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生态恶化的空间原因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对策

赵凌云&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常静2013年04月22日15:59

摘要: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遇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空间配置,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承载能力的平衡,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也具有生产力区域布局的空间维度。当前,中国的环境状祝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开发空间布局高度相关,按照环境承载能力合理配置国上开发空间布局,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空间支撑。

关键词:生态恶化;生态文明;生态承载力;空间支撑

一、相关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学术界和决策层主要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现实维度和生态伦理、生态福利代际分配、可持续发展等时间维度寻求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空间层面的研究正在拓展,现有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展开。

在理论层面,马克明等研究了一定区域和空间范围内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景观生态学、干扰生态学、修复生态学等理论框架。1 俞孔坚等以北京为案例,研究了城市空间范围内的生态安全问题。他们提出,城市扩张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耕地面积的减少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如何精明地发展,即用最少的环境代价来实现最有效的发展。2 潘玉君等对云南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以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和泰尔指数等区域差距计算方法为工具,对云南省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及单位GDP的生态足迹等进行了时间序列、空间秩序和动因机制研究,系统研究了云南省1996-2010年中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及中位GDP的生态足迹等问题。3 邱杜杰等分析区域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动力的来源及其制约因素,试图构建有利于增强区域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动力的机制。4 黄婷婷等基于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工业布局,试图从生态角度对工业布局的内涵做新的诠释。5

在历史层面,衣保中系统研究了近代以来到当代东北平原黑土开发的生态环境代价。他发现,自清末大规模丈放官荒以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开发,东北平原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巨变,在东北黑土带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黑土开发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突出表现为严重的黑土退化、侵蚀和流失,甚至出现荒漠化的趋势6。笔者和张连辉研究了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发现中国的生态破坏与区域非均衡发展格局具有直接的关联。7 美国学者彭慕兰则依据生态负担的空间转移分析框架,研究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他认为,之所以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并取得成功,是因为英国将生态负担转移到其他国家,得以集中财力和物力推进工业革命。8

可见,相关文献主要是研究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空间布局和生态文明的关系,而侧重于一个国家的宏观层面,特别是如何统筹宏观生产力布局、宏观区域格局等空间因素与生态文明 建设的关系的研究,尚有待于全面深化和展开。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对国土开发空间布局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统筹谋划,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空间上支撑生态文明建设。这就从实践层面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空间维度,提出了如何通过空间格局调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

二 当代中国生态恶化的空间原因

根据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项目组的研究报告,当前中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中国污染排放已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两倍,呈现生态“负债”和生态恶化格局。9 导致这种格局的原因,除了传统发展战略、传统发展方式等宏观原因以外,还有区域格局、生产力布局和城乡二元格局等空间原因。

1.区域非均衡发展与生态恶化

建国以来,伴随中国工业化战略的推进,区域战略总体上经历了从均衡开发、非均衡开发到协调开发的演进过程。目前,中国区域发展尽管出现了一些指向协调发展的表现,但总体上看,中国区域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和非均衡特征,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导致各个区域都存在超越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各个区域都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

首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由于自身生态环境脆弱和发展滞后导致的开发保护不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建国后到西部大开发之前,西部生态环境就呈现总体恶化趋势。1998年,全国生态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约占80%。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大多数在西部。贵阳、重庆、兰州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10 西部大开发以来,这种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其次,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快速恶化。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是,由于低端化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发展方式,生态环境也在快速恶化。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例,根据中国科学院《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治理对策建议》的分析,由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过重等原因,东南沿海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一是水体污染严重,地表水体普遍受到严重污染;近海海域水体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超标;持久性微量毒害污染物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区域性水环境问题。二是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日益加重,大气污染类型由煤烟烈向汽车尾气型演变,氮氧化物已成为空气中要污染物;大气复合污染、大气细粒子污染开始出现。叁是土壤污染突出,耕地中持久性毒害物质大量积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突出。四是生态系统退化,水体生物物种显着减少乃至消失,渔业资源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围海造地使沿海红树林、芦苇等湿地减少。

第三,中部地区环境污染加速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正从点源污染扩展到面源污染;从工业污染扩展到农业和生活领域的污染;从城市污染扩展到乡镇地区的污染,而且‘各种污染复合叠加。由于上游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江、黄河水质不断恶化,两岸中小型公司排放的含有汞、镉 、铅、锌、砷等有毒物质的工业废水,进一步恶化了水质。中部地区开始成为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例如,2002年,中部地区受灾面积达1208.89万公顷,占全国受灾面积的25.7%。其中洪涝灾占面积占全国的43.26%,受灾人口占全国的37.5%,直接经济损失274.71亿元,占全国的32.8% ,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自然灾J害构成了对中部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

第四,东北地区环境约束加强。一是由于过度开发,部分资源濒临衰竭,多数煤矿已经或濒临衰竭;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森林生态功能严重衰退;草地资源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耕地资源的开发已经饱和,有的地方已经过度开发,土地质量下降。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的水资源呈过度开发态势。二是工矿城市遗留了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包括开采地的地面沉陷、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占地、矿山排水的出路问题。叁是水质严重污染,污染物使河流和部分湖泊、水库受到污染,进而影响地下水,一些地方影响到土壤以及近海海域。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东北地区有关水上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报告显示,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东北地区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东北可能陷入无水可用的困境。11

