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滇西抗战与华人文学创作现象研究

——《滇西抗战与华人文学创作现象研究》成果介绍

2011年05月15日16:48

  云南师范大学禹志云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西抗战与华人文学创作现象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5齿窜奥003),最终成果为专着《天鉴——滇西抗战与华人文学创作现象》(题目暂定)。课题组成员有:李小刚、谭超、周华、刘丽辉、樊华、刘连杰、何颖、牛凌燕。

  这项成果立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将六十多年来世界范围内围绕滇西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出现的“全球华人”(指居住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旅居其他国家的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人们——广义的“华人”概念)的文学创作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成果提出“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现象”是指:与抗日战争期间滇西抗战历史事件相关的一切华人文学创作现象。滇西抗战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成果的具体内容和重要观点

  1.对滇西抗战文学创作作了阶段上的划分

  成果将滇西抗战时间的上下限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滇西抗战自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至1945年1月光复腾冲、龙陵、芒市、畹町、瑞丽,将日寇完全逐出滇西全境为止;狭义的滇西抗战以1942年5月云南滇西怒江以西大片国土沦陷至1945年1月将日寇完全驱逐出滇西国土为止。基于这样的界定,研究将滇西抗战文学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滇西抗战时期和后滇西抗战时期。

  滇西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内容集中在五个方面:修筑滇缅公路时期的作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期间的作品、西南联大作家群的作品、滇西沦陷区的作品、滇西反攻至日本投降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贯穿滇西抗战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宣传作用、教育作用和史料留存作用;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民间故事、传说和戏剧文学等;这一时期作品内容丰富,表现了滇西人民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辛和牺牲、滇西抗战具体的战斗场面、社会生活和作者的内心情感、滇西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抗战、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西南联大学生从军的史实、日军慰安妇的现象等;这一时期的创作手法多样,有现实主义作品、有浪漫主义作品、现代主义、还有自然主义作品。

  后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现象可以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5年日本投降至1949年全国解放期间。突出特点是表现内容丰富,开始有了全景式和大篇幅表现滇西抗战的作品,创作目的偏重于树碑立传和歌功颂德,淡化了鼓动和激励的成分。作者中主要是直接参与滇西抗战的军人和文人,他们真实地记述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了历史事件和战争场面,其创作不仅有文学的意义,也有史料的价值。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1980年前后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的沉寂时期。由于大陆和台湾都以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检视抗日战争,强化了在这场战争中的政党性,弱化了战争中的民族性。更由于大陆和台湾都对滇西抗战讳莫如深,导致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出版物极为鲜见,仅限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大陆、台湾和东南亚国家的创作则多为手稿。第叁阶段是1980年前后至今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纪元,台湾也出现解禁的新动向,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认识和重新认识,评价和重新评价的现象,在海峡两岸引起一波又一波的震荡。在这些震荡中,滇西抗战文学创作在大陆和台湾逐渐登堂入室。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美、法、日等国的华人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文学、戏剧、民间传说、回忆录、专题纪念活动的歌舞台本和音乐剧等文学形式层出不穷。内容涵盖面极广,作品不胜枚举。

  2.全面分析了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现象的特色

  围绕滇西抗战这一历史事件,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创作现象。具体体现在:

  一是主题鲜明,充满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现象,无论何种体裁,都以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写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坚强决心和意志为主旨,从不同层面彰显了民族精神。

  二是作者众多,作品数量惊人。作者中有文人作家。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呐喊,传达着对祖国前途无尽的忧思。他们用创作活动推动抗战事业,又促进了云南文学创作的繁荣;作者中有乡土作者。他们用自己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记述了作者家乡滇西那段惨烈的抗战历史;作者中有直接参战的军人。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审视那场战争,传达了强烈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感情;作者中有抢修公路、支援前线的民工和当地老百姓。很多民间流传的歌谣和故事传说大都出自这些民间作者之手。他们的这类作品没有确切的作者,也没有准确的创作时间,但是大量的口头文学作品,有民歌、故事等文学形式,一经某地或某人口传,便立即在滇西各地传诵开来,它以独特的方式丰富了滇西抗战文学创作。作者中有国共两党政要和国民政府地方行政官员。他们有的为牺牲在缅甸的中国军人写下挽诗,有的在滇西抗战期间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作者中有旅居海外的华人,他们从战争开始至今,都以自己特殊的视角记述那场战争,传达心灵的创伤,有的作品甚至至今还是未刊手稿。滇西抗战文学作品的数量也是惊人的。作品中诗歌数量最多,居于创作的作品之首,主要集中在滇西抗战时期。小说次之,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滇西抗战结束后至今。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影视文学作品和网络文学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滇西抗战文学创作。

