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清初遗民诗群研究

——《清初遗民诗群研究》成果介绍

2011年05月15日16:44

  西北师范大学张兵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初遗民诗群研究》(批准号为01叠窜奥02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

  中国古代的遗民诗歌,以宋元之际、明清之际这两个时期最为突出,其特点有叁:一是队伍庞大,人数众多。二是所面临的易代政治状况比较特殊,恰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民族侵略和民族压迫的历史前提下,汉民族的爱国主义感情十分强烈。叁是艺术成就、审美价值特别高。其间尤以明清之际的遗民诗歌更为突出,它不仅是前代诗歌的悲壮结束,更是新朝代诗歌的辉煌起点。然而,由于近古文学中最具有生命活力和新质的是戏曲和小说,故学术界对此时期戏曲、小说更为关注,研究戏曲、小说的学者较多,取得的成果也较大,而对此期诗歌等传统文体的研究,则较为薄弱。

  该成果把清初明末遗民这一特定历史时空出现的文人视为一个诗人群体进行整体观照,从文学角度探讨了这一群体的文化性格及其构成,勾勒出清初特定历史情境中遗民诗人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地域分布状况、生存方式、人生价值取向、人格结构特征以及诗歌创作盛况,拓宽了清诗研究领域。另外,遗民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虽是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的特殊产物,但正确阐述其思想、气节、人格、志趣,亦有补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读书忌》中曾说:“明人小品,好的;语录体也不坏,但我看《明季稗史》之类和明末遗民的作品却实在还要好,现在也正到了标点、翻译的时候了:给大家来清醒一下。”遗民诗歌的研究,正是从一个最主要的层面上对遗民人格进行剖析,其必有补于世道人心。



  清代初年遗民诗歌,既是古代遗民诗史的完美终结,又是清代诗史的辉煌起点。清初遗民诗群兴起的契机是明清易代的沧桑巨变,兴盛的原因又与清初独特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在清初的半个世纪中,遗民诗无疑是清诗的主流之一,比之稍为后起的“南朱北王”,更有资格代表诗骚以来的优良传统。

  该成果首先在“引论”中对“遗民”,以及与遗民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了辨析与界定,并对历代遗民总貌与遗民诗之流变史程略加勾勒,以确定清初遗民与遗民诗歌的历史地位。鉴于以往遗民概念的不确定性,对其做出如下界说:首先,必须是生活于新旧王朝交替之际,身历两朝乃至两朝以上的士人,且在新朝不应科举,不出仕;其次,内心深处必须怀有较强烈的遗民意识。最早的遗民当为商周之际的伯夷、叔齐,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较大规模的社会阶层和文人群体而出现,则是在宋金元之际和明清之际。遗民尽管明显地体现出隐士的人格特征,但又绝不游离于社会政治之外,以致于越到后来政治倾向越鲜明。遗民不仅以其高尚的志节彪炳史册,更以拯救民族文化为己任,积极从事文化创造。其创作中最具特色亦最有成就者当推诗歌,尤其是清初遗民诗,不仅是清诗的创作高峰,而且在中国古代诗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第一至第叁章为总论,分别以“清初遗民诗创作的社会文化环境与遗民诗群的地域分布”、“清初遗民诗歌的主题取向”和“清初遗民诗创作的艺术渊源与审美情趣”为题,除将遗民群体置于明清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以考察诗群的成因与结构特点,揭示遗民诗人心路历程与人格特征外,又对遗民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艺术渊源和审美情趣进行了总体把握,充分评价了清初遗民诗创作的基本成就。其中,第一章在探讨明清之际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氛围,说明清初遗民产生的原因、描述其生存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清初遗民诗群的地域分布与结构形态。认为清初遗民诗群的形成,完全以明清易代的沧桑巨变为契机。以此为界,清初明遗民诗的创作也明显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致。晚明社会的政治危机、世风堕落,以及文化领域中哲学的突破与异端思潮的崛起;清代初年的民族高压政治,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以及经世致用学风的高扬,对于生存在这一时空背景中的遗民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乃至诗歌创作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群体网络形式出现的清初遗民诗群,主要分布在北方、淮海、江南、岭南、西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而每个区域中都包含若干个遗民群落。第二章从“屈子诗魂的感召”、“陶潜淡雅风致的效应”、“杜陵诗风的魅力”和“宋诗的趣味”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清初遗民诗歌的艺术渊源和审美情趣。第叁章认为,清初遗民诗人多自具面目,自成一家,但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诗学背景,再加相似的人生处境和处世态度,使这个诗人群体的创作在主题取向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感念乱离,系心民瘼;眷怀故国,志在恢复;流连山水,寄情怡性;友情与亲情。所有这些,都是清初遗民诗创作中最可珍视的方面,在中国古代诗歌主题的流衍嬗变中显然有继承和拓展之功。

  第四至第六章为分论,分别对北方、淮海、江南、岭南、西南等诗群的结构特征与创作倾向进行具体分析。清初遗民诗群是以群体网络的形式出现的。网络的分割,主要以地域为界,而网络的联系,也以不同地域遗民的互动为纽带。我们在沿袭传统地域概念的同时,主要参照群体分布的具体态势,将清初遗民诗群划分为北方、淮海、江南、岭南、西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进行讨论,而在每个区域中都有若干个遗民群落。北方遗民诗群主要包括山左、山右、畿辅、关中等几个大群落,与其它区域相较而言,诗人数量为少,但群体特征较为明显;淮海在地理位置上的过渡性质,使这一地区遗民群体的构成与人格特征均独具特点;江南、岭南与西南是清初遗民分布最多的区域,也是遗民诗创作最繁盛的地区。以江南而言,尽管我们把“淮海”之外的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但金陵诗群、吴中诗群、皖中诗群、两浙诗群、湖北诗群、湖南诗群及易堂九子等,群体创作特征也很突出。其中第四章具体论述了以徐夜为代表的山左遗民诗群、以申涵光为代表的河朔诗派、以王弘撰为代表的关中遗民诗群,以及山右遗民领袖傅山的诗歌创作状况,并指出了关中遗民诗群对“朴实”之风的追求,河朔诗派创作中所呈现的“清刚”之气等总体特征。第五章在探讨了山阳望社和徐州二遗民万寿祺、阎尔梅的创作状况之后,重点解剖了吴嘉纪与泰州遗民诗群,认为,淮海地区之所以在清初成为遗民活动频繁的地带,除去深厚的文化沐染及清兵杀戮的酷烈之外,与这一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地方官吏所创造的较为宽松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等密切相关。第六章则选取吴中遗民诗人顾炎武、归庄、徐枋和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湖南遗民诗人为个案,以点带面,对江南遗民诗群的创作状况进行了概括介绍,既分析了顾炎武等学人之诗的创作魅力,又对湖南遗民诗群中的僧诗做了评价,勾勒出了江南遗民诗文化活动的基本轨迹。



  该项研究在认真解读清人别集与清诗选集,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并对文献资料做了较为系统、精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历史文化学的批评方法,从文人群体的文化构成、文化特征、群体心态诸角度阐释清诗流变史程上这一独特的诗文化现象;在进行文化层面的观照、剖析清初特定文化氛围、揭示诗人文化品格与诗文化特征的同时,又将诗人的个案研究与群体总论相结合,使群体研究与个案剖析相辅相成,具有较好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