2.生产力纵向布局与生态恶化

建国以来,基于资源票赋和地理特征以及推进工业化、国防和改革开放的要求,国家采取生产力纵向布局战略。“一五”时期,按照沿海和内地两个纵向地带配置生产力。“叁线建设”时期,将国土纵向分为叁线,重点加快叁线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将国土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叁条纵向经济带。新世纪单列出东北地区,成为第四条纵向开发带。纵向配置生产力,有利于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有利于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先富起来。但是,这种生产力配置模式不仅带来了区域之间差距的拉大,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一系列加剧生态问题的后果。

首先,生产力纵向布局导致先进生产力偏离资源和区位,造成远距离大规模原燃料输送,导致原燃料产区的大规模无序的资源开发,加剧环境污染。我国的能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如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五个区域的煤炭、油气、水力资源占全国的70%以上,而制造业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由此形成了长距离、大规模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的能源运输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导致宏观上的高排放、高能耗、高损耗。

其次,割断流域经济关系,制约大江大河环境治理。中国的大江大河是自西向东横向布局的;按照流域经济规律,生产力的布局主要应该采取横向布局的战略。由于采取了纵向布局的方式,人为割断了流域经济关系,约束了江河上中下游的全面治理。由于缺乏补偿机制,上游地区一般缺乏治理的积极性,加上污染治理投入的不足,致使江河水质日趋下降。例如,最近几年,国家在长江的污染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沿江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就有170多个,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一是长江治污责任没有落实,各地追逐地方利益,治污不力。二是整个流域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治污机制,处在上游的省市,往往没有治污积极性,国家的治污投入也有重下游、轻上游的倾向。201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国家水文局2006年2月份的监测资料显示,长江流域一、二类水体的比例只占31 %,三类水占34%,其余都是四类、五类和劣五类水。近年来,珠江频繁发生“咸潮”,即海水倒灌,其所以如此,除了珠江三角洲的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以外,很重要的是珠江中上游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不强,导致珠江水流量日益减少,海水倒灌。12

第叁,为污染转移留下空间。由于国土开发的纵向布局,造成区域横向之间的产业梯级差距,形成产业转移的吸力和拉力,出现了明显的区域间污染转移趋势。东部地区倾向于将能耗大、污染重的公司和产物转移出去,由于发展愿望急切,中西部也乐于承接东部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和高消耗、高排放型产业。近期,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之下,东部地区又开始新一轮产业转移,“两高一资”产业成为转移重点。中西部地区紧盯东部列入关停并转目录的产业和公司,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引进这些被淘汰的产能。浙江省长兴县整治铅酸蓄电池公司过程中,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云南等地的相关部门闻风而来,竞相抛出优惠政策。中西部地区诸多造成环境危害的项目都是从沿海地区引进的。例如,污染甘肃天水水源地的奔马啤酒厂、造成安徽怀宁铅污染的博瑞电源有限公司、造成湖南嘉禾铅污染的腾达公司都是当地招商引进的项目。13

3.城乡二元割裂与生态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形成城乡二元发展体制和空间布局,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体制和格局发生一些改变,但总体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当前还进一步出现了城乡生态二元格局。

首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剧。环境保护部生态司统计数据表明,农村有近3亿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全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总排放量达 27亿多吨,其COD排放量是工业和生活污水COD排放量的5倍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5.05%;河南省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沿线区域的15个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不足40%,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20%;即使在经济较发达的江苏,苏中、苏北地区建设垃圾转运站的乡镇也不足一半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14

其次,在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中,工业污染成为主要因素之一,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大有加剧之势。中国环境规划院的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垃圾日益危害农村环境,工矿污染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也在加剧。15 出现生态二元结构,是因为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是以城市为中心,农村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散布于农村的工业公司产生的点源污染也呈上升趋势,城市污染则呈现向农村转移的趋势。所有这些,使得农村地区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互相交织。

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对策

西方发达国家在遇到生态环境空间制约之后,要么通过殖民地拓展生态空间,要么依靠产业链条和国际分工,向别的国家转嫁生态负担,中国只能通过自身的空间合理布局,优化和拓展生态空间。

1.推进主体功能区布局,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国土空间功能格局

前文分析表明,国土开发超越生态承载力是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国土功能格局,是生态文明空间支撑的核心。与强调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区域布局比较,主体功能区布局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布局模式。具体而言,一是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开发的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确定不同的开发内容。二是区分主体功能的理念。一定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在关系全局生态安全的区域,要把保障生态安全作为主体功能,把提供农产物和服务产物及加工品作为从属功能。叁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强调根据资源环境中的短板因素确定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适宜的产业结构。四是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强调各类主体功能区都要有节制地开发,适当控制开发强度、五是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强调把调整空间结构纳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内涵中,把国土空间开发的着力点从占用土地为主转到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上来。六是提供生态产物的理念,要把提供生态产物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增强生态产物生产能力作为国上开发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根据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皑体功能区布局。国务院2010年12月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指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皑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因此,主体功能区是以生态可持续为前提的,是支撑生态文明的空间结构支撑当务之急是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省市自治区层面编制省级规划;根据《规划》的要求,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在“十二五”和“十叁五”的相关规划中落实《规划》的具体要求,力争通过主体功能区布局,到2020年,达到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生态空间不断扩大、生态系统趋向稳定、生态效能大幅提升的目标,构建支撑生态文明的国土功能布局。

