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研究

——《&濒迟;二十四诗品&驳迟;的诗歌美学》成果介绍

2011年05月15日16:48

  云南大学张国庆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濒迟;二十四诗品&驳迟;的诗歌美学》(批准号为02叠窜奥015),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冯良方、蒋永文、孙兴义。

  署名司空图(晚唐人)的《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是中国美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它由有着丰富美学意涵的二十四个品目亦即二十四首短诗组成。该成果分十一章对它的各个品目以及整个美学体系进行探讨。

  第一章“雄浑——至大至刚”,讨论《诗品》开篇第一品《雄浑》。雄浑是中国文学艺术历来所褒扬的阳刚之美的一个典型的特定类型。《雄浑》品在吸取古代雄浑思想的主要精神和概括历来文学作品中雄浑之作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雄浑”概念,并赋予了这一概念以丰富的理论内涵,从而使“雄浑”成了中国美学史上为数不很多的理论构建得相当完满的重要范畴之一。《雄浑》揭示出了“雄浑”的叁个重要特征:空间的无限大、力量的绝对大和视觉上的朦胧模糊。从这叁个重要特征来看,雄浑与西方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崇高”是非常相似的。

  第二章“冲淡——至柔至美”,讨论《诗品》的第二品《冲淡》。冲淡是中国历来受到推崇的阴柔之美的一个典型的特定类型。《冲淡》所揭示的冲淡诗风的基本特征是:其表层,和柔明朗,轻逸灵动,洋溢着诗人脱俗而不超尘的对现实和艺术执着的审美精神;其深层,蕴涵着由恬淡平和的个体人格之美与淡和的大自然之美有机融合而生出的醇厚无尽之美。冲淡诗风和《冲淡》品与陶渊明诗风有着密切联系。

  第叁章“壮美——《诗品》高扬的风格美大旗”,讨论突出标举阳刚之美并与李白诗风明显相关的《豪放》、《劲健》两品,进而结合《雄浑》等品总说《诗品》之壮美论。壮美是《诗品》高举的诗歌风格美的一面大旗,《诗品》壮美论极具理论开创性,它与西方崇高论颇多相似;但在结合文艺实践进行理论探究方面,《诗品》壮美论更深入、更细致、更丰富,达到了更高的理论高度,这是对世界美学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重要贡献。

  第四章“秀美——《诗品》高扬的又一面风格美大旗”,考察突出标举阴柔之美并与王维、孟浩然诗风关系密切的《纤秾》、《绮丽》和《典雅》、《清奇》四品,进而又结合《诗品》涉及秀美风格的多个品目而总说《诗品》秀美论。《诗品》秀美论同样极具理论开创性,它与西方优美论亦颇为相似,但同样是在结合文学实践进行理论探究方面,《诗品》秀美论更深入、更细致、更丰富,也达到了更高的理论高度,这同样是对世界美学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重要贡献。本章最后根据《诗品》壮美论和秀美论而提出一个观点: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美学缺乏对壮美和秀美的“体系式”研究,这一认识应当改变,因为《诗品》对壮美和秀美的研究明显属于“体系式”研究,其所表现出的“体系”性毫不逊色于表达着崇高、优美之美学思想的西方传统美学。

  第五章“阴阳和合——《诗品》中的再一类风格美”,对《诗品》所标示的诗歌艺术风格中的“阴阳和合”之美进行讨论,选取的样本是《飘逸》和《沉着》。此种“阴阳和合”之美的主要特征在于:具体的诗歌风格中,虽倚阳而阳刚色彩并不十分突出,虽倚阴而其中又有着不可忽视的阳刚因素。

  第六章“旷达——超越人生忧困的自由审美”,讨论《旷达》品。就《旷达》品来看,旷达即人在面对人生诸多困境时,以旷放通达的胸襟态度超越之,转而进入一种审美化的人生,在对美的自由观赏中优游卒岁。以此精神入诗,即呈现旷达诗风。《旷达》品所透露的生命意识,与汉末魏晋时人的生命意识、人生态度比较接近,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其余绪或回响。

