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范大灿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编德国文学史》(项目批准号为96础奥奥003),最终成果为专着《德国文学史》。课题组成员有:安书祉、任卫东、刘慧儒、韩耀成、李昌珂。
这项成果是一部系统论述德国文学历史的着作,它把德国文学从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两德统一的发展变化视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每个文学时期、每个流派都是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个作家、每部作品都是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点。因此,它不是简单地、就像某些所谓的“文学史”那样按编年史的方式讲述一个个作家以及一部部作品,而是着重讲述德国文学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各个文学时期是如何衔接的,各种流派和各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历史渊源和历史作用,进而说明它们与它们之前和之后出现的文学流派以及作家和作品的历史关系。
这项成果共分五卷,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卷讲的是古代日耳曼文学、僧侣文学、骑士—宫廷文学、早期市民文学和17世纪巴洛克文学,厘清了德国文学从开始到17世纪末的发展脉络,介绍了每个时期的特点和重要作品,分析了上一个时期衰落和下一个时期兴起的各种原因。另外,也介绍了大量在中国还鲜为人知的文学事实和历史资料。
第二卷讲的是18世纪文学,包括启蒙文学、古典文学和晚年歌德。整个18世纪德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没有多大变化,不仅与英、法、意大利相比,就是与西班牙、荷兰等国相比也完全是一个落后国家。但是,在文化领域,18世纪却是德国飞速发展的世纪,不仅在哲学和音乐领域大师辈出,在文学领域也拥有了歌德和席勒这样世界级的大文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18世纪末德国在包括文学、哲学和音乐在内的文化领域站到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顶峰。因此,成果在第二卷中除翔实记载德国文学在18世纪从落后走向顶峰的发展历程外,重点还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政治保守、经济落后、社会封闭的国家,为什么文学能飞速发展,不仅摆脱了落后状态,而且还站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成果从不同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了分析并得出独到的结论。
第叁卷的内容包括浪漫文学,介于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之间的作家,比德迈耶文学,政治化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德国文坛占统治地位的是古典文学和浪漫文学。古典文学是启蒙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把启蒙精神推向极致,达到了完美程度,它是启蒙文学的顶点,同时也是启蒙文学的终点,它属于18世纪。与古典文学不同,浪漫文学虽然也与启蒙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不是沿着启蒙文学的道路前进,而是另辟蹊径。它要在德意志自己的历史基础上发展德意志文学,要将德意志文学扎根在德意志自己的历史土壤中。因此,浪漫文学不是启蒙文学的继续,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它属于19世纪。19世纪的德国与18世纪的德国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前者是震荡和剧变,后者是平静和停滞。拿破仑的入侵激发了德国人的爱国热情,德国人维护民族尊严的情绪空前高涨;受法国影响要求民主自由的革命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急速发展使人们更关心眼前的现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作家们追求的目标不再是把德意志建成一个文化民族,而是要建立民族文化;他们不再热衷于人性、精神、理念等形而上的追求,而是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因此,不论是比德迈耶文学对个人和家庭的关注,还是青年德意志要求社会变革的激情,抑或现实主义对市民生活的反映,它们尽管出发点不同,目标和风格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让社会现实和具体生活占据文学的主导地位。
第四卷的内容包括自然主义、世纪更迭时期的文学、表现主义文学、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学、第叁帝国时期的文学。1871年德国统一,经济和科学飞速发展,德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加剧,各种哲学、科学与文化思潮此起彼伏,长期形成的德国文学的传统观念和审美体系受到质疑,要求变革的呼声甚嚣尘上。于是,一批倾向革命的青年作家决心与传统决裂,革新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自然主义的出现意味着传统文学的终止,现代文学的开始。处在变革时代,变革者往往很快就成为被变革的对象,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就是遭受了这样的命运。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大约从1880年左右兴起,1891年就有人发表文章《超越自然主义》,到19世纪末比自然主义更具现代性的文学流派相继出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青年风格等等,一时成为德国文学中的主流。所以,如果说自然主义是德国文学从传统文学向现代性文学转变的开始,那么真正的现代性文学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各种流派。这些流派中影响最大的是表现主义,20世纪初德国的重要作家,或者就是这一派的代表,或者与它有这样那样的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除表现主义还继续发威外,还出现了新实际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纳粹统治时期大批作家流亡国外,形成了无与伦比的流亡文学,留在德国国内的作家既有为纳粹服务的作家,也有反纳粹的抵抗文学和从内心反对纳粹的“内心流亡”作家。
第五卷讲的是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德国的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被英美法苏四大国占领,后来分裂为两个德国,分属西方阵营和苏联阵营。因此,战后的德国文学也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之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20世纪60年代中都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学,拥有了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1990年两德统一,民主德国文学不复存在,但它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因而理所当然地在这部《德国文学史》中占有它应有的地位。
《德国文学史》为使自己成为一部真正的“历史”,特别注重文学现象产生的背景。这里的“背景”不光是指政治和经济的历史背景,而且还特别重视文化和心理背景,因为政治和经济往往是通过文化和心理因素影响文学的。成果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从哲学、科学、宗教以及文学市场、作家、读者与文学的关系来解说文学现象,把握文学演变的外在动因。
此外,这项成果对一些文学时期和文学流派(如启蒙文学、浪漫文学,所谓的“颓废文学”、纳粹统治下的德国国内的文学、民主德国文学等)以及一些作家(如莱辛、诺瓦利斯、海涅等)做出了不同以往的阐述和评价。例如,成果认为理性不是启蒙运动的唯一原则,启蒙运动也不是一场理性主义运动,理性主义只在一个短暂时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主流。德国启蒙运动就其总体而言,关注的是社会-道德问题,人的命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启蒙运动的核心问题。人的符合道德的行为,既要靠理性,也要靠情感。因此,启蒙运动追求的不仅是理性的启蒙,也追求情感的启蒙,总的倾向是追求理智和情感之间的平衡。由于各个作家在这两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德国启蒙运动内部充满矛盾,这些矛盾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逻辑的认识还是切身的体会,是理智还是直观,是共同利益还是个人满足,是理还是情,是道德律令还是自然冲动。这样,德国启蒙运动既包括传统的德国文学史所认为的分别以高特舍德和莱辛为代表的两个阶段,也包括传统的德国文学史所认为的“反启蒙”和“非启蒙”的文学流派,如罗珂珂、重情派和狂飙突进等。另外,长期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德国浪漫文学歌颂黑暗,向往中世纪,有的甚至认为它是反动的。成果认为这些结论既不符合事实,也缺乏科学根据。毫无疑问,德国浪漫文学是个复杂而又矛盾的文学现象。成果从“拿破仑与德国”、“复辟阶段”、“文化民族”、“从文化民族到民族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德国浪漫文学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并科学地确定了浪漫文学在德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国文学史》不仅新见迭出,而且资料丰富。这些资料不仅包括各个流派、各种文学形式的起源和演变、各个作家的基本情况和各种作品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对与特定时期的文学有关系的哲学观点、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此外,成果还用大量事实证明德国文学的一大特点:它是在不断接受(包括模仿)、消化、批判外来文学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对外来文学始终持引进、消化的开放态度,它才能立足于世界文学之林。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