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马桥(1993-1997发掘报告)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2011年05月15日16:43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宋建研究员主持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马桥遗址发掘报告》,于1999年立项,2003年10月结项,最终成果是40万字的专着《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袁靖、洪雪晴、何继英、周丽娟。现将该项目成果的基本内容摘编如下:

  1993年-1997年为配合建设工程,在上海的马桥遗址大规模发掘,不仅大大扩展了对遗址分布面积的认识,解释了砂堤遗址的分布规律,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遗迹和大量文化遗物与自然遗物,为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人类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迁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重要资料。本课题为上海市闵行马桥遗址1993-1997年的发掘报告,着重对马桥文化进行了全面研究。  一、全面、系统、完整地整理、发表考古发掘资料,对马桥遗址与马桥文化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

  马桥遗址是迄今已知最大的含马桥文化内涵的遗址,1993-1997年的发掘获得了丰富的资料。本项研究系统、完整地整理、发表了这批资料,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存、夏商时期马桥文化遗存和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遗存,以马桥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出土了各时期的陶瓷器、石器、骨角器、青铜器等,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骸,并且通过采样分析获取了其他的自然遗存。对发掘出土的文化遗存和自然遗存从不同角度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古学、微体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硅酸盐等多学科研究,另外还对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墓葬人骨作了顿狈础分析。

  本项工作是对马桥遗址和马桥文化全面深入的研究,其成果是迄今为止最翔实的马桥文化遗址发掘和研究报告,完整地公布了所发现的文化遗存和自然遗存,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马桥发掘报告不仅能使学术界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马桥文化,推动环太湖地区古代文化研究的深入,而且还有利于夏商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文化比较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探讨长江流域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地层学和类型学等考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马桥文化进行考古学分期和年代学、文化源流和文化类型的研究

  马桥文化在夏商时期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没有进行过有实质意义的分期。马桥遗址的发掘不仅发现了大量陶器和石器,而且发现了连续的地层堆积顺序和186处遗迹的迭压打破关系,从而为马桥文化的分期研究提供了依据和丰富的实物材料。一共挑选了鼎、豆、觚、盆等共12种演变特征比较明显的陶器,按照地层堆积顺序进行排比,将马桥遗址的马桥文化遗存分为二期4段,是为马桥文化的早期和中期。又参照在其他遗址中发现的马桥文化遗存进行比较,确定了马桥文化的晚期。这样第一次将马桥文化分为早中晚叁期,经历了从距今3900-3200年大约七百年的发展。

  马桥文化之前当地为良渚文化,然而良渚文化的许多因素却不见于马桥文化。在马桥文化中还发现了不少所谓中原地区夏商文化的因素。本项研究利用马桥遗址出土遗物数量多,品种全,具有典型性的有利条件,全面比较分析各种不同的文化因素,深入探讨了马桥文化的渊源和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马桥文化的部分内涵是良渚文化的延续,但是两个文化有相当显着的不同,其主要原因是,马桥文化在延续了一部分良渚文化因素的同时,融入了大量非当地传统的新文化因素,其中最多的是分布于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的肩头弄文化遗存。在良渚文化走向衰落并发生衰变后,浙南闽北的文化趁机向北扩展。马桥文化以红褐陶为特征的文化因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非当地传统的新文化因素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商文化和岳石文化,从江淮地区发现的岳石文化遗物和马桥文化或二里头文化的陶觚分析,江淮地区可能就是联系马桥文化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桥梁。这些新的文化因素,有的是外来文化的传入或影响,有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马桥文化在融合了多种来源的文化因素之后,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文化的自身特色。

  马桥文化分为马桥类型和塔山类型。马桥类型的遗址环绕太湖分布,塔山类型的遗址分布在宁绍平原地区和沿海的丘陵平原地区。浙闽地区文化是马桥文化的主要来源,二者有许多相似因素。但是浙闽地区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文化传统的相对封闭特征,目前还看不出马桥文化产生时所发生的文化突变,其产生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均不同于马桥文化,因此不宜将浙闽地区作为马桥文化的一个类型。