  叁是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体裁看,囊括了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过的大部分文学样式,如诗歌、小说、民间故事和传说、散文、报告文学、杂文、戏剧、楹联、连环画册、影视文学、网络文学作品、电子游戏文本等。仅以诗歌为例,就有格律诗、自由诗、歌谣诗、散文诗、楹联诗等,还有部分词作。作品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有展现战争场面的作品,也有反思战争的作品;既有反映军人生活的作品,也有表现民众支援抗战的作品;既有表达游子思乡感情之作,也有反映战争期间参战军人复杂心理的作品;还有展示战争中特殊群体——日军慰安妇及其生存状况的作品……。

  四是创作方法多样,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创作成就较高。滇西抗战文学的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自然主义,但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主要有回忆录、书信体散文、人物传记等纪实性作品,其特点是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事件,记录了社会生活,记录了作者或当事人在战争期间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和历史感。

  在滇西抗战文学创作中,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取得了较高成就。穆旦和杜运燮都曾参加中国远征军被派往缅甸、印度,参与了印度兰木伽的整训和缅甸的大反攻,他们用现代主义创作的诗歌中的一部分就是反映滇西抗战内容。

  二、滇西抗战与华人文学创作现象研究的独特之处

  1.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现象本身是特殊的。它表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滇西各族人民与中国远征军共同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融会了云南交通(含修筑滇缅公路、驼峰航线、打通中印公路等)、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战火中的飞虎队、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西南联大学生投笔从戎、滇西沦陷、怒江对峙、中国驻印军蓝姆伽整训、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中国远征军怒江大反攻、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失地等历史事件,既是对历史的再现,也是作者心理历程的展示。研究正是在探究滇西抗战这一重大历史背景的过程中展开的。

  2.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现象的时间跨度是特殊的。研究的时间跨度较长,包含了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到现阶段的与滇西抗战有关的文学创作现象;

  3.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现象的作者是特殊的。笔者界定的“华人”范畴,使得研究滇西抗战文学创作现象中的作者与其他的抗战文学的作者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是作者身份的不同,二是作者所处的地域不同,叁是创作的时间不同。

  叁、成果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第一,系统地将研究滇西抗战文学现象的历史价值以及对滇西抗战历史的认识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走进那段历史,了解与那段历史有关的全球华人创作现象,并能够在研究中通过把握文学的特性,认识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理性的高度实现一种历史的跨越——对于滇西抗战华人文学创作现象的研究无疑是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种肯定的价值判断——这是系统研究实现的突破和跨越。也为读者认识历史的文学和了解滇西抗战华人文学的历史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

  第二,西方史家、文学家把持解释历史的话语权,往往淡化甚至抹杀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为惨烈、战争动员最为广泛、战争进程最具全局性的中日战场。滇西抗战期间出现的文学作品以及新世纪表现滇西抗战的文学作品,用形象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那一段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历史,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和归纳,可以为史学界提供认识历史的资料,输出认识历史的思路。希望通过这类研究,让中华民族公平公正地认识和评价这段历史,让国际社会公平公正地看待中华民族在中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第叁,有利于第叁次国共合作和平统一台湾的大业。滇西抗战的胜利是在国民政府主导下,中国远征军和滇西人民、云南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国际社会支持的结果。我们历史地、客观地评价滇西抗战,有可能使国共两党在很多问题上达成新的共识,有利于促进国共两党的第叁次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