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重点文章推荐>>人物类
2011年11月,分上下两卷、共计80万字、厚达1200多页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的发掘、整理、研究与出版”阶段性成果《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出版发行。这部色泽典雅、装帧精美、内容丰厚的着作,甫一面世便受到业内广泛关注,被专家誉为“中国新文学资料建设标志性工程”。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它是如何编纂出版的?它的出版有什么重要意义?为帮助广大读者解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对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副主编吴义勤进行了专访。
记者:作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的发掘、整理、研究与出版”的阶段性成果,《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在这一项目中处于什么地位?它对于推进整个项目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吴义勤: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是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的发掘、整理、研究与出版”的一项重要阶段性成果,它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在馆藏珍品的发掘、整理、研究与出版方面的最新水平,也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学术建设和内涵提升方面已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馆从2005年开始推出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的标志性成果。迄今为止,《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已出版《书画卷》、《手稿卷》、《百年中文文学期刊图典》、《信函卷》、《唐弢藏书·图书总目》等10余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是整套大系中研究难度最大、耗费精力最多、出版成本最高的一部书,也是“珍藏大系”纳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后我们重点推出的第一部书,它意味着在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支持下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文物的研究与出版工作步入了良性轨道,自此,文物整理与出版的进度明显加快。
记者:这项成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吴义勤:《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所录新文学(创作)初版本,皆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所藏,入藏日期迄于2008年12月31日。收录内容包括1949年9月以前出版的纯文学性的新文学创作单行本与初次结集的作品集版本。而以此二种版本内容为基础编辑的选集、文集、全集版本,丛刊性质的多人合集版本,根据原着改编的作品集版本,纪实文学(如报告、通讯、传记、非创作类书信日记等)、通俗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等作品版本,均不在本书收录范围之内。图典先从唐弢文库录得条目1800余个,后从图书大库、巴金文库、薛汕文库、孔罗荪文库、姚雪垠文库、李辉英文库等处补充500多个。
编辑体例上,《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分正文和附表两部分。馆藏中有初版本者入正文,馆藏无初版本者与无法确定是否为初版本者进附表。正文中每一初版本设一条目。条目名称以初版本封面所印文字为据,扉页、目录或版权页上有不同书名时,在条目中注明。每条配置该版本封面图片一帧并注明开本尺寸,图片严格采自初版本。正文后附表有二:其一收录“不明版本”,即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皆不详,因而无法确定是否为初版之新文学书籍版本;其二收录馆藏无初版本的新文学书籍版本。全书正文有条目2373个。附表(一)收录“不明版本”314种,附表(二)收录馆藏中无初版本的新文学书籍版本319种。全书正文以“条目”为单位,图文并重。图片情状如前所述;文字虽长短参差,但结构整齐划一:除个别外,皆由版本基本信息、馆藏现状、序跋摘录、版本内容概况等四部分组成。“基本信息”除了以所集内容分类(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其余皆来源于版权页,包括书名、作者、初版年月、印数、出版地、出版者、发行销售者、丛书名等。“馆藏现状”涵盖本馆收藏总貌,具体内容为该书所有版本的出版者、出版年月、版次及馆藏所在文库等。书库排列以本书整理编写之先后为序。“序跋摘录”仅限于初版本序跋中与集子有关的内容,丛书总序之类不予摘录。摘录以尊重历史、不增不改为原则,有衍夺讹误必须校正时,衍字以“[ ]”标出,夺字或讹误以“〈 〉”补正。若版本无序跋或内容相类文字,则此项阙如。“版本内容概况”系新文学创作单行本的章节与作品集篇目的简单介绍——篇目或章节超过10个的,只抄录前10个;作品集分辑的,只抄录辑名,不再罗列辑中篇目名。
记者:在成果研究过程中有哪些突出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吴义勤: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有两个:一是工作量大,专业要求高,如何把文物的研究和文物的保护结合起来始终是一个难题。中国新文学作家、作品数量众多,版本图书更是蔚为壮观。而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版社种类繁多,且不断变动,初版本、二版本、叁版本之间的界限有时非常复杂,很多图书出版标识模糊、随意,甚至还有不少错误。同时,因为文学馆的藏书大多是文物,纸质发黄发脆,稍有不当就有可能损坏。因此,没有开山寻宝、沙里淘金的心态,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没有严肃的学术态度,没有甘于寂寞、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丰富的文学史知识,没有把自己“埋”进文物堆中小心翼翼地一件一件去翻拣、去研读、去辨析、去求证的“苦功夫”,要想从汪洋大海般的图书中把那些珍贵的新文学初版本准确地甄别、筛选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二是资金缺乏。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国家预算单位,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研究和出版方面的专项经费。而《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有2000多幅照片,需从实物一一拍摄,不仅需要技术上的保障,还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和研究经费;同时,其在纸张、印刷、排版等方面也有特殊的要求,印制成本极高。面对这一困难,文学馆动用各种力量多方筹措出版经费,更主要的是,得益于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的鼎力支持,我们最终推出了这部图文并茂的书籍。
记者:请简要谈谈这项成果出版的重大意义和社会反响。
吴义勤:《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是一部全面、系统、集中展现中国新文学(创作)初版本的集大成之作,它首次立体式地呈现了中国新文学初版本丰富多元的“原生态景观”,为全面推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特别是大力提升中国新文学版本研究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当代的人文教育和文学教育提供了第一手教材。全书装帧设计精美、印制厚重典雅,不仅具有“史料丛书”的历史文献价值、审美价值、人文价值,而且还具有让人“惊艳”的视觉冲击力。
该书出版后,得到学术界热烈好评,全国数十家报刊、网站刊文进行推介。着名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版本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金顺先生专门在《藏书报》撰着《略说〈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一文,高度评价该书的意义,认为这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回报社会的具体表现。上海《浦东年鉴》执行主编张泽贤先生也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版本二题——〈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董桥七十〉琐谈》文章,称赞《新文学(创作)初版本图典》是到目前为止所见最为完备的介绍新文学版本的图书,因而“弥足珍贵”。
(记者 肖国忠)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