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课题“来华犹太难民研究”项目组成员斯蒂芬·霍奇斯塔特(Steve Hochstadt)的新著《避难上海:逃离第叁帝国的故事》(EXODUS TO SHANGHAI,PALGRAVE MACMILLAN 出版社, 2012年出版)
成果介绍
斯蒂芬·霍奇斯塔特是着名的来华犹太难民口述史研究专家,他花费二十余年的时间采访了几十位定居在美国的上海犹太人。本书选取了13位口述者的经历和故事,不仅为我们再现了纳粹德国统治下被迫流亡上海的犹太难民真实生活,同时也为我们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来华犹太难民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料。
全书共有九个章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为时间线索,叙述了犹太人在纳粹压迫下离开家乡远赴上海,以及随着战争的结束定居美国的历史。在每一章节上,13位被采访者从内部的视角用自己的情感、经历为我们讲述那段灰色的逃难岁月。作者则从外部以更为理性、客观的方式描写时代大背景,把握历史发展的主动脉。
书中的第一章描述了纳粹铁蹄践踏下欧洲犹太人的悲惨生活,以及犹太人想方设法离开欧洲的迫切心态。反犹太主义此时就像传染病一样在欧洲蔓延,以致没有一个国家敢敞开大门欢迎犹太人。1933-1939年,美国政府严格限制犹太移民,规定每年进入美国的犹太人不得超过10万。波兰政府开始驱逐犹太公民,瑞士、英国等国家也纷纷采取各种手段将犹太人拒之门外。曾经的朋友、同事表现出的不是危难时刻的竭力相助,而是无情和冷漠,倒是一些素不相识的人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帮助。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的慷慨义举挽救了无数生命,他发给犹太人的签证成为他们离开奥地利、购买船票的凭证,尽管来到上海实际上并不需要签证。1938年6月之后,德国犹太人也从奥地利犹太人口中得知上海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签证的自由港口。这个消息让那些难以进入美国、英国的犹太人十分欣喜,但是仍然有许多犹太人对于去上海避难犹疑不决,他们不确定上海是否为一个理想中的避难地。但随着纳粹将犹太人逼向绝境,没收、抢夺他们的财产,许多人最终下决心去上海,也有一些希望离开却买不起船票的犹太人最终不得不留了下来。
书中第二章叙述了犹太人准备前往上海前的等待。漫长的旅行对于犹太人而言既是个人的不幸,也是整个家庭的不幸。长途旅行的准备工作往往由母亲或妻子来完成,她们不仅要准备好繁琐的证件,还要全力营救被关押在集中营的丈夫。1938年底,已经有定期从欧洲开往上海的航船在售票,得到一张前往上海的船票意味着远离盖世太保的搜捕和迫害。整理行装对于犹太人而言是复杂却徒劳的。纳粹德国严格限制他们所携带的财产,每人只能随身带10马克。除此之外还有海关人员的亲自监督以确保没有违禁物被携带出国。胆子大一些的犹太人会想方设法把珠宝、金银首饰藏在孩子们的玩具里或是柳条箱中,一部分被没收了财产的犹太人依靠世界犹太组织的接济得到了前往上海的船票。
第叁章叙述了欧洲犹太人初到上海后的生活情况产生及与当地人的文化碰撞。初到上海的犹太人依旧保持着他们在欧洲的生活习惯:奥地利犹太人在虹口街边上开起了露天咖啡店;来自柏林和维也纳的艺术家们很快建立起了文化、娱乐社团,每月会有定期的戏剧演出;犹太难民办的报纸和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奥西·莱温办的《上海犹太早报》。到达上海之后,大多数犹太难民都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基本不必依靠救济组织来度日。在被采访的13人中,有人的父母是掌握一技之长的医生、护士,还有些家庭经营着酒店、餐厅。在上海的生活虽然比不上在欧洲惬意,但至少在他们眼中也是快乐和安全的。1943年2月,日本占领军当局要求欧洲犹太难民迁入隔离区,原本较为平静的生活一下子全被打乱。
书中第四章为我们呈现了欧洲犹太难民被迫迁移到隔离区的艰难生活。1943年2月18日,日本当局发布了一个要求“无国籍难民”迁移到指定区域的布告,尽管在布告中没有出现“犹太人”的字样,但在不到叁个月的时间里大约有8000名“无国籍”的犹太人搬进了隔离区。搬进虹口隔离区的犹太人偶尔会和日本人发生正面冲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书中几位口述者也为我们讲述了几个案例。一个犹太人在与日本人发生口角后的第二天就被发现淹死在河里,另一位犹太人因被指控是盟军的情报人员而几乎被活活打死。13位叙述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同一个日本人合屋(骋贬翱驰础),隔离区的日本长官,自视为“犹太人之王”,住在隔离区的每个犹太人都不得不与他打交道。在虹口的隔离区内,比日本人还要可怕的是看不见、摸不到,却无处不在的病菌。这些来自欧洲的犹太人对于蔓延在陋巷中的病毒毫无抵抗力。饮用被污染的自来水,缺乏足够的御寒冬衣,导致他们患上了肺结核、疟疾、猩红热等病,死亡随时威胁着他们。在最为艰难的1943-1945年,整个犹太社区中近10%的人死于疾病。隔离区中犹太人的生活枯燥乏味,但总有些头脑灵活,消息灵通的犹太人倒卖各种稀缺物品,如香肠、点心等食物。距离战争结束似乎遥遥无期,一部分胆子大的犹太人用短波收音机收听者来自英国、俄国等同盟国家有关战争的报道,他们私下讨论着战争的最新进程,这些不确定的消息被孩子们当作乐趣一样传递着。
书中第五章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隔离区中犹太人对结束战争的渴望、对日本投降的欢欣,以及犹太人再次面临迁居他国的复杂心理。1944年盟军在欧洲战场扭转了战局,德军在东西两线全面撤退。美军已抵达菲律宾并开始在中国境内轰炸日本驻军,偶尔出现在上海上空的美军战机给人们带来了希望。1945年5月,期待已久的战争首先在欧洲结束了,这给上海犹太难民带来一丝安慰,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预料的灾难。13位被采访者都谈到了1945年7月17日这一天,美国飞机误炸了虹口隔离区,造成30多人死亡。面对美国的轰炸,人们流露出悲喜交织的情绪,既为不幸死去的同胞难过,又为战争即将结束的喜讯而欢呼雀跃。不久后,日本人消失了,隔离区也不存在了,食品和生活用品又突然增多,生活渐渐恢复了秩序。经历战争之后的上海犹太人为自己免遭纳粹屠杀而庆幸,但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离开后我们又该去哪里?
