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文学院欧阳友权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6叠窜奥00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蓝爱国、禹建湘、龚举善、李炜。
随着网络、手机和各种数码终端的日渐普及,数字媒介对文学艺术的切入程度不断加强,新媒体艺术的彰显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面对迅速崛起却又良莠并存的数字化新媒介艺术,迫切需要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研究的适时介入,以便给社会公众提供一些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型艺术的理论观念,也给迅猛发展的新媒体艺术以正确的引导。这项成果尝试从数字媒介语境变迁入手,探讨数字传媒技术下的文艺存在方式、文本形态、艺术主体、艺术生产方式、文艺价值取向、文艺消费、文艺学的边界拓展、新媒体文艺的意义和局限,以及新媒体文艺学的学理建设等,以图解答数字媒介文艺出现带来的新问题,为客观科学地认识新媒体艺术提供理论认知、观念支持和舆论引导。
一、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从学理上探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对我国当代文学艺术转型的巨大影响和强劲推力,首先需要廓清并剖析这一历史性转型在文艺学各逻辑层面的具体呈现,这主要包括:
数字媒介与文艺语境的变迁。数字化技术媒介改变了时代的文艺生态,带来了文学艺术从存在方式到传播体制、从艺术生产到文艺观念的深刻转型,通过艺术的生存背景和表意体制两个核心层面,让文艺语境建构在新媒介的技术平台之上,并基于置换艺术审美之点、对文学性的祛魅与返魅以及对艺术经典观念的消解这叁个维度,让文艺转型由技术可能变为艺术现实,最终以图像符号生产方式改变艺术思维范式。
数字技术与文艺存在方式转型。数字媒介让艺术存在方式呈现为软载体艺术赋型,如从原子到比特、从书页到网页、从独体到链接;以此构成网络化的存在形态和虚拟现实的艺术表意模式,于是,艺术从“物质性”存在走向“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文艺的文本形态。技术传媒消弭了传统文类的界限,原有的文学艺术形态在延伸和裂变,新的文本在不断滋生并蔚为壮观,网络文学、互联网艺术(网络绘画、网络戏剧、网络恶搞、博客文学)、数字影视、手机媒体艺术、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码摄影与贰媒广告等,让艺术家族添加了新的文类样态和文本形态。
数字媒介下的艺术主体解读。互联网的平等交互和自由共享的特性改变了艺术主体的审美动因,变换了人与世界之间原初的艺术审美关系,使“主客分立”下的艺术主体性发展为虚拟现实中的主体间性,由此重新确证创作主体的艺术身份,具体呈现为民间话语权的“草根情结”和在场的感性修辞学。
传媒技术下的艺术生产变迁。新媒介带给艺术生产体制以“格式化”的巨大变革,艺术创造中的高科技含量日益增多,艺术生产手段的技术性修辞、文本叙事的数字化语法和文体构型的开放式路向,成为数字媒介艺术生产的新变数。
数字化文艺的价值重构。数字化文艺的表意方式和表征内容中已经全方位渗透了技术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通过原有的审美价值链和对这种价值链的技术更新,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体系。尽管数字化文艺以“自娱娱人”和“消费意识形态”作为技术空间的行为时尚,但它最终还是离不开人类赋予艺术的人文性底色,其价值体系的根脉仍然是艺术逻辑原点必须拥有的人文关怀。
数字化时代的文艺消费转轨。数字媒介以超时空的无障碍传播、实时的互动传播和推拉并举的能动传播,成就了新媒体艺术无远弗届的传播方式,而技术审美的视觉消费,以及这种消费的后现代文化逻辑,蕴含着消费意识形态的文化表征。
数字媒介下的文艺学边界嬗变。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从现实形态向理论形态的转型,或曰从存在方式向存在本体的“元问题”转型,在理论的逻辑上延伸出了两个思维的“出口”:一是文艺学的边界位移与内涵嬗变,另一个是新媒体文艺的产业化策略,它们共同构成了数字化文艺学转型的理论话题和现实路向,其所体现的则是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渐进式协调与同步。
新媒体文艺的反思与建设问题。把握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需要切入新媒体艺术现场,理性反思新媒体文艺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廓清它的未来走向,以建构新媒体文艺的学理形态。
