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汉语词缀研究

——《汉语词缀研究》成果介绍

2011年05月15日16:51

  西南科技大学蒋宗许教授主持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汉语词缀研究》(批准号为04叠驰驰018),最终成果为《汉语词缀研究》。

  汉语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极具研究价值。自上世纪叁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都对它倾注过心力。迄今,一些过去不甚了了的问题日见明朗,汉语词汇的研究和教学也有了比较丰富的可资借鉴的文献材料。然而其中也还有诸多不足,较为突出的便是汉语附加式构词的研究至今尚显得苍白。目前尚无一本研究汉语附加式构词的专着不说,而现有的研究成果也还存着如下的一些问题:一是称谓上的各异,二是界定上的模糊,叁是个性、共性上认识的不足,四是词缀的源流关系未作全面探讨。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汉语语法研究、词汇研究都不免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至于汉语的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等也或多或少会带来缺失。

  该成果比较全面地搜罗了古今中外的有关汉语词缀研究的材料,而后以现代语言学理论对材料爬罗剔抉,甄别是非,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将前修时贤论及的汉语词缀从语法、语义、语用诸方面逐一作个案分析研究,并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弄清本书所涉及的词缀产生的背景、发展演变的轨迹。再而对前缀、后缀、中缀分别进行研究,从中归纳出个性和共性的特征。最后进行概括总结、勾勒出汉语附加式构词的大体面貌。

  该成果共分六个部分,除绪论外分为五章。第一章着重介绍词缀研究的历程。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简述古代对于汉语词缀的研究,尽量将有关资料汇集于本书之中。第二节介绍现当代研究汉语词缀的情况,包括自《马氏文通》而下直至当今。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说,《马氏文通》开启了汉语词缀研究的新篇章,逐一介绍了上世纪叁四十年代诸如赵元任、杨树达、王力、吕叔湘、朱德熙等先生的着作有关汉语词缀研究;五十年代对于汉语构词法的讨论,其间有相当多的文章都涉及到附加式构词;到改革开放以后,汉语词缀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理论的探讨日渐深入,词缀个案的研究也更趋详密,汉语词缀的总体面貌因之而大致明朗。

  第二章解决叁个问题:一是名称;二是界定;叁是词缀总体特点如附加式构词产生的原因、这类构词在汉语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文言白话中词缀的各自情况和前缀、后缀之间的异同。

  对于名称,汉语附加式构词的附加成分过去称说各异,古代统归于虚词,而虚词之名有“词、语词、语助、语之助、助词、助句辞、助语之辞、助句之语、助字、助语辞、语助辞”等。随着现代语言学的渐次成熟,虚词的研究自然更为细密,论及附加式构词的文献很多,不过对附缀成分称谓上却各立名目,有“语尾”、“语缀”、“词头”、“词尾”、“词腹”、“接头词”、“接尾词”等等。该成果从名实的角度,从研究的协调统一乃至于便捷考虑,认为还是命之为“词缀”为宜。对于界定,综合各家观点,结合汉语实际,该成果对词缀的界定拟为五条:词缀是定位的粘着语素;词缀是高度虚化的构词成分;词缀往往有类化的历程;有的词缀具有标示词性的作用;汉语词缀往往有表达性功能。

  第叁个问题是该成果所要讨论的重点之一。汉语词缀产生的原因,是汉语词汇的复音化主要是双音化的必然趋势而导致的。汉语中的词缀多是由常用词虚化而来,并且都具有很强的口语性(只不过随着白话的发展,上古的俗语在后世则变成了典雅的语言)。汉语词缀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文言、一是白话。文言系统的词缀呈相对静止状态——它在先秦两汉比较活跃,随着汉语白话的飞速发展,言文分离成为不争的事实,汉语词缀反映在典籍中,文言系统中的词缀从魏晋而下较少变化,大多是模仿先秦两汉的用法,而在现代汉语中不少则已湮灭。白话系统中的词缀往往是动态的,其用法多变化,很多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这是因为现代汉语其源头便是近代汉语使然。

  汉语的词缀主要是前缀和后缀,前缀和后缀有如下的一些差异:

  一是副词没有前缀,而副词后缀在白话系统中有“自”、“复”、“地”等。二是前缀的组合能力远不如后缀,通常某一个字作前缀反映在文献中都相对稳定,后缀则类化的情况比较普遍,即某一个字开始作某一类词的后缀,后来则可作多种词类的后缀,如“头”、“来”、“生”、“自”、“复”等皆然。叁是反映在构型上,前缀基本上都是和一个单音词根配合而成新词。有的后缀则既可以和单音词根配合,还可以和复音或迭音词配合,甚至还可以缀于一个词组乃至于一个句子之后(虽然这不是词缀,但它和词缀有某种内在联系)。四是从构词意义观察,前缀基本上都只是一个音节成分,后缀大多经历了一个虚化过程,所以在有的语境中似乎还多少残存着一些原词意义,这也是对某些后缀认知上颇多争议的原因之一。

  白话系统中的后缀相对复杂,其特点:以动词、副词后缀居多;后缀兼类较多;呈现出鲜明的口语性;稳定性较文言系统的后缀差。

  第叁章、第四章为“前缀篇”、“后缀篇”。

  这两章主要是词缀个案的分析研究,在汉语词缀总体描摹的背景下,着力于对每一个词缀尽力作客观描写,并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为“中缀及其他”。

  汉语附加式构词是否有“中缀”,比较起“前缀”、“后缀”争论更大,要进行界定更难,并且认识比较一致的中缀只有不多的几个。中缀的说法是否成立?该成果赞同汉语附加式构词有中缀存在的观点,那么,为什么中缀的数量又特别的少,它们如何判别,其作用和特点又是如何,这是个非常棘手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该成果充分展示了各家观点,而后加以评说。

  所谓“其他”,主要是研究汉语础叠叠式构词的问题、类词缀(有的也称之为准词缀)的问题。&苍产蝉辫;汉语础叠叠式构词是汉语构词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然而对这类构词的研究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称谓上的各别,二是字典辞书对于这类构词的处理各自为阵,互相矛盾。该成果立足于近代汉语,且较多地和现代汉语以及方言接轨,对敦煌变文和元曲中的础叠叠式构词作了全面的剖析,尽可能划分出元曲础叠叠式构词的不同类型,且按音序排列以资查检。这对于人们认知把握汉语中迭音后缀构词及同型异趣的础叠叠式是有价值的。对于汉语有否类词缀,应不应该确立这一范畴,语言学界争论从来莫衷一是。持类词缀说者主张虽一,而具体的归并却又千差万别。该成果介绍了重要的观点,并认为汉语的词缀极其有限,在识别时必须严格把握,而识别的最关键的一点便是词汇意义的有无。所谓类词缀,它们(不管是谁举出的)都还有其词汇意义存在,只不过比起通常实词显得概括含混一些。如果设立类词缀一目,则言人人殊,汉语词汇的认知将造成混乱的局面——实际上已呈现这种趋势。因此,该成果不主张类词缀的提法。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