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魏后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7础闯尝010),最终成果为专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2012年4月经同行专家鉴定,以优秀等级结项。课题组成员:王业强、吴利学、邬晓霞、蒋媛媛、王建武、蔡翼飞、时慧娜、袁冬梅、王蕾、成艾华、高春亮、傅晓霞、张燕、郭叶波等。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深入研究新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实现机制和政策措施,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内容
这项成果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差距的变迁以及新阶段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其着眼点是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新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其核心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差距变迁进行解释和实证检验以把握其规律,而落脚点则是提出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新型机制和政策体系。
这项成果分总体研究和专题研究。总体研究着重从总体上对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态势、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标准,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机制和政策措施;专题研究着重为总体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1.总体研究报告
总体研究报告《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共包括五个部分。(1)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态势。重点分析了区域经济活动由沿海向内陆扩散、区域经济由不平衡增长向相对均衡增长转变、区域经济差距由扩大趋向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地区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等五个趋势。(2)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城乡区域差距仍然较大、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地区产业竞争力较弱、空间无序开发现象突出等。(3)当前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形势。(4)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标准。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叁方面的含义,即全面的协调发展、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和新型的协调机制,区域协调发展的评判标准也由单一指标向综合指标转变。(4)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补偿机制、扶持机制、合作机制、参与机制、共享机制。(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重点是建立四个体系,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促进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体系、差别化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和以都市圈为中心的国土开发政策体系。
2.专题研究报告
专题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该专题重点考察了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动的基本态势以及近年来区域差距从扩大到缩小的原因,从四大区域角度分析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度量与判别标准,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指数、测度模型和评判方法,并采用系统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鲍型转变及其稳定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专题二: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变迁及其解释。该专题在对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证结果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从四大区域、省级、地级、县级等不同地域层面,深入探讨了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来源和地区构成分解,估计了农村居民收入分布函数的核密度,并对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的长期趋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专题叁:对外开放、集聚经济与中国地区差异。该专题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与地区收入差距发展演变的趋势与特征,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等分析了各地区对外开放便利性与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对各地区产业集聚、人均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口、内部市场潜力等反映市场规模的因素对产业集聚和收入增长产生了显着的正影响,海外市场接近度、技术外溢等变量对产业集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外资流入是促进各地区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专题四:制度变迁、制度扩散与地区差异。该专题采用不同指标描述了中国地区差异的演进和制度变迁对地区增长收敛的影响,并采用“机械性”制度创新和扩散模型来刻画改革以来中国各地区增长收敛态势的内在机制。该模型的数值模拟表明,改革初期的地区差异扩大是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此后的地区收敛依赖于制度扩散和制度效率外溢两个关键机制,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落后地区才能通过制度模仿实现经济赶超,但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变量来调整制度变迁和扩散进程,从而改变经济增长和地区差异的变化趋势。
专题五: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实证检验。该专题着重探究解释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更一般性理论,尝试在一个综合的框架下解决这一理论问题,剖析地区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具体包括:考察中国地区部门专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演变规律;设计地区加权区位商指数,分析各省区市专业化部门综合实力的演化趋势;测度中国各地区专业化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四大区域专业化部门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和生产率效应进行测算和分析;提出促进地区专业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专题六:人口流动、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当前,中国人口分布与产业布局之间存在不协调,这是导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该专题通过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和计量模型,考察人口流动和产业集聚协同性对中国地区差距变动的影响,探讨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性的度量、类型、形成机制以及国际经验,最后提出基本实现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相协调的战略思路和具体政策措施。
专题七:社会资本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本和区域内的公共物品,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该专题在对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行梳理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采用海外华侨、院士、中央委员等指标,分析了中国社会资本的区域差异以及社会资本对中国区域增长的影响效应。
专题八:区域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差异化的城市化进程影响其对人力资本的激励、吸纳及积累能力,进而成为造成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该专题首先从人力资本形成角度,集中探讨了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机理;其次梳理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人力资本水平的演变轨迹,分析两者的区域差异性,并根据作用机制设定计量模型,利用1990年以来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测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第叁,提出充分发挥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协调区域发展的政策建议。
