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西方美学范畴史研究

——《西方美学范畴史》成果介绍

2011年05月15日16:48

  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美学范畴史》(批准号为01叠窜奥01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刘泽民、刘旭光、张宝贵、陆扬、王建疆、潘立勇、张旭曙、何林军、寇鹏程。

  《西方美学范畴史》由叁卷组成,比较全面地梳理了26个(组)西方美学范畴。成果中对每个范畴先作一个简要的概述,或者对其基本含义进行初步的考察,然后结合社会思想文化语境的变化,以主要篇幅对每个范畴的源起、发展和演变,进行历史的梳理和勾勒,以便充分体现“范畴史”的主旨。第一卷主要研究与梳理存在、自然、自由、实践、感性、理性、经验、语言等8个哲学基础性范畴,它们都是审美活动和美学学科得以展开的哲学基础。第二卷主要研究与梳理艺术、美、形式、情感、趣味、和谐、游戏、审美教育等8个构成审美活动和美学学科系统的主干范畴。第叁卷着重研究与梳理再现、表现与呈现、优美、崇高、悲剧与悲剧性、喜剧与喜剧性、古典与浪漫、象征、丑、荒诞、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10个(组)具体的审美范畴。从形而上的本源到形而下的具体形态,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以范畴的方式得以揭示,以上范畴就以审美活动为中心建构起整个美学的“大厦”。



  《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一卷中的8个范畴虽然已经超出了“美学范畴”这个“小圈子”,但这些范畴必须在美学领域中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们是构成美学的哲学根基。从审美活动的角度来说,审美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主体对于直观的客体进行以获得愉悦为目的观照活动,审美活动在西方文化的开端处就具有一种形而上学倾向,它产生于对世界与人生的总体性把握之中,它既源自人对世界的认识,也体现着人对世界的要求。这样审美活动就不是单纯的娱乐问题,而是对于人的理想,对于世界的本然或理想状态问题,因而对世界的存在与人的存在的认识与要求就变成了审美活动得以可能的源泉问题。在审美活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美的存在问题、艺术的存在问题、审美主体的存在问题、审美对象的存在状态问题,就成为解决美学主要问题的主要依据,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形而上学家往往会对美学做出杰出贡献的重要原因。所以,形而上学的主导概念——存在,就成为美学不可或缺的主要范畴,更何况美学曾经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西方哲学最高的概念就是存在,美学是不可能绕过存在而另立根基的。与存在直接相关而且与美学理论关系更加密切的自然范畴于是也必然进入本成果考察的范围。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来说,需要对审美活动的两个部分:人与世界,进行逻辑的区分。在这种区分中,研究认为“实践”使二者彰显出来,也就是说使这种区分得以可能的条件。在实践中,人作为人出现,而世界作为人的世界出现,因此实践概念应是考虑哲学与美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虽然实践是人的生活与创造性活动,但正是实践使人成其为人,使世界与人发生关系。这样,实践就构成了人类所有活动的最高统一性,审美活动作为实践活动的一种,它的性质与条件必然取决于实践的性质与要求。所以,从审美活动的角度来理解美学,就必须看到实践对于美学的决定性意义,这不单单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要求,也是理解审美活动以及审美活动的诸环节及其最终目的理论需要。因此,该成果把实践列为美学的源范畴之一。

  在实践上,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者自身的分析与审美活动之对象的分析,构成了美学在各个环节上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无非是对人的分析与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的分析必将落实到对人的实践能力的分析之上,这些能力就是理性、感性、经验,它们是构成实践活动的必要能力,也是进行审美活动的主要能力。而且,由于美学脱胎于理性主义时代的感性学,因此理性、感性、经验(审美经验)就成为了美学的支柱型的范畴。就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人类对这种关系的最高要求就是自由,这种关系也构成了审美活动的终极目的,这种对自由的渴望贯穿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生存的自身、创造的自由、精神的自由、社会最后的自由状态,这既是实践活动的理想,也是审美活动的理想,它贯穿审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此,什么是自由,本身就是一个美学问题。

  随着语言哲学在西方现代哲学中的显学地位,审美经验的言说问题,语言对审美活动的意义问题,就成为不可回避、意义重大的问题。



  《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由艺术、美、形式、情感、趣味、和谐、游戏、审美教育8个范畴构成。这些范畴可以说是构成了美学之主干的范畴,表现了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它关注的对象主要是美、艺术,就一般对象而言,它的首要着眼点是形式。这种审美活动又是以情感与趣味为指向的,它们既是审美活动的起点之一,也是审美活动的结果之一。审美活动就其本身的起源与性质来说,它与游戏具有本质上与结构上的相通性;就审美活动自身的存在状态而言,和谐是它的最高状态(尽管我们还可以从超越审美活动的更高层面上理解和谐);审美教育则是审美活动的最后归宿,是审美活动的现实性的体现。这8个范畴可以说涵盖了审美活动的主要方面和根本特性,对这些范畴的历史性解说,基本上(不是全部)构成了对审美活动的历史性解说,不了解这8个范畴的内涵,就不可能对美学与审美活动有整体性的认识。



  《西方美学范畴史》第叁卷由再现、表现与呈现、优美、崇高、悲剧与悲剧性、喜剧与喜剧性、古典与浪漫、象征、丑、荒诞、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10个(组)范畴构成。它们是审美活动在微观层面上的问题,是在审美活动中对象如何向主体显现出来以及对于美和艺术的形态与风格问题。再现、表现与呈现既要揭示审美主体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维路向,又要说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如何显现出来的方式方法问题,这决定着审美活动的结果。对这叁个范畴的历史性理解决定着审美对象应当是什么以及如何获得审美对象。象征范畴实质上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回答。悲剧、喜剧、优美、崇高、丑、荒诞这些范畴,是西方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长期审美实践活动基础上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最基本的审美形态,也是对这些审美形态的分类与规定,这些范畴本身又具有历史性的发展,不同时代人们对它们有不同的规定与理解。古典与浪漫、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则是对艺术以至审美活动的风格、样式和审美范式的描述,它们在美学史上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将继续发生影响。原则、方法、形态、风格和范式都是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具体展开,也是美学理论所必须面对而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所以它们理应在美学范畴中占有一席之地。



  该成果是一部规模比较大、内容比较完整的西方美学范畴史专著,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首先,在各卷范畴的提炼、选择和总体安排上有创意。该成果是从审美活动和美学学科这两个核心基点出发来选择和安排各卷的范畴系统的。这一尺度的确定,是基于研究所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的美学基本观点,那就是把审美活动,而不是把寻找美的本质看作美学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这不但对于美学范畴史的构建,而且对于美学学科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其次,在方法论上坚持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逻辑引领历史,以历史贯穿逻辑。它是从理论、逻辑层次上对西方美学史作出新的梳理、概括和提升,比较充分地突出了范畴“史”的特点,对每个范畴的叙述都把重点放在历史的梳理和勾勒上,贯穿着鲜明的历史线索。在每个范畴的历史勾勒中,还注意揭示其思想史、哲学史背景,使成果的历史感更强,把各个范畴在历史上发生和真正成为美学范畴的时间作为次序排列的重要依据,比如第一卷将存在范畴放在第一,语言范畴放在最后,第叁卷悲剧、喜剧、优美、崇高在先,丑、荒诞在后。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