二、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当今我国的文学艺术所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媒体文学现场,探讨21世纪的文艺学,需要切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的技术语境,廓清媒体变革对文艺的深刻影响,系统考辨这种转型的具体内涵、基本特征和表现方式,在与传统文艺的比较分析中,揭示文艺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这项成果力图在描述数字媒介文艺变迁的过程中,总结其规律,探询其意义与局限,从而为建设面向21世纪的文艺学当代形态提供理论资源,也为建构数字化文艺学基本理论开辟道路。这样的探讨开拓了一个文艺学的新领域,具有“筚路
蓝缕,以启山林”的创新意义:
首先,它揭示的是数字技术传媒时代文艺转型的重大理论问题。成果提出,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媒介,用不可抗拒的技术力量引发了当代中国文艺的转型,又约束和限定了这一转型的内涵,为文艺的历史演变扮演了“消解”和“启蒙”的双重角色。新媒介使文艺的审美构成、表意体制和时空观念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对文艺传统的赓续造成观念异化。这一转型对当今中国文艺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媒介和技术层面,而关涉到文学的生存与走向,因而需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研究。由新媒介引发的文艺历史性转型警示我们:新世纪的中国文艺发展仍需秉持人文性的精神原点,通过调控引导和主体自律改善艺术对技术的依赖,使数字媒介对传统的挑战变成文艺获得新生的契机,让新媒介成为新世纪中国文艺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有效资源。
其次,这项成果深入论析了数字媒介下文艺历史性转型的基本内容和转型方式。按照论题设计,研究者分别从数字媒介文化语境、文艺存在方式、艺术文本形态、创作主体间性身份、艺术生产方式变迁、艺术价值形态重构、文艺消费转轨、文艺学的边界位移与内涵嬗变,以及新媒体文艺的反思和新媒体文艺学建设等九个方面,剖析数字技术传媒带来的文艺转型的特征、规律及其所涉及的问题,描述了这些理论侧面内容与方式,其中的一些观点具有学术原创性。
再次,这项成果切近新媒体文艺现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范畴和文艺观念。研究者从数字媒介艺术创作实践出发,提炼出一些切近对象的观念范畴和理论观点,如“比特叙事”、“软载体赋型”、“符号表意体制”、“民间话语权回归”、“感性话语修辞”、“字思维”与“词思维”、“在线行为美学”、“自娱娱人的功能模式”、“消费意识形态的文艺表达”、“网络后现代话语逻辑”、“虚拟真实的自由本性”、“网络主体间性”、“网络祛魅与返魅”、“学科表征域变化”、“学理原点技术逻辑置换”、“技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技术性”,等等,这些范畴和观念较好的表达了新媒体文艺学的学科内涵。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项成果的理论价值正在于,将数字媒介文艺现象推向学术前沿,对一种新型文艺形态进行基础学理探讨,开辟了互联网时代一个全新的文论领域,所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为创建新媒体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这项成果是对传统文艺学研究的学术拓展,有利于理论研究贴近文艺发展实际获得学理更新。其现实意义则在于,有助于使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文艺现象获得理论解释和规范引导。成果中有对新型传媒艺术的哲学文化审视和文艺美学阐析,也有立足具体作品、具体现象细致入微的解读;既辩证检视数字媒介带来的文艺存在方式和艺术观念的种种改变,又冷静分析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缺陷,发现其生长的可能性空间,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数字媒介文艺,把握其特征与规律,引导新世纪文艺健康发展和快速繁荣。
这项成果研究的是数字媒介时代极具影响力却又引起广泛争议的新媒体文艺现象,研究者率先将这一全新领域推向学术前沿,从基础学理的视角进行了较为绵密的思辨式考察,是目前国内较早从基本学理上研究数字媒介文艺的原创性成果,通过对前沿问题的理论解答而获得了学术表意的创新性,有助于传统文艺理论贴近实际实现理论更新,进而创建数字媒体文艺学形态。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