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季水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5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批准号为00叠窜奥001),其最终成果为专着《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
总结过去是为了面向未来,反思问题是为了开拓创新。总结新中国5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经验与教训,反思新中国5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成就与问题,探索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走向,对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篇&苍产蝉辫;历史论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历史,根据某一时期的中心话题和代表性成果,可以分为叁个阶段。1949年至1979年为经典着作译注期,1980年至1988年为理论体系探讨期,1989年至2003年为当代形态建构期。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翻译与介绍、评论与注释、研究与发展,也成为一种党的工作,国家的行为。因此,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出版了一大批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全集》和《选集》。其出版速度之快,发行量之大,都是超乎寻常的。这既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到来的标志,又是改造知识分子的需要,是在为改造知识分子,统一全国思想储备理论资料。新中国成立之初到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就开始进入漫长的思想改造历程。这种改造具有正面价值和负面效应。到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进入了全面异化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内容被简化和割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被片面夸大,文艺的对比方法被有意歪曲,歌颂无产者的思想被无限缩小,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叁突出”、“叁陪衬”原则等违背艺术规律的错误理论。1949年至1979年这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其积极作用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普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向中国文艺理论的转换;其消极影响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具有排他性和保守性。
到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向了理论体系的探讨。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否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争鸣。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观点大都散见于他们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着作里,以及他们的书信中,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断简残篇”,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不能仅从形式上去看待理论体系问题,要从内容的内在联系上去探讨理论体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内在联系性和理论上、方法上的严整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孕育、发生、发展、成熟的历史过程。80年代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问题的论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觉醒,变换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思考角度。但这次讨论却是一个意犹未尽的话题,特别是对于理论“体系”的标准,学者们并没有提出一个科学、辩证的尺度。
1989年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进入了当代形态建构期。研究者们从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结合当代文艺实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建立了性质相同、形态各异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呈现出了一源多流的繁荣局面。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董学文、何国瑞以“生产论”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陆贵山以“人论”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曾庆元以“掌握论”为起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同时,如何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转换为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成部分,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热烈讨论。大多数学者的基本共识是:中国古代文论理论的现代转换,是建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必然要求。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转换内涵的理解有两种观点:“转换即翻译”、“转换即阐释”。其转换的途径是“阐释”和“沟通”。实际上,在20世纪文艺理论史上,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转换已发生过叁次。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初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国维,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毛泽东,第叁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现在,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现代转换的当代趋势是转向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上来。中国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在思维方式上还没有走向真正的多元对话思维并达到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实质性超越;在理论资源上还没有实现多重资源的整合;在研究方法上还没有达到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难题是如何认识思维模式、资源整合、方法综合等方面“一”与“多”、“主”与“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现代转换的原则、方法、途径等问题。
中篇&苍产蝉辫;范畴论
典型与现实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核心命题,在新中国55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系统中,典型与现实主义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是高度概括性、鲜明时代性和独特个性的统一,现实主义的细节真实是典型塑造和典型理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实主义的充分表现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新中国55年典型与现实主义研究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文艺学基本原理中的典型与现实主义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文艺学基本原理中典型的共性与个性、典型中的正面人物与理想性格、典型创造与创作方法、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性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等问题。这场讨论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也留下了两个值得反思的问题:理论引进与学术自立,现实需要与理论自律。换句话说,这次讨论多是对苏联学者观点的复述或再阐释,缺少学术自立精神;这场讨论过多地依附政治需要,缺少学术自律精神。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典型与现实主义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命题中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典型与现实主义研究,至今仍是一个未竟话题,如马克思主义典型观与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性与适用性、马克思主义典型观与现实主义理论的现代变革与现代发展等问题,仍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人学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成熟,一直关心人,重视人,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对人的问题发表过许多独特的见解,形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系统。而人性、异化、人道主义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系统中的核心构成要素。其中,人性理论侧重于研究人的属性与本质,异化理论侧重于研究人在私有制社会中非人化状况,人道主义理论侧重于研究如何正确对待人的本质、个性、解放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中国55年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前半期集中于文艺与人性、文艺与异化、文艺与人道主义等问题的讨论,虽初步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但并没有讨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本身。后半期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人性、异化、人道主义等几个核心要素的争鸣,从横向上拓展,纵向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认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既有其必然的历史背景,又是迫切的现实需要,是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成果原创性不够,其二,建设性意见少。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21世纪伊始中国的最新走势是由理论思辩转向了社会实践,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性的公司文化观,维护人权的法制价值观,人文精神的文艺目的观。
艺术生产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崭新命题,它具有经济学和文艺学的双重含义,它包括艺术生产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关系研究、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关系研究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辩证性、立体交叉的比较方法论两个鲜明特点。新中国55年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诞生于何时、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关系等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20世纪的许多文艺理论流派和重要思想观点都受到艺术生产论的启发,回荡着艺术生产论的精神。具体表现在接受美学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借鉴与转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阐释与建构。
下篇&苍产蝉辫;走向论
走向多元对话思维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自身创新的需要,更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元对话思维与二元对立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充分重视中介的重要作用,以及中介的复杂构成与动态过程;充分重视对话双方平等性、交往式的对话关系研究,使对话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真诚交流,联合互动;充分重视文艺活动中的偶然性、不确定性、非理性等可变因素的研究。多元对话思维尽管不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出困境、走向创新的全部前提和条件,但无疑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前提和条件。
走向多重资源整合,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需要。多重资源整合是为研究对象自身性质所决定的,体现了当代学术创新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要求。多重资源整合的重点对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文思想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中的批判理论资源、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资源、中国儒学传统中情礼和谐思想资源。多重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是主导性原则、转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多重资源整合的主要途径是“回到马克思”、面向新问题、超越旧格局。
走向多种方法综合,是当代科学研究方法综合化趋势的体现,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综合化构成相关联,适应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创新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种方法的综合,必须遵循系统辩证法的指导性原则、对象与方法一致的适应性原则、有机构成的协调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多种方法的综合,其核心构成要素是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方法、社会学与心理学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方法。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