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站内搜索&苍产蝉辫;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优秀成果选介

从思维方式视角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初步尝试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思维方式的转换》成果介绍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012年02月03日17:09&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杨信礼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思维方式的转换”(项目批准号:05叠窜齿019),最终成果为专着《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研究》。2011年12月经同行专家鉴定,以优秀等级结项。课题组成员:许先春、武志军、杨鸿江、冯松涛。

  一、研究意义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叁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发展及其贯彻落实,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以及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转换和系统性建构。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而最根本的是贯穿其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只有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把握了贯穿其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项研究成果的问世有助于深刻揭示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底蕴,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丰富内涵和巨大价值;有助于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有助于倡导和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法

  思维方式是由人们在实践与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价值取向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框架、指向、程式、定势、模式。其中的知识、经验、概念、思维形式,在思维方式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人们的思维活动发挥着支撑作用;人们的需要意识、动机目的、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对于思维活动具有选择、定向、驱动和调节作用;人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以获得新知识、形成新思想并运用于新实践的思维能力,则是思维方式的深层结构。思维方式具有主体性,体现着思维主体的内在需要、目的动机、价值取向、情感意志、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是由人的各种精神或观念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是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知识体系与理想信念、个体经验与文化传统的统一;思维方式具有社会历史性和时代性,是随着实践深化、社会进步、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思维方式是作为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人类实践的方式、程序、规律的内化,具有认识、评价、实践等多重功能。

  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是对于发展的立场观点、思维框架、价值坐标、致思倾向。它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形式和内容、方法与路径、价值取向与制度安排、思想观念与路径选择的有机统一。它来自实践、反映实践,又指导实践、推进实践。对于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不能采取纯学理的研究,而必须将其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与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不能仅作纯逻辑的推演,而必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不能仅做客观的、事实的、理性的考察,而必须将发展的主体与客体、价值与事实、目的与规律结合起来;不能仅作单一领域的考察,而必须作系统的考察。

  叁、主要内容

  这项研究成果由绪论和九章构成。绪论概述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现实基础: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总结了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经验,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诉求;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借鉴和汲取了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并阐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这项研究成果的第一章概述了思维、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以及研究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基本方法。第二至九章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思维、人本思维、系统思维、价值思维、和谐思维、创新思维、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深层建构。

  1.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思维。实践是人类自我创生、自我塑造和自我肯定的方式,是人类社会建构和发展的基础,人与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主体能力的生成发展以及作为其现实展现的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思维是研究社会发展的根本思维方式。运用实践思维反思、观照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总结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解决发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以建构发展的新观念,创造发展的新方式,是当代人类和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倡导求真务实,从实践观念、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方式、实践中介、实践结果等多方面入手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真理与价值、规律与目的、认识与实践有机统一的实践思维的本质要求。

  2.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维。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本思维,将人作为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核心动力,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尊重广大人民的各项权利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破除了重物轻人的物本论的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本论的发展观,科学解决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的等核心理念问题。

  3.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思维。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吸取当代系统科学思想的成果,从现实的人、人类社会以及人的实践的总体性着眼,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构成的系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发展,是通过优化结构、转变方式而实现的功能最优的科学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思维。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先导。与发展的系统性和总体性相适应,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也是多维的,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生态等诸多维度;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从价值思维的视角,提出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要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身心关系提供了价值取向,为改革与发展决策提供了价值坐标,为衡量改革发展成效提供了评价尺度。

  5.科学发展观的和谐思维。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思维,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将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致力于追求和实现社会和谐,要求切实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改革创新制度体制,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实现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满足人的需要,发挥人的潜能,保障人的权利,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身心和谐。

  6.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人类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出要求、提供动力、积累经验、准备条件,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指导。创新思维是思维主体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思维领域和认识局限,发现事物的新属性、新关系、新规律,做出新判断,提出新观念,创造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思维艺术和思维活动。创新思维作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以创新为旨归的思维活动,以怀疑、求异、求新、求变、创新、创造为鲜明特点。创新思维是确定性思维与非确定性思维、逻辑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相似性思维与差异性思维、形象性思维与抽象性思维、事实思维与价值思维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倡行改革与创新思维,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科技支持、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

  7.科学发展观的全球思维。近代以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当今时代的全球化趋势,作为“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以全球思维审视世界局势和当代中国发展,既坚定地坚持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性,又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走和平发展道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竞争合作,互利共赢,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即全局性思维,是解决带全局性、根本性的实践指导规律问题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艺术。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要求着眼全局、兼顾各方,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及时补缺、照应阶段,抓住机遇、做好结合,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高领导发展工作的系统性、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从上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同其整个理论体系一样,是世界潮流、时代精神、人民愿望的观念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与世界各国发展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这种思维方式源于发展实践,并对新的发展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项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基础,以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为背景,综合运用实践反思的方法、发展本体论和发展认识论统一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理性与价值统一的方法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所实现的当代中国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建构,从科学发展观一般理论的研究,进到了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问题的研究,初步地和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的内涵,构建了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的理论框架。

  四、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研究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思想方法,而不是发展的具体模式、道路、方案、办法。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之最核心、最深层的东西,是蕴涵其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只有理解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才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项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在于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底蕴,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从而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研究,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研究领域。其应有价值在于有助于人们从思维方式的高度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确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创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拓展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责编:秦华)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