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王宏斌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海防地理学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6叠窜厂035),最终成果为《晚清海防地理学发展史》。
一、开展《晚清海防地理学发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海防地理学源于海防战争,并为海防战争服务。正确认识地理特点,按照地理特点部署军队,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之,可能导致失败。海防地理学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在于它并不提供任何的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海防地理学着作相继问世。而后,随着海防危机的不断加深,为了适应海防建设的需要,对于海防地理的作品与图说开始大量刊刻,有的出自学者的精心研究,有的来自将领的亲笔记录。经过对叁家图书馆相关图书的粗略统计,从1840年到1912年海防地理学论着不下268种。在这些海防地理着作中,作者着重分析了我国沿海的地理形势,分析了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讯能力,分析了中外着名战例,为晚清海防战争的进行和军队部署提供了直接依据;作者还密切关注着敌我双方的社会政治状况以及民众对于战争的基本态度,全面调查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后勤保障能力,认真评估了彼此之间的战争潜力,可以说涉及海防地理学的各个要素。有的论着内容翔实,洋洋数十万言,军事信息资源十分丰富;有的论文、图说篇幅虽然不长,只有几千字,而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军事利用价值极高;有的叙述虽然略嫌芜杂,而透漏出来的海防信息仍然值得关注。这些论着不仅为当年的海防战争、军队部署、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直到今天读起来有的还很富有启发性。总而言之,这是一份极为珍贵而丰盛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知彼知己:海防地理学的新起点(1840-1874年)。联系清代前期海防地理学的成就,着重分析林则徐的《四洲志》、俞昌会的《防海辑要》、梁廷楠的《海国四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观察国人对于军事地缘政治的认知水平,评价作者在海防地理学方面取得的成绩,考察他们提出的“远交近攻”、“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制夷”等反侵略方案,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学者的军事地理观念及其普遍存在的局限性。
第二章 知天知地:海防地理学知识的增长(1875-1894年)。清代前期建立的是以陆基为主的海防体系,即以海口露天炮台为主,近海小型战船为辅的水陆相维体系,海岸兵力分散布置。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星罗棋布的海防体系受到严重挑战和破坏,从1874年开始,清政府被迫适应近代海防战争的需要,调整海防战略,海军集中部署于重要海口,陆军集中在战略要地,特别强调利用铁路运输进行机动作战。这种战略的调整与海防地理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本章着重研究希理哈《海防新论》的译介对于中国学者的广泛影响,主要有华世芳的《沿海形势录》、张之洞的《广东海图说》、卫杰的《海口图说》、徐家干的《洋防说略》等作品,探索国人海防地理观念的进步情况。尤其是姚文栋所着《日本地理兵要》一书,将日本这个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作为假想敌,开始研究其兵要地理,并制订了以攻为守的战略方针,富有战略思想。
第叁章 蔚为大观:海防地理学要素的全面考察(1895-1911年)。现代海防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相互包容的叁个方面:一是对于战争环境因素研究,通常指地貌、植被、河川等自然地理因素,人口民族、行政区划、交通运输等人文经济地理因素,以及战场、关隘、要道、洞穴、军事目标等用兵要素,着重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战争的影响程度和方式;二是军事潜力地理研究,例如对不同国家武装力量、技术兵器、军需供给、训练水平等实力基础的分析,对煤、石油、水电、核燃料等自然资源和财政、金融、经济体制、国民收入等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评价和对精神政治、科学技术等军事潜力的地区差异分析等;叁是区域军事地理研究,包括战区军事地理、国家军事地理和以武装防卫能力与国家地域组织体制相适应的军事行政区划研究。本章着重研究朱正元的《浙江省全省海图说》、张煜南的《推广瀛寰志略》、孙灏的《海国图志征实》、余宏淦的《新编沿海险要图说》、陈寿彭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丁开嶂的《中国海军形势论》等,着重考察晚清海防地理学要素是否完备,海权观念影响如何。尽管当时的海防地理研究存在着缺陷,甚至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作为海防地理学,研究内容已经涉及方方面面,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叁、重要观点
第一章的主要观点:第一,从中国海防安全观念出发,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人开始研究周边国家,开始意识到传统的封贡体系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试图通过分析西方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寻找到新的盟友,开始探讨“以夷攻夷”、“以夷制夷”和“以夷款夷”的途径,从而萌发了地缘政治意识。在这方面,魏源的地缘政治意识应该说是最为明确,他提出的与美国、法国、俄国结为友好关系,联合对付英国侵略的方案未必真的有用,但他的“远交近攻”的理念是值得重视的。
