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道教美学思想史纲

2011年05月15日16:39

  四川大学潘显一教授主持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道教美学思想通史研究”(批准号为97叠窜闯006),其最终成果为专着《道教美学思想史纲》。课题组成员:李裴、李知恕、申喜萍、李珉。

  道教的一些观念、思维方式已深深渗透到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各个层面,如道德行为、婚姻家庭、处事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审美思维的背后,隐藏着一整套深刻的道教文化价值观念和人生信仰,并以多姿多彩的审美文化的方式显现出来,成为道教审美文化精神的一种确证。道教两千年的历史发展及其思想的兼容并蓄的特点,使它更多地保持了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原生态形式。发掘它、研究它,对于我们探索民族美学思想的渊源和历史,发现中国人美学意识中的文化优点,剔除其中包含的文化“劣根性”,都有所帮助和借鉴。同时,该项目的研究也为中西方宗教美学、宗教审美文化的平等对话提供了一个平台。



  该成果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道教前美学思想史,或称前道教美学思想史。这个部分主要研究了上古神话美学思想、《周易》的朴素辨证美学思想,以及先秦诸子如孔、孟、荀、墨、韩非等美学思想、特别是道家老、庄的美学思想,寻找道教美学思想产生及其发展的文化根源和思想依据。同时,还研究了西汉以来的“天人感应”神学-美学思想、黄老道家生命美学思想,探索东汉末年产生民间道教及其美学思想的文化历史根源,着重探讨道家美学思想衍变为道教美学思想的原因和脉络。

  ————早期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主要勾画和分析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民间道教富于民众性、民间性的美学思想;分析学者化的“玄学”派美学思想,及其所受到的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的重大而根本的影响;分析“魏晋风度及文章”中道家道教美学思想意识之地位和价值;分析文学、书法、绘画等文艺美学思想中道家道教美学思想潜在的影响;分析对自然美的欣赏从自在演变为自觉的过程,并注意分析在此过程中道教思想所发挥的作用;分析道教产生以后的学者所受道教影响,特别注意分析葛洪为代表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及其在整个道教美学思想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等等。这部分内容,突出勾画阐述早期道教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和基本特点,划定道教美学思想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奠定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作为中国道教美学思想史的第一个阶段,唐代以前的道教美学思想史和前道教美学思想史,实际上就是阐发中国美学思想史上“道家-道教”一脉,从哲学到宗教的衍化历程。纵观这一漫长的衍化过程,无疑可以证明道教美学思想前承道家美学思想,怎样广泛地吸取上古以来美学思想精华,并加以改造加工而成为一条独特的传统美学思想线索。在此后一千多年的发展变化中,虽时隐时显、有曲有折,这条“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线索却从未中断过。它不但影响当时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活动,而且对今天的审美意识、审美活动产生着潜在的或显性的影响。这样一条既独特又代表民族文化之根的线索,应该被清理勾画出来,纳入中国道教思想史的长河,以充实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史。

  ————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探讨了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认为这一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和审美文化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准备,进入成熟期,特点是观点丰富、大家纷呈。论述的方面广泛涉及到美的本质、美感、审美心态、美丑辩证观、人格美学、生态美学、美育等重要问题。同时,由于道教在唐代的兴盛,道教的美学思想、审美趣味也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文化思潮。这为道教美学思想在宋代的继续深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两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北宋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以其含量丰富和表现形式多样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从其发展的人物群体来看,有两条大的线索:道教中人即职业道士和一些具有道家情怀的文人士大夫乃至王室贵族。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着道教的审美追求,主要有周敦颐、邵雍、苏轼、黄庭坚,还有宋徽宗等。非道教人士对道教美学阐发贡献,这是北宋时代的一大特点。南宋时期,外丹术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内丹的形成和兴盛。在修炼内丹的过程中,修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修性和美学之间又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使两宋道教美学延续隋唐美学继续向前深入发展。

  ———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这一时期民间道教和上层道教的有机结合,使得道教美学思想在诗歌中呈现出书面语和口语化并重的局面。同时,道教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当时发展达到极致的绘画美学。总之,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研究意义,它上承隋唐美学思想,下启明清美学思潮,是一种非官方的、民间的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以一种暗流形式存在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大多体现在当时最盛的全真教美学思想中。

  ———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这一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一方面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产生了提升的要求。同时,明清的道教美学思想也在明清文学作品和园林艺术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形成了这一阶段道教美学的重要特征。



  上述内容基本反映出整个中国道教美学思想及其发展历史的民族文化特点:

  ————道教美学思想十分强调生命之美。道教强调此岸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总是在求道、修道、证道过程中证明生命和此岸生活的美好,得到生命的乐趣和对生命过程的审美愉悦。这是宗教美学思想形态的“灵魂--肉体”统一论。这与其他宗教特别是国外宗教之哲学、美学思想不同,与大多数西方神学宗教美学将此生丑与彼岸美相对立的思想也大相径庭。太平道、早期天师道以及葛洪为代表的上层化神仙道教,无论它们是强调救人还是强调救世,都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蓝本来构思得道成仙后的快乐与逍遥。活着,就是美,就是快乐;快乐和美,就在生命过程中找寻,此岸生命的无限延续,就是美好的神仙生活。可以说,道教所追求的“大美”即“道”之美,就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生命形态本身。

  ————道教美学理想人格的特点明显。不但明显区别于儒家的“仁者”“圣贤”风范,而且也明显区别于中国佛教循“空”“无”而得大“悟”的佛菩萨形象,是独特的由“人”而“仙”即身成仙的“神仙”人格。道教的美学人格,以“真”、“朴”为理想,特别强调“素朴”之美,即所谓天性中的人性美。充分发扬和锻炼这种“素朴”美,就会达到神仙境界,成为超凡的“仙”和“真”。作为一种传承近两千年的宗教,道教宗教思想的每一部分都与修炼得道、长生成仙有关,因此,其美学思想、美学人格理想也就是一种“神仙”理想人格。

  ———道教美学思想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伦理化色彩。早期道教认为,肉体生命的无限延续,即长生久视、得道成仙,就是修成或达到了与“至道”合一的“至美”境界。而隋唐以后,道教逐渐将得道成仙的标准改变为心、性修炼,以获得精神生命的绝对自由。在这种漫长的历史和思想变化中,作为浸透了中华民族伦理主义传统的道教,自始至终都十分强调人与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的伦理原则,都十分看重修道者道德品行的修养在整个修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道教美学思想中出现将“至善”等于“至美”的观点,出现将“善”、“忠”、“孝”、“仁”、“慈”、“爱”等世俗化伦理标准等同于道教“宗教的”审美判断标准的观点,也就不足为奇了。求道即是求美,求美即是求善,因为善本身就是修道人道德品行或宗教伦理意义上的人性美。求道过程中对于“至道”的美学判断,归根到底还是修道者人格和人性美的伦理判断。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美学是道教研究中的一个分支,也是道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教美学思想史的整理、研究,有利于推动道教学研究。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