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马奔腾副教授独立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禅境与诗境》(项目批准号为04颁窜奥003),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
这项成果尝试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中运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诗、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不借助简单的、直线联系的方法进行推演,而是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意境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的背景中产生、意境与禅发生联系的内在机制,努力从这一未被足够重视的角度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揭示意境的内涵,期望能在问题意识现代性和学术视野开阔性的结合上取得成绩。
一、主要内容
成果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禅与诗歌意境创作和意境理论之间的关系。成果先通过导论概括说明当前意境理论研究的历史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禅、意境等要涉及到的概念进行初步界定,然后主要研究、论析了以下五个问题:
1.诗禅趋近的思想背景。分析了诗禅在境界上最终走近并相融的原因。主要从佛禅境界的流变、佛禅的艺术气质、禅境与诗境——异质同构叁方面进行分析。佛禅境界的流变表明了它融入中华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带上了浓郁的艺术气质,而与原始佛教和其它宗教都大不相同。以格式塔心理学的观念来分析禅境和诗境是异质同构的关系,这是诗禅相通的内在原因。
2.文人与佛禅的关系。主要探讨了古代文人的信仰状况、文人的生活与佛禅、文人的创作与佛禅叁个层面的问题。古代文人融儒、释、道为一体的多元精神价值取向是文人与佛禅发生密切关联的哲学基础。文人在生活中与佛禅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分为反佛却受佛禅影响者、虔诚的佛教徒、儒释道哲学兼收并蓄者。从纵的历史发展看,禅与诗的关系主要经历了叁个阶段,从最初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在诗中表现佛语、佛理,到唐代特别追求幽远禅境,至宋代随着禅悦之风的兴盛诗风变为追求禅家理趣。唐宋时期禅与诗已经成为和谐的整体,禅为诗带来了新的气象。
3.禅与诗歌意境创造的新变。主要从叁个角度切入问题:禅家自性与意境的开拓;禅门直觉与意境的神韵;道、禅的艺术境界。禅影响于诗歌创作的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素,一个是重视自性,一个是直觉认识世界的方法。这两个方面与重抒情、重表现的中国诗歌相结合,就开辟出新异美妙的艺术境界。禅家自性改变了诗歌意境的内在构成方式,并使诗歌有了孤清一途;禅门直觉使诗境更少滞碍,更含蓄蕴藉。因为禅在发展中汲取了道家的智慧,在古典美学的整体背景中通过比较说明道、禅对诗歌意境创造影响的同与异,才能更好地凸显禅在审美领域发生作用的鲜明特点。道家重视主体的“身”与“生”,禅宗重视主体的“心”与“性”,本成果结合诗歌创作史上的具体实例,生动说明了两种境界的异同。成果也论及禅对画境的影响,使内容更为丰富。
4.禅与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与诗歌创作上所受的影响密切相关,在诗学理论方面,禅的影响同样巨大,意境理论的产生就得益于佛禅的助力。在唐代,王昌龄、殷璠、皎然、刘禹锡、遍照金刚、司空图等人的着述体现了禅影响于意境理论的客观进程。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包含着丰富的有关意境的理念,所以应当引起研究者的关注;遍照金刚的《文镜秘府论》虽然诞生后长期未在中国发生影响,但它因为保存了很多已经散佚的唐代诗学资料,也体现了当时的意境创造理论,因而同样需要关注。本成果注意在细节中寻找意境理论发展的轨迹,比如将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中“九意”篇的描述,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对意境创造的分类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意境理论日趋深入的内涵。宋代禅影响于诗歌意境理论的成就主要体现于苏轼和严羽等人的作品。严羽以禅论诗,倡“兴趣”说,在诗学上影响深远。成果对历史上评价严羽以禅喻诗得失的观点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对比了他和司空图诗论在意境分类问题上的关系。