第二,在战时,中国后方官绅对于本国海防地理的认识,仍然求之于古籍;在战后也没有新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停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的水平上。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中英战争,英国军队远道而来,后勤供应困难,属于孤军深入,违犯兵家大忌,不应胜利而胜利;而中国军队占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条件,不该失败而失败。他们过于看重地利优势,对于武器装备优劣缺乏清醒的认识;过于强调将帅指挥无能,对于交战情况不能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总之一句话,无论对于敌人还是对于自身,都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章的主要观点:第一,在《防海新论》的影响下,一部分学者开始致力于中国海口要塞的研究,卫杰的《海口图说》尽管不是一本信息量很大的学术性着作,但言简意赅,富有浓重的时代气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海防地理学着作。作者不仅亲身考察了实地,而且参考了一些中外着作,总结了历次中外战争经验和教训,尤其是结合地理地形特点和炮台用途,提出了建设的蓝图,很有思想价值。这既是严峻的海防形势提出的时代任务,又是作者适应形势需要,认真探索的海防问题的结果。与既往的编着与译着相比,《海口图说》的刊刻标志着中国海防地理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学术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
第二,《防海新论》对于张之洞的影响也很大,他不仅支持节选《防海新论》,而且亲自研究广东沿海地理,撰写成《广东海口图说》,不仅分析了广东海防地理位置、地理特点、海港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考察了军事设施现状和军队部署状况,还提出了海防战争的具体设想。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参加了海防地理学的探讨,有的学者思想颇为先进。他们大声呼吁说:“中西关键全在南洋。今欲严中国门户之防,绝外夷觊觎之渐,必自经理南洋始。”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从海防战略来看,这一战略设想极富远见。有的学者比较关注日本的侵略性,预言中日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为此还制定了以攻为守的战略方案,颇有思想见地。
第叁章的主要观点:第一,中国的海防地理学者认为,任何环境条件都会对海防战争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影响至少在事前是可以搞清楚的,也是可以预见的,可以利用的。在张之洞的组织下,来春石泰、骆博凯、雷诺和姚锡光等人对于长江防务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尤其是雷诺的建议具有较高的军事学价值,无论是其集中财力、物力和兵力重点建筑两叁处要塞炮台的计划,还是具体的战术设想,火炮性能与配置方案,都富有启发性。通过朱正元分析的海防地理事例,我们认为,中国人对于海防地理学的知识得到了新的全面发展,他们全面地分析了浙江、江苏和福建等省区重要海口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象环境、战略资源、城镇分布、人口要素等海防要素。尤其是陈寿彭通过翻译英国人撰写的《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使中国学者掌握了中国海岛、海岸、海港和海道的详细数据,增强了中国海域潮流、季风、冰期等气象变化规律的知识,同时还了解了中国滨海地区居民、驻军、物产、道路、通信等详细的人文地理信息。这一切,都使中国海防地理学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第二,1895年以后,海防地理学的发展,既表现在海防地理要素的讨论比较全面,比较缜密,也表现在海防战略理论水平有所提高。丁开嶂的《中国海军地理形势论》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海防地理学的理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作者认为,当时的国力和现实决定,中国的海防方针只能是防守,而非进攻。中国当时应当在东海的象山港建筑主要海军基地,同时在黄海和南海建筑海军分港,驻扎舰队,形成一个南北呼应的海军力量。这些认识高屋建瓴,是很有海防指导价值的。
四、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战争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任何战争都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重视这些制约,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条件,努力做到避害趋利,扬长避短,就能使战争获得胜利。军事地理学显然是人类战争实践的产物,是伴随战争的发展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对于国家的战略的实施,无论成功与失败,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古往今来,高明的军事家都非常重视地理环境对战争行动的影响。研究晚清的海防地理学的发展情况,总结当年海防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代军事家和政治家指导未来的海防战争,毫无疑问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