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一季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各类项目结项成果量增质优、硕果累累。重大项目取得19项最终成果(专着13部、研究报告6份)和370多项阶段性成果。年度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最终成果有541项(专着333部、研究报告146份、论文集62册),阶段性成果5335项,其中122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32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转摘引用。此外,还有56项后期资助项目验收结项。根据对同时入选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叁大检索系统的342种核心学术期刊的统计,今年一季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发表论文达1995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级基金项目和部委资助项目。
总的看,第一季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成果研究质量过硬,创新价值突出,充分体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和国家水准。这批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导向性,推出了一批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果,如吉林师范大学卓越教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浙江工商大学陈荣富教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性及其国际意义》,得到鉴定专家好评;二是现实性,推出了一批聚焦重大现实问题的成果,如中国人民大学贾根良教授的《国内经济一体化:扩大内需的战略攻坚点》、江西财经大学万莹副教授的《对于构建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税收政策体系的建议》,对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叁是战略性,推出了一批研究大国战略问题的成果,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吴瑛老师的《中国话语权提升战略研究》,围绕增强国家软实力,发出“中国声音”,提出战略构想;四是前瞻性,推出了一批研究未来国内外形势走向的成果,如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林利民研究员的《未来10年我国应致力于打造中美关系“合作范式”》,提出处理中美长期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关键问题。
学术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一季度成果不乏有原创性和较高学术价值的精品力作。有的属于相关领域的奠基之作。如中国社科院江怡研究员的《哲学拓扑学导论》,“确立了哲学拓扑学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的独立地位”,作者在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上的专题报告得到国际同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认可。宁夏大学胡玉冰教授的《中国西部地区古文献普查及其文化价值研究》,被誉为“宁夏古文献研究基石之作。”有的部分填补学术空白。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扬勇研究员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究》,“是党史国史界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共同纲领的专着,填补了《共同纲领》本身前后变化文本比较研究的空白。”有的学术价值厚重。如山东大学姜生教授花费十几年时间,倾力打造《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这一鸿篇巨着,在中外学术史上首次完成道教科技史拉网式综合研究。有的提出了新命题。如温州大学钭晓东教授的《科学发展观与知识产权战略法治保障--传统与现代对话中的遗传资源》,被认为“相对于一般的知识产权议题而言,源之于传统、又生发及存活于现代的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战略问题,更是一个新型的命题。”有的采用了新视角。如厦门大学肖晓燕教授的《手语翻译理论建构》,“首次从翻译学、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角度,构建了手语翻译的理论体系,首开国内翻译界与特殊教育界合作之先河。”有的得出了新结论。如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的《15至19世纪西欧社会过渡问题研究》,经过充分的史料论证,提出“西欧转型并非牺牲农民利益,而恰恰源于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民个人原始积累”的独立见解。
“研以致用”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今年一季度产生了一批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优秀成果。有的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如中国社科院殷剑峰副研究员的《日元国际化模式的教训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长安副教授的《把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就业工作的重心》等9项成果,在《成果要报》刊发后,得到中央领导及省部级领导批示25次,有关部门调阅成果12次。西南财经大学杨继瑞教授的《以工代赈: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重要抉择》和《对于汶川地震灾区安置板房的若干问题思考与对策》,得到多位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并在救灾工作中应用。有的走进基层生活,直接服务社会实践。如云南省社科院康云海研究员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及对策》项目研究过程中,创建了一所农民田间学校,举办13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受训农民1100多人。有的为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谭晶华教授建成的“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为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标准以及教学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有的“以项目带学生”,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中央财经大学刘扬教授的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项目研究,其中1篇阶段性成果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学风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今年一季度有一大批项目负责人发扬优良学风,展示了社科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有的求真务实,积极探索新知。如鉴定专家这样评价中国人民大学王燕副教授的《清末民初小说期刊史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亦有一代之学术,但其中基本的东西是永恒的,就学术而言,就是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探索新知的精神,该论着就做到了。研究者不做取巧之文,而是一以贯之做到论从史出,妙析奇致,故能见前人所未见,言前人所未言。这种学术风范和学术品格,是对我国传统学术精神的传承与重建,在学风较浮躁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故尤为值得称道。”有的潜心治学,致力于打造学术精品。如复旦大学邓安庆教授的《启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重审德国古典哲学的“道德事业”》,所有材料均立足于德文原着,项目研究过程中翻译出版了6本德文着作,对已有中文译本的着作都重新查对原文,最终成果获得了优秀等级。有的深入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发现“真问题”、得出“真理论”。如郑州大学郑素侠副教授带领《大众传媒与农民工的利益表达》课题组,与农民工同吃同工作,近距离感受他们的生活,并进行深度访谈,“正是基于作者对农民工的关怀、眷恋与不舍,才成就了这项问题准确、感情真挚、针对性强的优秀成果。”有的具有极高的敬业精神,皓首穷经、笔耕不辍。如西北政法大学冯卓慧教授以70多岁高龄,独立完成61万字专着《商周汉唐民事法律制度的架构及演进--卜辞、金文、汉简、唐代帛书及石刻民事法律资料研究》,运用大量第一手原始资料,有力驳斥了西方学者所谓“中国古代无民事法律”的偏见,“以饱满的精神、严谨的态度、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价值厚重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令人敬佩!”
(责编:秦华、张湘忆)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