书中第六章讲述了战争结束后上海再次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美军的登陆缓解了经济困难,但也带来了新的麻烦;蒋介石的军队进入上海,国民党到处散布有关共产党的谣言;犹太人担心自己会成为新一轮战争的牺牲品,纷纷想方设法离开上海,寻找新的家园。美军高新录用了1500名犹太人,充足的食品和衣物很快就发放到市场,但与此同时物价上涨、通货膨胀。1948年后,上海的经济状况比战争后期还要糟糕。然而,最让犹太人担心的是战争结束后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对抗,他们和全世界各地的难民一样没有归属感,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
在第七章中,13位叙述者讲述了自己如何离开上海,以及离开上海时茫然无措的心理。美国成为上海犹太人的首选之地,美军在战争结束后带来的经济发展吸引着犹太人前往“新大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英语并被美国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所感染,美国政府也乐于看到犹太移民带来的经济增长。但要去美国并非易事,必须有亲朋好友出具的担保才能使犹太人抵达美国,以证明他们将不会成为接受国家的负担。那些笃信犹太教的正统派教徒和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更加倾向于回归圣地—巴勒斯坦,他们中有许多人来自中东和俄国社区。回到巴勒斯坦的生活固然充满艰辛,但对于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而言毕竟有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前景。还有为数不多的老一代犹太人决定回到德国、奥地利,他们厌倦了再次适应新环境的挑战,认为即使在美国拥有一份工作,也很可能再次从基层干起。后来纳粹大屠杀的消息传到上海,人们才知道过去的家园已变成一片废墟,犹太人在欧洲的物质和精神根基都被纳粹连根铲除了,因此他们再也回不去了。1946年7月19日,一艘载有36名犹太人的舰船抵达美国旧金山港口,由此拉开了上海犹太人大规模移民美国的序幕。长途旅行的艰苦丝毫不亚于战争中的艰辛,船舱拥挤狭小,航船的颠簸与分别亲人的痛苦再一次让犹太人饱受身体和情感的煎熬,新的生活在向他们招手。离开上海的犹太人并非厌恶这座城市,他们只是希望离开避难地开始新的生活。
第八章讲述了犹太人抵达美国后开始新的生活。13位口述者谈论了自己在美国上学、找工作,逐步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绝大部分美国人对犹太移民持欢迎友好的态度,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出现,但此时美国反犹太主义的思想暂时被政治权威压制下去了。犹太人被严格限制进入大学,难以进入医生、律师、教师等行业工作,这些歧视和不公正在饱受纳粹屠杀的犹太人眼中显得微不足道。书中的13名犹太人都将更多的叙述放在了他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生活和成功事业上,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美国和美国人民。欧洲犹太人在开拓新生活的同时也摒弃了德国文化。他们分散居住在广袤的北美大陆上,无论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还是犹太人对融入美国社会的渴望,都要求他们抛弃曾经根植于他们身上的德国文化。犹太人因此就像无数来到美国定居的移民一样,不再是一个特殊的异族群体,而成为有着不寻常经历的“新美国人”。他们现在自视为美国公民,就像他们曾经自视为德国公民一样。
第九章内容讲述了历经沧桑的上海犹太人对曾经作为一个犹太难民的感悟和思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上海还留有什么历史痕迹呢?许多定居在旧金山和纽约的犹太人会定期聚在一起,聊一聊在上海生活的日子。上海犹太人背井离乡逃难的故事和纳粹集中营里幸存者的悲惨故事相比的确显得平淡,却也承载了一个民族的记忆。随着历史逐渐浮出水面,上海犹太人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书中的13名叙述者都是普普通通的犹太人,他们经历了不平凡的岁月,他们经受住了纳粹的独裁统治,最终定居他乡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在生命和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犹太人没有表现出大的智慧。在战争期间他们是不被保护的“无国籍难民”,战争结束后他们成为全世界的公民。犹太人对于大流亡、大屠杀的感悟和思考已经超越了整部20世纪充满战争的历史,对于我们更是一种启示。在20世纪后半叶和21世纪初期,犹太人仍然有许多箴言告诫我们,这些箴言有关宽容、仇恨、苦难、物质的富有,以及精神的富足。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忆在上海的生活,这些经历在历史的长河里显得微不足道,但却关乎每一个犹太人的精神家园。
斯蒂芬·霍奇斯塔特在为我们整合故事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犹太难民的复杂感情。作者没有掺杂个人主观想法,仅仅通过对故事主题的突出、内容的强调、结构顺序的调整来为我们展现宏大历史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干枯的历史也因鲜活、生动的故事变得有趣起来。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捕捉到上海犹太人矛盾的情感,纳粹惨无人道的屠杀使其充满仇恨,中国人对犹太人的帮助和支持无不使其“充满感激”,尽管两个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