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

2011年05月15日16:44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赖大仁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转型研究》(批准号为98叠窜奥004),于1998年立项,2004年5月结项,其最终成果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课题组主要成员有:颜敏、宁媛。现将该成果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摘编如下:

  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可以从多种角度、以多种方式进行研究与总结,比如通史式历时态梳理描述的方式,横断式批评家论的研究方式,等等。这项成果则试图从文学批评“转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即以文学批评形态论的观念与眼光,着重抓住“现代转型”问题,来观照和论析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变革发展,并对其发展演变作某些规律性的思考探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所谓文学批评“转型”,指的是文学批评形态的转变,即从一种批评形态转变为另一种批评形态。以形态学的眼光看,一种成熟的文学批评形态,是由一定的文学批评观念、方法、范式和话语构成的有机系统。其在理论批评层面,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在实际批评的层面,形成一定的批评模式。同样,所谓“现代转型”,则是以“现代意识”,形成现代文学批评的观念、方法、范式和话语,从而构建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形态。

  文学理论批评的变革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文学理论批评形态转换的方式实现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在20世纪至少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型。

  第一次重大转型发生在20世纪初,由古典文学批评形态向现代文学批评形态转变,这是一个解构与建构互动推进的过程。这次转型大致走过了叁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转折与变革。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一个必要过渡阶段,从文学观念到理论批评的方法、文体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具有鲜明的近代特征。梁启超的社会功利主义文学批评观和王国维的审美人生论文学批评观,分别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批评形态转换的两种基本取向,显示了文学理论批评的系统性与开放性,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从以往自我封闭式传承演进,开始走向中西汇通交融的开放性发展,是文学理论批评现代转型发展的先声。

  第二阶段,从“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到二叁十年代的“文学论争”。在这段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在对传统文学观念与古典文学批评形态扬弃的同时,寻求重建,开始形成各种初具雏形的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如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或新道德批评形态;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以欣赏创造为特色的审美批评形态;以李健吾为代表的以审美感受为基础的印象主义批评形态;以梁宗岱为代表的象征主义批评形态;以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中国化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形态;以郭沫若等创造社批评家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表现论)批评形态等等,从而呈现出多元化探索与建构的格局。这些文学批评形态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变革及其文学思潮之间构成彼此互动的关系,并且各种文学理论批评形态与传统及外来理论之间也有着各自的渊源借鉴关系。

  第叁阶段,叁四十年代在社会变革与“革命文学”交织汇成的潮流中,整个新文学迅速发生分化和自我调整,由多元化格局向主导性形态凝聚。在此期间,各种文学理论批评形态此消彼长,不断分化与汇流,那些倡导纯艺术、纯审美的表现主义与审美主义批评形态,以及基于普遍人性论的种种理论批评形态都渐次式微或转向,逐渐向现实主义文学观念靠拢。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型,在经历了世纪初的全面探索和多元化发展之后,逐渐走向多元归一,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与社会历史批评形态成为了当时的主导性形态。冯雪峰、周扬、胡风、茅盾等人的文学理论批评,则体现了这种主导性理论批评形态的思路、观念和方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可以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经典理论表述,标志着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批评从具体批评模式到完整的理论形态都已基本形成。这一文学理论批评形态显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时代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偏颇。此后,在不断强化的政治革命进程中,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与社会历史批评形态在体系化的同时,也愈来愈政治化,并逐步由主导性向单一化、极端化方向发展,最终导致文学理论批评的第一次现代转型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失去其“现代性”的内质,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化和危机。由此便带来文学理论批评的第二次现代转型。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第二次现代转型,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把经过第一次转型发展,但不幸陷于僵化、偏离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文学理论批评,重新扳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继续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就是打破封闭僵化的政治批评模式,使当代文学批评获得解放,走向开放性的探索发展。这同样是一个解构与建构互动推进的过程。

  第二次变革转型的第一步,是在社会改革之初,对既已形成的单一僵化和政治化的伪现实主义理论与伪社会历史批评形态进行解构,恢复现实主义批评传统,倡导和弘扬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这既是文学自身变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对社会改革的有机配合。第二步,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兴起文学批评方法论的探讨热潮。文学理论批评在全面引进、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的同时,着力寻求批评方法层面上的突破,全方位探寻革新文学批评方法的可能性,形成了文学批评方法的多元化探索格局。第叁步,文学理论批评的变革转型继续向纵深推进,即深入到文学批评观念转变的层面,并在此基础之上,寻求文学理论批评形态的重新建构。理论界提出了各种重新建构的思路,如“西方文论中国化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现代形态论”等等,也引发了种种争论。但目前还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新文学理论批评形态,还处在进一步争论和探索的过程之中。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核心问题是文学观念、尤其是文学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历来是文学本质观统一于文学价值观,以价值观为核心。传统文学理论批评形成了注重社会功利性与注重艺术审美这样两种基本价值取向。在文学理论批评现代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功利性的价值观和艺术审美的价值观本身在发生现代变革,前者如从传统的教化功利论到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启蒙功利论、革命功利论、政治功利论等的演进,后者如从自然审美论到人生审美论、形式审美论等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功利性的价值观和艺术审美的价值观在社会变革与文学变革中的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由此构成了文学理论批评现代转型发展的曲折历程,造就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种种复杂形态。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解构与建构,其核心仍是文学价值观的问题,在政治功利主义的一元价值观被打破之后,原来被压抑的表现主义与审美主义,还有闲适主义乃至消费主义等种种文学价值观都兴旺起来了,由此带来了多元探索的局面,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活跃与迷乱都表现于此。

  当前,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所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的重新建构。为此,要着重注意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当代文学观念、尤其是价值观的定位问题,这是建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的轴心,理论界提出“新理性精神论”、“新人文精神论”等,显示了这样一种努力的趋向;二是建构的理论资源问题,即以什么样的理论资源来建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形态,理论界进行的“西方文论中国化”、“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等的争论,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叁是建构的现实基础问题,在当今全球化与我国现代化交织互动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和文学形态都是充分多元化的,是以审美性的文学现实为基础,还是以大众化的文学现实为基础来建构,是当今理论界正在争论的一个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