元明清时期禅的影响更扩散和深入到书画、园林、建筑等艺术领域,意境理论的发展同样与佛禅密切相关。对于元代诗禅关系问题,方回《瀛奎律髓》非常重要,但未被学界足够重视。明代对此问题有贡献的是李贽、袁宏道、谢榛、屠隆、都穆等人,明代意境理论愈加带上鲜明的个性色彩。清代王夫之一般被认为是儒家文人,但他也深谙佛理,对意境的认识已经不再是泛泛而论,而是对其内在构成有了比较细致准确的界定。王夫之的诗论可以说是开王国维诗论先河,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些观点可以在王夫之《薑斋诗话》中隐约看到影子。王士禛的《带经堂诗话》是继严羽之后以禅喻诗的又一座高峰,但与严羽不同,比严羽更通禅理的王士禛颇喜王维风韵,论诗主要偏爱“清”、“远”一途,他论诗禅关系,相对也比较纯粹。之后的袁枚倡导“性灵说”,与前相比,袁宏道的性灵说侧重于心性,而袁枚的性灵说侧重于性情。袁枚也认可王士禛的以禅喻诗和神韵说,但他将神韵视为诗中一格,理论视野比王士禛开阔。清代傅山、汪琬、徐增等人也都有以禅喻诗的见解。意境理论越来越具体化了,以禅喻诗也透过表象更加深入。成果在探究禅与诗歌意境理论发展的关系时,并不仅局限于从具体诗论家的论着进行分析,而是依据可靠史料挖掘了每个诗论家在日常生活、思想中与佛禅的各种关联,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学作品说明禅的作用,更具理论说服力,也使理论更有历史感、文化感。
5.面向未来的意境理论和禅美学。针对这个内容,成果主要探讨了以下叁个方面的问题:禅与意境理论的现代升华、生机长存的意境理论、禅美学研究的文化价值。意境理论的现代升华主要是由王国维、宗白华两位先生促成的,王国维、宗白华学贯中西的知识背景使意境理论突破常规获得提升,带上新时代的色彩。而在这个过程中禅的影响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王国维先生的意境理论虽带有叔本华、尼采哲学影响的痕迹,主体上却也是继承传统文论而来,其中多用禅家术语和化用禅门典故;宗白华先生则在现代学术的架构中对意境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其中专门论到“禅境的表现”,而宗先生研究哲学由佛教始,也是深通佛理的。禅本是外来文化,却如盐入水化入了本土文化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味道,王国维、宗白华也进行了化用西方文化的成功尝试,是启示诗学研究者继往开来的宝贵财富。成果特别在中西理论的对比中论述了意境理论和禅美学在当前时代的价值。意境理论和禅美学产生于中华民族人性圆满的需要与整体文化需求的背景中。它们是古典和谐美的具体体现,在今日受到西方审美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它们并没有过时和消亡。意境理论和禅美学作为生存哲学更重于对人性的尊重和舒展,它们的价值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很多学者的深切关注。它们必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生机长存,并为人性的圆满、社会的和谐提供思想资源。
二、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成果的内容涵盖了禅与诗歌意境关系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在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等多学科背景之下的系统研究,避免了理解的随意与偏颇。成果分析了禅境与诗境异质同构的关系,分析了禅家自性、禅门直觉影响于诗境的细微表现,使禅对诗歌创作的研究走向具体和深入;系统研究了从唐代到民国时期禅与意境理论的关系史;研究了在世界文化背景之中意境研究和禅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禅境、诗境异质同构的关系为学界第一次论及;从自性和直觉两个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禅对意境创造的影响;用移情学说比较儒、释、道影响于意境创造的基本特点;从纵的角度系统而细致地研究禅与诗歌意境理论的关系史,这些研究都是有新意的。成果在研究中通过深入研究浩繁的第一手资料,突出了一些被研究者普遍忽视的诗论家和着作,从而使诗禅关系史更完整、更丰富。成果对“境”的历史内涵也有细致发掘。
成果依托于翔实的历史资料,从不同角度对禅与意境关系进行全面的梳理,虽是严谨的学术着作,但也尽力避免晦涩的语言风格,而追求深入浅出的平易表达。论述中特别突出了禅的境界和艺术意境的追求其实都是一种与世俗生活紧密联系的人生境界,因此这项成果有助于大众更加准确、更加容易地认识传统美学中意境等审美范畴的内涵,认识中国古典美学灵动的气韵,并有助于人们根据精神需要把对意境之美的热爱和对禅之清境的追求引入社会生活之中,以美化和陶冶人们的心灵,舒解竞争激烈矛盾重重的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焦虑与人性异化。
(责编:高巍)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