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是中华海洋先民创造并积淀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环境、景观、生态、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内涵的文化资产。从史前海洋聚落到历代港市遗迹、从沉船船货到舶来品等海洋经贸遗存、从海防史迹到海疆经略遗产等物质文化,从木帆船形态结构到民间造船法式、从传统航技到舟子秘本、从水路针簿到古航海图、从船家民俗到海神信仰等非物质文化,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与学术价值。
第一,发掘中华多元优秀文化传统的新内涵。中国古代是建立在大陆性农耕经济基础上的王朝社会,重农抑商的“黄色文明”是古代文明的主流形态与优势特征,文明史上海洋传统长期失忆。事实上,大陆性与海洋性并存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形式。从史前时代东南夷越土着的“善于用舟”,到唐宋以来驰骋东西二洋的民间海商传统,海洋先民创造了发达的海洋文明成就,留下大量独具特色、焕发异彩的海洋文化遗产。因此,深刻发掘海洋文化的珍贵遗产,弘扬海洋文化的优秀传统,彰显中华海洋文化在世界海洋文明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是充实和完善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传统的新内涵。
第二,重建海洋文明史的新视野。海洋在传统文明中的弱势地位,使其在以王朝“正史”为核心的传统文献史学中长期被忽略。在海洋文明史论述上,当代史学也深陷传统烙印,片面强调王朝政治视角下的海疆、海防与海洋治理,看不到史前时代以来东南沿海夷越土着与民间社会创造的海洋文化传统;夸大汉唐以来北方南迁汉人在海洋建构上的主导作用,看不到海洋文明史的全景画面。海洋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认识海洋、征服海洋、开发海洋经济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历史记忆,发掘与研究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遗产,树立海洋文化的视野,是摆脱传统史学烙印,重建中华海洋文明史的有效途径。
第叁,开创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新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遗产工作存在重陆上轻海洋、重物质文化轻非物质文化的倾向,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相对滞后。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海洋文化遗产尤其是海洋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快速灭绝,传统港市面目全非、传统造船法式与航海技术快速失忆、舟子秘本与水路针簿几近湮灭,海洋文化遗产全面“濒危”。因此,通过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海洋学、船舶工程学、航海学等多学科整合,调查研究珍贵海洋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工作一项刻不容缓的新任务,是传承祖宗、惠及子孙的重大人文学术工程。
(作者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首席专家、厦门大学教授)
(责编:秦华、高巍)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