  第七章“悲慨——中国罕见的悲剧型态和悲剧概念”,讨论《悲慨》品。《悲慨》所展开的,是一部人生与社会的悲慨(苦难)二重奏,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式冲突,是一幕近乎西方式的悲剧;而其所谓“悲慨”,既是一个显示着悲痛感慨(或悲凉慨惋)情调的风格概念,更是一个近乎“悲剧”的美学范畴。《悲慨》之悲剧的产生根源和依据很可能就是晚唐那一幕社会大悲剧和《诗品》署名作者司空图对它的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第八章“自然——从哲学到文学的历史追求”,讨论《诗品》推崇“自然”的美学旨趣,所选样本是《自然》、《疏野》、《实境》叁品。指出在《诗品》中,“自然”不仅独为一品,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学精神大有贯穿诸品之势。

  第九章“乘之愈往,识之愈真——深叩诗歌艺术之精微”,对《诗品》中偏重于探讨诗歌创造中的艺术要求、手法、技法等方面问题的《精神》、《形容》、《缜密》、《含蓄》和《委曲》等五品作巡礼式的观览。

  第十章“违俗向道内在超越——贯穿《诗品》的重要精神”,主要通过考察《超诣》、《高古》、《洗炼》叁品并联系“超越”文化理论和整部《诗品》,来讨论《诗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指向——违俗向道、内在超越。违俗向道、超越向美,全力倡扬、探究和呈现那与高洁自由的人格精神紧密相联的美和审美的丰富多彩的样态或境界,正是《诗品》诗歌美学突出的整体美学特质和文化特质。《诗品》是同时体现着中国文化内在超越和注重审美两大特质的一个典型样本。

  第十一章“天枢地轴来往千载——《诗品》美学体系的结构”,结合《诗品》最后一品《流动》来集中探讨《诗品》的理论体系问题。《诗品》从整体结构到贯穿其间的“流动”精神,均与《周易》高度相似。《诗品》作者将《周易》的结构和精神引入诗歌世界极力加以模仿强调,有着十分重要而丰富的美学意义,同时也使《诗品》形成了严整的理论体系、理论结构。此体系、结构体现着中国古代先哲的特定的宇宙意识和哲学观念,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美学内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诗品》的美学造诣、贡献、地位均极高。首先,《诗品》的艺术风格论在中国古代美学对文学艺术风格研究领域中,堪称独步。其次,《诗品》对古代美学范畴的颇具广度和深度的开创性理论建构,使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美学中的一系列现象、概念、范畴得到了很好的或进一步的理论升华,明显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美学的范畴宝库。再次,《诗品》的超越精神既是一种文化精神,也是一种美学精神,它实际上对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和积淀而形成的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特有的文化观、审美观或美学观,做出了非常集中、深刻、充分的表达。最后,《诗品》还是中国美学史上体系性着作的杰出代表。就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包括文学理论)来看,具有十分严整的理论体系的着作,当首推《文心雕龙》和《诗品》。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美学、文学理论体系性着作的杰出代表。如果主要从理论蕴涵、深度、构架和体系等方面而不是仅仅从文字篇幅方面着眼的话,完全可以说,《诗品》同样是一部“体大虑周”、“体大思精”的理论巨制。

  中国美学对艺术风格研究的成就在世界美学中是十分突出的,而《诗品》正是中国艺术风格研究中的翘楚,所以《诗品》不仅是中国美学的瑰宝,同样也是世界美学的瑰宝。近年来,学者们已给予了《诗品》以越来越高的评价,相信随着研究和认识的全面深入,学术界最终会得出的对《诗品》的总体评价。自清代至今,《诗品》研究渐成显学,有关《诗品》的着作已有近叁十部之多,然而至今尚无一部专门从诗歌美学角度予以全面研究的着作。该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诗品》研究中的这一不足。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