  叁、马桥文化的印纹陶和原始瓷研究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马桥文化的印纹陶,开始生产和使用原始瓷。本项工作以考古学形态观察与硅酸盐技术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归纳了马桥文化印纹陶和原始瓷的基本特征,从生产技术、生活和文化需求的角度阐明了印纹陶和原始瓷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原始瓷的起源和产地。

  观察和测试表明,印纹陶器的颜色、硬度和质量同它们的原材料成分组成、烧制温度和气氛密切相关。马桥文化的陶器生产处于技术创新的转变时期,印纹陶中新出现了火候相当高的硬陶,其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100度左右。硬陶陶胎的化学组成中,二氧化硅和熔剂的含量不同于软陶,表明陶工已经懂得选择特殊的原材料烧制硬陶。原始瓷是在烧制硬陶的基础上发明的新工艺和新产物,硬陶的生产为原始瓷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人们对产物质量的追求和对美的渴望是原始瓷诞生的真正动力。原始瓷表面有一层光亮的釉,马桥文化的原始瓷既有青绿釉,也有黑釉。通过这项研究,我们认为环太湖地区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原始瓷出产地之一,黑釉原始瓷尤为罕见,可以将黑釉原始瓷看作是马桥文化的一大发明。

  四、马桥文化陶文的研究

  马桥文化的陶器上刻有符号,一般称之为陶文。本项研究尽可能地将出土的陶文收集齐全,进行排比分类,再根据陶文的载体、刻划部位等要素,并参照其他文化的成熟文字,以技术和文化为背景尝试解释陶文的含义与功用。

  根据形体不同,马桥文化的陶文可分六类。陶文的载体比较固定,绝大多数刻在红褐陶系陶器的口沿上,从功能上看多为盛储器。红褐陶系的生产工序多,盘筑成型和拍打装饰要分别进行。盛储器中大器比较多,为保持形态的稳定性,对成型工艺有特殊的要求。生产红褐陶器对烧制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要特别注意胎料和窑温气氛的匹配。因此从生产技术角度,红褐陶器被看作是比较特殊的陶器大类。

  陶文相对固定在红褐陶器大类可能与它们的工艺过程比较复杂有关,在这类陶系上刻陶文是为了记录一些与制陶相关的事情。红褐陶系工艺的最大难题是胎料的选择、处理和陶窑的温度气氛。马桥文化对此掌握不好,陶器的硬度和色质差别很大,次品量比较多。为了技术的改进提高,制陶工匠们一定经过了艰辛的探索与不断的总结,有必要记录制陶泥料的来源、数量和加工形式,也要记录陶窑的类别、陶器在窑内的位置等。另外,陶文中的数字可能记录了陶器生产的批次和数量。

  五、环境考古──解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马桥遗址所在的环太湖地区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遗址东面临海,更加受到环境因素的强烈制约。唯有说明马桥遗址的周边环境和遗址使用期间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全面地解释先民的生活面貌和社会发展状况。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将自然遗存的收集和研究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把它们作为环境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集的自然遗存有动物、植物(孢粉和植硅石)、微体古生物等,各自进行了形态鉴定分析,对古土壤作了粒度、磁化率和地球化学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重建了马桥遗址的自然环境。遗址建立在纵贯上海中部的一道贝壳砂堤之上,砂堤地势高亢,自良渚文化以来成为先民的定居地。马桥遗址沿着贝壳砂堤呈宽带状分布,反映人类聚落适应环境的分布特征。自然遗存分析显示,以稻作为主的栽培农业在马桥文化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不及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以后的时期,马桥文化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形式也明显不同于良渚文化,说明马桥文化的生存形式比起良渚文化有明显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环境背景和文化背景都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