2.加强国土横向开发,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国土空间开发结构

与其他国家的河流多为南北流向不同,中国的大江大河多为东西流向,这为以流域为载体推进国土横向开发莫定了地理基础。基于流域的国土横向开发相对于纵向开发而言,更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首先,流域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河流的航运资源,而航运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为生态的方式。就能耗而言,美国国内水运、一级铁路、高速公路运输的能耗比为1:1.65:13.2。德国内河、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中位能耗比为1:1.3: 3.2。可见,水运是能耗最低的运输方式。就土地消耗而言,高速铁路平均每公里占地4.5公顷,而四车逍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占地10公顷,内河航运则除港口建设需要占用上地外,航逍一般是天然的,不需要占用土地。其次,以流域经济为载体推进国土横向开发有利于推进全流域生态保护,通过流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明确不同区段的环保责任,有利于在上下游之间推行生态补偿,有利于对河流实行全方位的环境保护。

根据《全国皑体功能区规划》,我国将构建“两横叁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叁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两屏叁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在“两横叁纵”布局中,特别强调了长江经济带的横轴地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七区二十叁带”农业布局中,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新疆等农产物主产区都是沿江沿河横向布局的。而“两屏叁带”生态安全带,包括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等也多是横向布局。可见,国家已经从规划层面确立以河流、山脉为基本载体的横向开发布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国土开发横向布局,重点要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开发这是因为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横向主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流域经济带。目前,长江经济带6省2市土地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4%;常住人口4.32亿人,占全国的32.5%。长江经济带是目前中国生态资源优势最为明显的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土质优良,兼有南北农业之利,适宜粮、棉、油等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的栽培,是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长江是全国最大的富水区,其水资源占全国的34%,水域面积占全国的40%,地表水总径流量占全国的57%,水能蕴藏量达2.68亿千瓦,可供开发量占全国的53.4%,居全国七大水系之首。长江不仅具有航运、灌溉、水产、旅游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为沿江产业带建设,尤其是高耗水、高耗能、高运输量的重化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保证。长江经济带8省市拥有河道通航里程7.24万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8.6%。因此,长江经济带无论从现有基础看还是从生态支撑能力看,都应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主轴。

3.推进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区域经济单元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经济区划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区经济格局延续下来,与资源环境、自然票赋和市场联系关联的经济区尚未完全形成。这种政区经济格局导致流域经济关系的割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含混以及自然资源的浪费,严重阻碍生态文明建设。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改变现有的单纯的政区经济格局,形成若干与自然资源票赋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区域,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区域经济单元。相对于政区经济而言,区域经济能够在更大的范围采用市场化资源配置手段优化配置资源,并通过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连接起来,因此,是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单元。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跨行政区的、具有“增长极”的经济区,如“珠叁角”、“长叁角”、“环渤海”,这些经济区打破原有政区界限,是在产业发展与市场整合基础上出现的。从建设生态文明角度出发,当代中国迫切需要推进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通过打破行政区界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区域范围内环境保护的整体推进,

4.促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乡一体化环境保护体系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的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显着提升,同时,农村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的事实则表明,城乡二元分割的环境保护格局已经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乡一体化环境保护体系,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先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叁化同步”,夯实城乡生态文明同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其次,阻断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向农村的转移,加大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第叁,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整合,建立区域范围内一体化的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组织体系和实施体系。

注释:

1.马克明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生态学报》2004年第4期。

2.俞孔坚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北京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64页。

3.潘玉君等:《区域生态女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云南省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上),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页。

4.邱杜杰等:《区域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动力与机制研究》(上),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

5.黄婷婷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工业布局研究——以安徽省省会经济圈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年第5期。

6.衣保中:《近代以来东北平原黑土开发的生态环境代价》,《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7.赵凌云、张连辉:《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地关系的历史互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

8.彭慕兰:《大分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0页。

9.李禾:《首份环境战略研究报告认为我国环境状况——总体尚未遏制 形势依然严峻》,《科技日报》2011年4月25日。

10.曾培炎:《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11.吴晶晶:《中国工程院报告显示水污染成为东部地区最大环境问题》,《云南日报》200年3月1日。

12.孙秀艳:《我国七大水系轻度污染 中东部旱区湖泊水质明显下降》,《人民日报》2011年6月4日。

13.岳跃国:《产业大转移 环境挑战咋应对?》,《中国环境报》2011年2月25日。

14.冯永峰:《警惕工矿污染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光明日报》2009年6月10日。

15.环保部:《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6月4日。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