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军事科学院王法安研究员主持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强军战略”,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按计划完成《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强军战略》专着最终成果,上报全国社科规划办,专着于2011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研究目的
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军委提出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战略思想,从宏观上论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为什么必须强军”、“强什么军”和“怎样强军”叁个基本问题,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谋划21世纪国防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军委、总部从更高起点上推进军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国内军内学术界研究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国家安全和国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为回应“中国威胁”论提供正面的理论和政策宣传。
2.研究意义
政治意义:该书是党的十七大后第一部从战略层次全面系统论述强军问题的理论专着。全书以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中研究和回答的“叁个基本问题”,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该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论证,阐明了中国实施强军战略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根据,确立了和平发展是“强军的政治统领”的最高原则,充分论述了“强军为和平(发展)、和平(发展)须强军”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的最高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和平发展是强军的最高政治准则,中国不需要也没有条件走西方列强扩张式的崛起老路,但也不能走“只富国不强军”的“纯经济”发展道路,增强维护自己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军事力量,既是13亿中国人应有的权利,也是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应负的责任,以此来正面回应国外某些人散布的“中国威胁”论。理论意义:全书通过总结世界大国在发展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人才建设、军事训练、军事管理、实现信息化、国防动员等方面的共性经验,总结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着力探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特点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理论观点,对创新发展军事科学具有重要价值。实践意义:全书紧紧围绕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深入分析新形势、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从“强军的总体构想”到“强军的重点工程”和“强军的国家支持”,总共研究了67个方面的重点问题,提出了90多项对策性建议,对最高决策层指导21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社会意义:该书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正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国防政策和国防与经济建设关系,客观分析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中国威胁”论,旗帜鲜明地论述了中国发展自卫性军事力量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对于引导广大群众正确理解党中央加强国防建设的大政方针,增进对国防和军队的了解,增强国防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方法
一是纵向历史考察。重点对近现代以来发达国家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经验进行总结,探讨世界大国实现强军的普遍规律。二是横向国际比较。通过对世界大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同做法、不同模式的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军情,选择、论证中国实施强军战略应采取的思路与对策。叁是广泛深入调查。学术调研,是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基本方法。课题进展的每一个阶段,课题组都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调研。叁年来,先后到四总部有关部门调研6人次,到海、空军、二炮和武警总部召开座谈会4次,到成都、兰州、广州等军区调研5人次,到院校调研4人次,参加全军性学术研讨会10人次,参加国内专家高层战略研讨2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4人次,参加军委办公厅或总部组织的高层座谈会8人次。这些活动,一方面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新思想、新材料,另一方面也及时将我们的研究成果传播出去,使研究工作在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深化和提高。四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依托我院拥有的数据信息,采用运筹分析方法,对我国未来武装力量应保持的规模结构、国防费预期供应水平、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论证。五是分步集成。第一步,先对课题资料数据进行集成。课题研究过程中,共收集各类相关书籍320多本,研究报告、学术文章800多篇,梳理出相关的学术前沿问题40多个。通过对这些资料数据的汇总集成,形成课题研究的“基础数据库”。第二步,运用基础数据库的资料和调研成果,展开专题研究,由此产生出需要回答和解决的60多个重点问题。通过对这些重点问题的分析论证并将其汇总集成,形成全书研究的“理论观点群”。第叁步,在“理论观点群”的引领下,进一步研究各个重要方面的对策措施,将其汇总集成,形成强军战略的“对策建议群”(90多项)。实践证明,这种“分步集成、‘一库两群’”的方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可以充分发挥课题组每个成员的智慧。
二、主要内容
该书面向未来、面向党政军高层决策、面向国内外军内外广大读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21世纪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全书贯穿“一条主线”--全面系统地论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战略思想;着力研究回答叁个基本问题--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为什么必须强军”、“强什么军”和“怎样强军”。
全书分五篇十六章。第一篇,“强军的政治统领”。重点论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增强军事实力之间的内在一致性,阐明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增强军事实力是实现和平发展的安全保证,服从和服务于和平发展是强军战略的最高政治准则;明确提出了中国为保障和平发展应具有的五种军事能力。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中国能不能走‘只富国不强兵’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不是‘越发展军事就会越不安全’”、“中国增强军事力量是不是就会‘对别国构成威胁’”、“中国加强国防建设是不是一定会‘阻碍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第二篇,“强军的总体构想”。重点阐述“强什么军”,总体上描绘了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武装力量建设发展的蓝图。按照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要求,提出了强军战略的基本内涵--在使命牵引下推进军队建设和军队功能的双重转型;强军战略的核心思想--按使命要求拓展军队的能力和功能;强军战略的总体思路--坚持“不称霸”、“非对称”;强军战略的主要任务--建设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力量体系。第叁、四、五篇,共同回答了“怎样强军”问题。第叁篇是“强军的战略枢纽”,重点论述了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深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这两个问题是21世纪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动力,二者一体两面、互为表里,贯穿并渗透于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实施强军战略,必须从全局上抓住这两个枢纽或叫抓手。第四篇是“强军的重点工程”,主要提出六大工程:即政治强军,从更高起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强军(分上下两章),改革完善国防领导体制和军队体制编制;科技强军,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人才强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训练强军,按信息化作战要求改进军事训练;管理强军,提高治理现代国防和军队能力。这六项强军工程,既涵盖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又突出了新形势下军队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回答了军队自身在实施强军战略中应该“怎么干”的问题。第五篇是“强军的国家支持”,围绕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重点论述了实现强军战略需要国家提供的战略指导、经济科技和政策法律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并论述了国防动员实施战略性转变问题。
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67个方面的重要问题,提出了90多项对策性建议。
叁、学术创新性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宏观性。本书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全局上论述强军问题,跳出了一般性研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工作层面,力求为党和军队最高决策层谋划强军战略提供宏观上的理论与对策服务。(2)专业性。本书由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员撰写,致力于探求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内在规律,特别是探讨新形势下治军的特点和规律,力求回答实施强军战略中的一些深层次理论问题。(3)开放性。本书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大纵深的历史眼光,从世界近现代以来大国军事现代化发展的经验中寻求知识、启发智慧,努力把总结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起来,力求把握当今世界军事发展的时代趋势,提出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普遍规律的强军大略。(4)现实指导性。本书坚持立足现实,针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深层次矛盾,力求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措施办法。(5)深刻性。本书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但不满足于进行简单的理论阐释或政策解读,而是努力把握其精髓,通过深入研究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力求以新的视角提出一些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和新对策。
四、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
1.应用价值
为高层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是该书的着力点。全书五篇十六章,都把如何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作为论述的重点。从提出维护国家和平发展需要的“五种军事能力”,到“强军的总体构想”,再到强军的“六项重点工程”和需要国家提供的各种支持,共计90多项对策性建议,这对于最高决策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应用参考价值。
2.社会影响
该书在撰写过程中,作者先后发表了17篇理论文章。这些文章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冠名,分别载于《解放军报》、《学习时报》、《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学术》、《国防》、《装备》、《中国国防经济》等报刊或在重要学术研讨会上发言。其中,《坚持富国和强军统一,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强军战略》一文,被《国防》杂志作为2008年重大选题分3期连载;《建立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一文,被《军事学术》评选为2008年度优秀论文;《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安全战略的思考》一文,在2007年11月召开的军队战略研讨会上深受好评,文中一些基本观点被决策部门吸收。
(责编:秦华)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