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秦海鹰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文性问题研究》,于2000年立项,2003年8月结项。其最终成果形式为专着。
这项成果比较系统地清点和研读了以互文性概念为中心的多种文学理论着作和相关历史资料,探讨了作为当代西方文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互文性问题的缘起、流变、特征和意义。
一、互文性理论的演变轨迹和整体面貌。法国文论家克利斯特瓦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互文性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文本理论是互文性理论的最初形态。由于不同学者的不断阐释,这个概念经过了一个从广义到狭义、从模糊到精确、从后结构主义到开放的结构主义的奇特流变过程,大致呈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趋于对互文性概念做宽泛的解释,把它当作一个批判武器,这个意义上的互文性理论逐渐与美国的解构批评、文化研究、新历史主义相汇合;另一个方向趋于对互文性概念做精确的界定,使它成为一个描述工具,这个方向的理论建设集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法国。这项成果将上述两个基本走向分别称为解构的互文性和建构的互文性,并认为互文性理论发展的这两种可能已经包含在克利斯特瓦本人的定义和研究中。就其解构意义而言,互文性概念属于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范畴,与哲学上的解构论处于共生状态,其基本意图是在文学研究中突破结构主义方法的局限,把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他人话语等诸多外部因素当作文本重新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把文本看作是一个自身包含多种声音的意指过程,以此方式质疑文本的同一性、自足性和原创性。就其建构意义而言,互文性概念为修辞学、符号学和诗学范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工具,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更新了文学观念。它仍然关注文本中的异质因素,承认任何文本的写作和阅读都有赖于这个文本与其他文本的关系,但它所说的其他文本主要还是指文学作品和整个文学遗产,其理论意图不是消解意义,反对作者权威,而是以新的方式回答什么是文学性的问题,它希望在文际关系中,即在单一作品与文学“图书馆”的关系中把握文学运作的独特性。
二、几种主要的互文性理论的基本特征。在历史勾勒的基础上,这项成果分别对克利斯特瓦、巴尔特、热奈特、里法泰尔等人的互文性理论的基本特征、方法系统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析。克利斯特瓦的互文性从属于她的符号批判理论或她所说的符义分析学,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文本的异质性(引文性)、社会性和互动性;她不仅在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文本一词,而且把互文性定义为不同性质的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生成。巴尔特的互文思想的精髓在于崇尚阅读的乐趣和自由,他明确地把互文性的边界延伸到了读者一边,认为后人对前人的解读反过来构成并不断地构成前人文本的一部分,从而使建立在时间维度上的“渊源”和“影响”问题失去了意义;他用一种独特的“文本分析”方法代替了早期的“结构分析”,致力于倾听文本中的多重声音,“通过对代码的多重化来揭示处在互文性中的文本,使文本与语言的无限相连接”。里法泰尔把互文性定义为“读者对一部作品与其他先前的或后来的作品之间关系的感知”,并把这种感知看作是构成一部作品的文学性的基本因素;他的文学阅读理论根植于他的新文体学或文学符号学,其基本任务是考察互文性在文本中留下的、可供读者感知的异常痕迹。热奈特作为20世纪新诗学和形式批评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备的“跨文本性”研究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互文性虽然被限定在一个极窄的范围内,只是各种跨文本关系之一种,但他所考察的其他几种跨文本关系,尤其是派生关系(“次文本”)和邻近关系(“准文本”)其实也属于目前学术界所普遍认同的互文性研究课题,他的这些具有拓荒性质的研究可以称为“文际关系的类型学”,其对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可与他的叙事学理论相提并论。这项成果在考察每一种互文性理论和方法的内在逻辑的同时,还对西方学者的某些评价或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针对学术界经常不加区分地把互文性与对话性并举的现象,作者专门探讨了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理论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后者虽然是前者的直接范本,但两者所关心的基本问题并不相同,对话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理论,互文性理论则是泛文本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不能用互文性来指称巴赫金的对话性。
叁、相关术语的清理和辨析。上述理论家各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和思想背景,他们使用的一系列基本术语或关键词也有着特定的含义和不同的适用范围(如代码、文本、引文、生产性、互文痕迹、文本分析、线性阅读、互文阅读、跨文本性、“羊皮纸”或二级文学、阅读契约等等)。这项成果在引入这些术语时都根据它们的原始语境做了充分的阐释和辨析,其中包括对“互文性”这个目前比较通行的中文译名的多方面观照。由于翻译的缘故,“互文性”(颈苍迟别谤迟别虫迟耻补濒颈迟é)和“互文本”(颈苍迟别谤迟别虫迟别)与我国汉代就已存在的修辞学术语“互文”之间发生了字面上的巧合,借助这一巧合,阐释者或许可以在中文特有的修辞格“互文”与西方文论术语“互文”之间展开某种跨语言、超时空的互文游戏,但也必须说明两者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尽管西方的互文性概念有时也与修辞问题发生联系,但它本身不是修辞学术语。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目前西方学术界对互文性概念的理解,这项成果在综合借鉴现有各种定义的基础上,对其适用范围做了如下界定:“互文性是一个文本把其他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是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发生关系的特性。这种关系可以在文本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明引、暗引、拼帖、模仿、重写、戏拟、改编、化用等一系列互文写作手法来建立,也可以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读者的主观联想、研究者的实证研究和互文分析等各种互文阅读方法来建立。其他文本可以是前人的文学作品、文类范畴或整个文学遗产,也可以是后人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泛指社会历史文本”。
四、互文性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互文性作为当代西方文论的一个新概念不仅概括和凸显了一种普遍存在、形态丰富的文学现象,而且把文本之间的互涉和互动看作是文学的构成性因素,强调在文际关系中发掘和解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并对文际关系的建立方式和运作机制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因此它既是一种新的文学观念,也是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相对于文学的再现观和表现观,文学的互文观是人们对文学认识的深化,也有助于重新审视最一般意义上的写作行为和阅读行为。作为一种灵活开放的研究方法,互文性概念在内部批评和外部批评之间打开了通道。以文本为中心的各种互文性理论可以各有侧重地向着作者、读者、现实世界、文学世界等四个方向发展,其中第四个方向上的研究应该看作是准确意义上的互文性研究,这类研究着重考察文学与文学自身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文学作品与文学遗产、文学史、文类传统的关系,以及作品自身所携带的文学记忆和读者的文学“阅”历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意味着互文性问题完全可以兼容许多传统的研究领域,对它们进行重新切割或“分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文学范式本身的变迁,因为互文性概念的根本意义在于用多维的、可逆的空间范式代替一维的、不可逆的时间范式。目前越来越完善的互联网世界不仅令人惊叹地直观演示了“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这个抽象命题和它所隐含的空间范式,使巴尔特等人对于文学网络和文化库存的比喻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为真正的多元阅读和具体的互文性研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持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