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贺仲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之研究》(批准号为05颁窜奥01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民占社会人口的大多数,农民文化则与传统文化保持着既有张力又相和谐的复杂关系。20世纪中国在政治上进行的是以农民为中心的革命运动,在经济和文化上则是走出传统农业社会的现代化运动。可以说,农民和乡村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社会的现实状貌,乡村文化的变迁也代表着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新文学以启蒙为基本任务,以“平民文学”为创作目标,自然与农民群众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农民生活及其文化发生着复杂的关系。由于政治和文化现实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多元的,内在包含着张力的因素。探悉这一关系,对于了解新文学的深层发展状况,总结其成就和缺陷,对于了解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复杂的文化和生活现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成果包括绪论和五章内容:
绪论主要是对新文学和农民关系作宏观考察。首先,它系统地梳理了新文学发展历史中与农民关系几个相和谐的时期,剖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及缺陷。其次,对新文学与农民关系作了理性的深入分析,透析了它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层背景。最后,对新文学与农民关系所涉及到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作了全面的阐释,并对其未来作了必要的展望。
正文第一和第二章考察了中国新文学对农民生活世界和农民文化的书写状况。这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也可以看作是新文学与农民关系最直观的体现。第一章侧重从外在角度考察新文学对农民的书写状况。主要选择了新文学对叁十年代乡村灾害、四五十年代土地改革运动、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八十年代的乡村改革等四个有代表性的农民运动(生活),考察了新文学对它们的书写状况。通过对这些书写的全面梳理和分析,适当联系这些农民运动(生活)在社会学视野中的真实状况,探讨了这些创作的得与失,并对相关文学史评价进行了深刻反思。
第二章侧重从内在精神方面考察新文学对农民的书写情况。分别考察了新文学中的农民人物形象、农民土地意识、宗教意识、农民历史意识以及“乡村生态世界”等问题,考察了这些比较深层的农民精神在新文学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状况,并结合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文化背景材料,对之作出了一定的价值评判。这些书写当中体现了新文学作家在表达农民生活世界中做出的努力,但也受到不同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影响,从而局限了创作深度和成就。
第叁章从精神层面论述了农民文化对新文学作家的影响。主要以赵树理、孙犁、张炜、莫言四位作家为例,以个案的方式,考察了乡村生活记忆和农民文化对不同作家产生的复杂影响,其中既考虑了时代变化的因素,更注意了作家的代表性意义;既考察了乡村生活的影响在作家创作上留下的印记,关注其复杂性和个性特点,又寓含着内在的比较意味,其中包含着明确的价值评判。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思考了新文学作家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好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以何种立场进行创作的问题。
第四章论述了农民文化和农民文学对新文学形式上的影响。这是一种深层影响,或者说是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的一种深层体现。分别选择了诗歌、小说两种体裁,以及语言和小说叙事的不同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前叁个方面以典型论述的方式,阐释了在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农民文学和农民文化如何对新文学创作构成影响,后一方面则采用全面论述的方式,阐释不同时期农民文化和农民文学的地位变迁对新文学乡村书写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论述农民地位与新文学书写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五章对新文学在解决农民关系问题上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了深入分析。选择的分析样本主要是以乡村生活为书写对象的“乡土文学”。首先,对乡土文学发展中的“现代性”和“大众化”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思考,指出“现代性”和“大众化”问题是乡土文学作家们寻求解决与农民关系问题的重要手段,作家们做出了多种探索,但仍然存在内在的悖论和困境,有待进一步思考。其次,对乡土文学创作的内在精神困境作了剖析,主要从作家主体、乡村叙述等几个方面作了深入的梳理,试图寻求这些书写背后存在困境的答案。最后,以《平凡的世界》为个案,展示了新文学如何与农民接受之间存在着冲突,以及思考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结论部分主要结合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乡村社会和生活有了大的改变,试图从未来指向上阐释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的意义,进一步阐释了对这一关系研究的重要性。
该成果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在新文学近百年的历史中,不同时期的作家们大量书写了农民和乡村运动,反映了广阔的乡村现实和多方面的农民生活,形成了“乡土文学”这一文学类型,创造了独特的审美风格,产生了众多有成就的作家作品,是新文学中有突出成就的一部分。但是,这一创作在不同时期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局限了其创作成就。同样,文学研究界对这一创作的评价中也存在着比较普遍而突出的非文学色彩。要真正深入地认识新文学与农民关系,首先需要深入审视这些文学作品,需要从文学本身出发。这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反思和深入研究。
第二,新文学与农民之间存在着明显而突出的接受困境,它既体现了新文学与农民关系上的尴尬,更折射出长期困扰新文学发展的“大众化”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在本土化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对农民(大众)的现实问题作出切实的关注,对中国传统审美习惯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借鉴。其次,应该以适当引导的方式进行创作,不能简单地迎合农民趣味,应该在关注其接受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其水平的提高。新文学的接受问题关系到其未来发展,是一个长期地、艰巨的、但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叁,农民及其文化与新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应该作复杂的深度分析。以往的文学研究一般只关注新文学对农民的书写和影响,谈新文学的现代文化对农民的启蒙和教育,却很少人注意到农民及其文化对新文学的影响。事实上,不只是新文学在影响着农民,农民也在深层次地、多方面地影响着新文学,它们是一种互动关系。这其中既有作家深层精神世界的,也有文学本身的(如语言、叙事方式等)。对农民于新文学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应该作深入客观的分析,需要反思新文学传统的知识分子启蒙立场,应该回到文学本身来进行思考。
第四,许多新文学作家在精神上受到乡村生活记忆以及农民文化的影响,并表现在创作上。出身于乡村、与乡村文化有复杂精神联系的作家,往往拥有对乡村的爱和关注,是新文学最主要的乡村书写者,也普遍形成了有特色的创作风格。但是,这也使他们很容易陷身于复杂的文化冲突中。20世纪的文化整体是现代性方向,与乡村文化所代表的传统农业文明形成尖锐的冲突。在现代文化面前,作家们很容易陷入情感与理性的复杂矛盾,并存在着自卑与自恋相结合的心理困境,在文化选择上也容易陷入困惑中,既造成其创作风格的特别,又影响其创作的进一步超越。
第五,新文学与农民的关系问题直接联系到新文学的民族化与本土化问题。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群体,其生存和精神深层次地联系着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它和新文学的关系也直接与民族化问题相沟通。新文学要真正实现与农民的和谐,需要从本土化和民族化方面来考虑问题,同样,只有解决了民族化和本土化的问题,新文学才能说是真正走向了成熟,才能实现真正的辉煌。因此,对新文学与农民问题思考的深化,将促进对新文学精神和发展问题的认识。
该成果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对农村社会的文化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成果认为,在当前的文化转型中,不能简单地以外来文化来取代乡村文化,应该重视乡土文化的现实价值,包括其道德文化的价值;同时,乡村文化是本土文化,与乡村生活有着深层的精神联系,它应该成为外来文化转化和移植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具有重要的过滤作用。该成果对当前的乡村题材文学创作和研究也能有所启迪。成果认为,文艺工作者要真正表现农村,取得好的创作成绩,就要深入乡村,体会乡村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受乡村生活的真切之处。作为文学研究,应该充分关注乡村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立足于文学自身来评判文学。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