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立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江苏一直高度重视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研究管理,引领和推动社科研究上层次、上水平。5年来,江苏承担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611项,累计获得项目资助经费6900多万元。项目辐射面越来越宽,带动力越来越大,对于繁荣发展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省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和资助强度不断提高。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意见》,明确提出社科强省建设目标。省财政逐年加大对省社科基金的投入,5年投入3000万元,平均每年500万元。省社科基金项目在严格标准、注重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立项数量,健全项目体系,加大资助力度。2006年立项243项,2007年立项233项,2008年立项289项,2009年立项292项,2010年立项343项。
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以社科基金项目带动社科基地建设是江苏社科研究规划的一大特色。2008年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高校、党校、社科院建立首批15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以承担国家和省社科基金项目为龙头,重点研究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目前,社科研究基地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内外参与、多方共建的开放性、协作型运行机制,先后承担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150项,地方政府委托课题160项,推出年度研究报告50部,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30次、国际性学术会议20次,普遍建立主题论坛、专题数据库、门户网站,已发展成为集科研、教学、培训、咨询、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社科研究与服务平台。
围绕“两个率先”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新世纪江苏发展的总目标、总定位,也是社科基金项目规划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省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应用对策类项目占60%,以鲜明的选题导向,引导社科界对“两个率先”的科学内涵、内在联系、实现路径、重要瓶颈,以及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区域特点进行系统研究。2006年省委宣传部创办《宣传工作动态·社科成果专刊》,刊登重大现实问题的情况调查、专家观点和政策建议,迄今已发稿120多篇,省领导先后30多次作出批示。2008年,为配合全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省社科基金设立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成功实践”,出版4卷本、120万字理论着作,深刻提炼了江苏“两个率先”的本质和规律。
着力打造有江苏特色的优势学科。坚持项目研究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中形成新的科学概念和理论框架,建立新的学科领域,这是江苏社科研究规划的又一特色。文、史、哲、教、语言学等基础学科研究项目,注意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中寻求突破,形成了中华民国史、和谐社会伦理建设、东方马克思主义、神经语言学等一批前沿领域。经济、政治、法律、管理、新闻等应用学科研究项目,注重结合国内外发展的新变化,不断拓展新领域,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创新型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与新媒体发展等一批应用学科领域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高素质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社科基金项目的重要价值,在于既出成果,又出人才。据统计,5年来,江苏承担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推出包括专着、论文集和研究报告等在内的200项最终研究成果,其中鉴定等级为优秀、良好的成果137项,占结项成果69%;有100多项成果获得教育部、江苏省政府优秀成果奖。省社科基金项目推出588项最终成果。依托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培育出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其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学术带头人。
(责编: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