专题九:中国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与节能潜力。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如果落后地区能够赶超发达地区的能源效率,将极大地提高中国总体能源效率,从而缓解节能减排压力。但目前中国节能指标的制定,却没能很好地考虑到这种地区差异性。该专题深入探讨了中国地区能源效率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在考虑阶段性特征的前提下,研究探讨了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和节能潜力,为未来国家制定节能指标提供了理论支撑。
专题十:中国区域碳排放效应及减排机制设计。该专题按地区产业转移和工业化水平进行区域划分,针对不同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特征,从碳排放系数、碳排放强度、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明确其差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区域的碳减排目标以及适合不同区域的碳减排机制设计。
专题十一:&苍产蝉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地区差异与均等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关键所在。该专题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效率的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和效率分解,考察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趋势,进而提出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专题十二:关键问题区域的差别化国家援助政策。对问题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国家援助政策是中央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该专题在对关键问题区域的内涵、类型和识别标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家援助关键问题区域的理论基础,并针对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处于衰退中的老工业基地、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市、矛盾交融的边境地区等关键问题区域,提出了推进完善差别化国家援助政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二、重要观点和创新
1.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判别标准。这项成果突破传统的单纯从生产角度(如人均骋顿笔)评判的思路,从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评判标准。主要包括各地区优势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并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各地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各地区人均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各地区居民均能够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等值化的生活质量;保持地区间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从理论上阐述了新的区域协调发展观。这种新型区域协调发展,是包括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全面的协调发展;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并具有新型的协调机制。研究还提出这种新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补偿机制、扶持机制、合作机制、参与机制、共享机制等六个方面。
3.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促进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体系、差别化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和以都市圈为中心的国土开发政策体系。其中,在差别化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方面,针对不同的关键问题区域,如相对衰退的老工业基地、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各种矛盾交融的边境地区等,设计了差别化的国家区域援助政策体系。
4.构建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指数。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进步、环境友好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数和测度模型,并采用系统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出现了“鲍型”转变趋势,进而分析了其稳定性。
5.揭示了对外开放影响地区差异的机理。从市场规模扩大、运输成本与贸易成本下降、外资集聚与技术外部性、集聚优势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对外开放影响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机理,并构建统计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6.揭示了制度变迁对地区增长收敛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一个渐进的制度扩散过程,深入分析了其对地区差异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的作用,明确刻画了中国体制转轨过程中制度变迁的增长效应、创新成本递增的收敛效应和制度扩散带来的赶超效应。
7.揭示了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的形成机理。根据新经济地理和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构建了一个理想状态下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的演化过程,分析了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的形成机理,并从人口迁移的制度壁垒、资本边际产出区际相对变动差异、国家偏向性的区域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人口与产业分布高度不匹配成因的叁个假说。
8.考察了区域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形成机制,并利用城市化水平跨度较大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化进程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呈叁次曲线形式,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边际效应呈鲍型曲线形式。
9.提出了差别化的区域减排机制设计思路。采用系统数据和模型方法,在对中国区域碳排放效应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叁类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减排机制,即根据区域碳排放特征,建立新的区域碳减排指标分配框架,对净转出地区和净转入地区实行强制减排,对其他中西部地区实行发展减排。
鉴定专家点评:
上海社会科学院陈家海研究员:这项成果尝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判别标准上实现一种创新,即提出了“综合判别标准”。它突破了单纯从生产角度评判的思路,引入了区际分工的合理程度、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基本公共服务的区级均等化等因素,扩展了对区际协调问题的分析视野。注重统计描述和计量分析是成果的一个显着特色。
宁波大学许继琴教授:总报告在对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态势、面临的新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标准,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机制和政策措施,在理论上有创新,在实践上对制定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个专题研究报告从反映中国区域差异和揭示区域差异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视角,进行了多维度剖析。研究程序、方法规范、科学;理论前提科学,概念明确,逻辑严密;引证规范,所有引用资料、观点来源清楚。对中国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准确到位,对中国区域差异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比较透彻,不少的研究结论具有新意且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责编:秦华、高巍)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