,周王室与诸侯之间以及中原与周边民族的交往活动等,都伴随有一定的人口往复;各个诸侯国封地的变动和都城的变迁引起的人口迁移较为常见,与政治、军事相关的婚姻活动以及流刑的较多使用也是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东周时期,随着社会大动荡的逐渐加剧和各地交往的不断开展,人口流动达到了高潮,具有规模大和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强、向强国或重视人才的国家流动等特点。其中既有各类人才的流动,也有政治避难、谋生而引起的人口流动,零散的武士以及各类文士组成的士阶层不断流动于各地。

  早在前黄帝时代,小规模的族群迁徙现象已经出现。分布于河南中部的裴李岗文化族群中的分支曾向东、西、北叁个方向迁徙,山东、河北一带的北辛—磁山文化族群也曾向西迁徙,今浙江境内的古越民族也曾向外进行大范围的迁徙。至黄帝时代,族群迁徙现象已较多出现,表现出规模大、范围广的特点。黄帝集团族群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向周围大规模外迁。早期活动于河南西南部的颛顼族群,晚期可能迁徙到今河南濮阳一带。与此同时或稍后,东夷集团族群也曾西迁和南下,而苗蛮集团族群曾向北大规模迁徙,黄河上游地区的氐羌部族不断向西南地区大范围迁徙。尧舜时代,各族群迁徙活动更加频繁。分布于晋南地区的陶寺文化属于陶唐氏文化遗存,其族群来源与东方的河北、山东等地关系密切。主要活动于晋西南地区的有虞氏族群,最初可能是从豫鲁相邻地区迁徙而来,定居晋西南后部分成员又北向迁徙至临汾盆地,陶寺文化中期发生大的变异与有虞氏舜的强势进入有直接关系。主要活动于豫西的夏后氏族群中的一部分曾北迁晋南,陶寺晚期发生明显的变异和充满暴力色彩当与夏后氏禹对有虞氏的政治颠覆活动有关。此外,夏族群中的一部分在禹时期也曾南下迁徙至长江中游地区,共工集团曾被多次强制迁徙,属于华夏集团文化的造律台类型族群中的一部分还曾南下迁徙至江苏洪泽湖之南区域,失败后的叁苗集团一部分外迁南方广大区域,而属于百越集团的良渚文化族群也曾北向迁徙至苏北、鲁南甚至中原地区。

  随着夏王朝的建立与势力的强大,夏族逐渐向四方扩展殖民,导致夏族成员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夏亡国以后,相当一部分夏族人选择向外远徙,迁徙方向主要是晋陕地区、东南江淮地带,另一部分可能向西南地区迁徙。商族以善于迁徙而着称。先商时期,商族在不断迁徙中发展壮大,并最终推翻夏王朝。商王朝建立之后,不断向外扩大势力范围,伴随的就是商民族向四方的迁徙发展。此外,龙山文化晚期和夏商时代,北方民族曾大规模南下迁徙。

  周族在先周时期也是在不断迁徙中发展起来的。西周时期,民族迁徙达到高潮,周族人被迅速分散到东方广大区域。与此同时,亡国后的殷遗民被迫迁徙到指定区域,部分商族人因惧怕周人的迫害和报复而远徙他乡;东夷、西戎集团也有一定规模的外迁举动。东周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迁徙更加频繁。中原族群逐渐向黄河中下游以外的区域如东北西部、晋陕北部、甘青地区和长江流域迁徙,同时西北、北方地区的戎狄也在向黄河中游的广大区域内迁。

  造成先秦人口流动与民群迁徙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气候与环境的变迁以及人口膨胀等客观原因,也有政治、军事、经济等主观原因;有的流动与迁徙原因是单方面的,有的流动与迁徙则是多种因素综合所导致的。

  先秦时期的华夏民族认同,大概经历了西周早期周人对夏的血缘认同、春秋时期诸族群主要是对华夏的文化认同、战国时期周属族群对华夏的区域认同等叁个大的阶段。源自不同的族群之所以认同华夏民族和华夏文化,其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频繁的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以及民族大融合是华夏民族认同的基础;二是华夏势力的扩展是华夏民族认同的直接诱因;叁是先进的华夏文化和礼俗以及文化交流是华夏民族认同的动力;四是大一统思想观念的产生是华夏民族认同的理论源泉;五是诸侯争霸、统一战争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导致各族群对华夏民族的认同。

  先秦华夏民族认同对秦汉之后的民族认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魏晋至明清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族群,无论国家和民族如何发生变故,始终以华夏人自居,坚持华夏文化传统。而进入中原的诸多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文化甚至血缘上大多产生了对华夏文化和华夏民族的认同。

  叁、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这项成果有叁个突出特点:一是首次在学界系统、综合论证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二是运用多学科交叉与整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得到多学科、多角度的支持。叁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中有关先秦各个时期人口流动、诸民族迁徙及其原因的探讨,华夏民族认同的进程及其原因的论证,以及陶唐氏、有虞氏、夏族、商族、周族、北方民族文化遗存的确定及民族迁徙轨迹的研究,或为首倡,或为前人学术观点的发展,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新意。

  这项成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古代民族与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均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修订和完善学界对中国古代人口史与民族发展历史的认知,进一步推动对中国古代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关华夏民族认同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诸课题的研究皆有裨益。

  这项成果中有关华夏民族认同的内容,对于维护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遏止各种分裂势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项成果还有助于加深、细化对中国文明本土起源及国家、民族起源等问题的研究,澄清诸如“中国文化西来说”、“五帝时代非信史”、“夏民族是杜撰出来的”等错误认识,这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责编:高巍)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