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2012年 第八期)
2012年11月17日在昆明召开子课题研讨会,对白族、傈僳族、景颇族、哈尼族文稿进行专题研讨,同时,还讨论了下一步的有关工作。出席会议的有:白族章责任人杨志明,景颇族章责任人杨燕同,傈僳族章责任人杨燕同、鲁建彪,哈尼族章责任人傅永寿;项目首席专家伍雄武,项目组成员李煌明、责任编辑杨云宝、办公室秘书和金权。
一、傈僳章会前提供了文稿。会上,杨燕同、鲁建彪对文稿做了说明。认为按本项目《要则》的要求,文稿须增加近代部分;对傈僳族思想与文化的历史,现稿太简略,须进一步展开论述。认为傈僳族章的困难,一是,南诏以前文献记载简略,大理国时期多缺记载,难于展开论述;二是,傈僳族发展不平衡,同一时期叁个地区的傈僳就处于不同历史阶段,难于作统一的历史叙述;叁是,傈僳与彝族关系密切,一些资料属傈僳还是彝族难于分别,以致人们把金沙江地区可属傈僳族的一些资料仅只视为彝族资料。与会同志对文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见附录)。
二、景颇章会前提供了文稿。会上,杨燕同对文稿做了类似傈僳章的说明。与会同志对文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见附录)。
叁、哈尼族章会前提供了文稿。会上,傅永寿对文稿做了说明。他认为,现稿虽总结了哈尼族哲学思想的丰富内容,但是,应按本项目新的理念和方法,对哈尼族思想与文化的历史做进一步的论述,并由此须对本章的总体框架上做大的调整和改进。与会同志对哈尼族章的指导思想和框架进行了研讨,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见附录)。
四、白族章虽已完成部分文稿,但据新的想法,对原稿的框架做了重大的调整,现在重新提出一份提纲交会议讨论。杨志明对新的提纲做了说明。他认为,新提纲较完整、全面的体现了白族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其滥觞于爨氏时期,而形成于南诏;与云南各民族相比较,白族的特点在于不断吸收内地汉文化,并因此始终处于云南各族发展的前列;白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特点体现在本主崇拜之中。他认为,新提纲的重要特点在于,把原始与现代,精英文化与民间基层文化结合起来探讨。与会同志对白族章的提纲进行了研讨,并指出,此章至今还未确定最终提纲,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求叁位责任人一定抓紧修订提纲,按计划完成初稿。对白族章提纲,与会同志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见附录)。
会议最后认为,下月(12月)藏、纳西等族的研讨会,须及时发出通知、准时召开。此会应同时对今年召开的5次研讨会(25个民族章文稿的研讨)进行总结,并对2013年的工作计划做出安排。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项目办公室
2012年11月22日
附:对于傈僳、景颇、哈尼、白族(章)初稿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一、对于傈僳族章文稿的意见和建议
(一)现稿着重从理论的逻辑出发,应转变为从史实出发,据之作出理论的分析与评论。为此,对重要的史实和文献,要做认真的考订、介绍,然后再做理论分析。
(二)要按照本项目的理念与方法,以思想、精神家园的形成与发展,诠释民族的形成、发展与凝聚。对于傈僳族思想史可考虑:
唐(南诏)以前与彝语支各族共处于母体之中,可从各族混同的角度考虑哲学思想;
唐宋(南诏、大理)时期,开始形成独立的族群;
元明时期,在多次迁徙中既形成不同的支系差异,又形成更为明确的民族意识和凝聚;
近代时期,在反击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中,傈僳族的战斗精神、中华民族整体意识的发扬、高涨。
(叁)民族关系方面,傈僳族与彝语支各族,特别是彝族的思想、文化关系十分密切,文稿无法回避,须作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四)思想、文化特质。傈僳族与彝语支各族同源的历史,以及历史上的密切关系,与傈僳族思想中的各族同源意识,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应作为民族意识的特点加以考虑。傈僳族历史中,大规模的、主动的迁徙,其精神动因,应予恰当的分析、论述。
二、对于景颇族章的意见和建议
(一)现稿与傈僳族章文稿相似着重从理论的逻辑出发,拟应转变为从史实出发,据史实作出理论的分析与评论。为此,对重要的史实和文献,要做认真的考订、介绍,然后再做理论分析。
(二)景颇是一个跨界民族,而且目前在境外的人数又超过我国境内人数,但是,景颇族与彝语支各族一样,其历史源流的根在中华内地。景颇族始终凝聚于中华民族,近代高度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本章应对这种情况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行深入论述。
(叁)历史叙述应增加近代部分。
(四)应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一是景颇族与彝语支各族的关系,特别是与阿昌族的密切关系;二是景颇族内部景颇支与载瓦语各支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于景颇的思想与文化有重要影响,因而可从这些关系来认识景颇民族精神的特质、个性。景颇与彝语支各族思想共性的体现:父子连名制,为亡人送魂及相似路线。景颇各支系思想共性的体现:认同宁贯娃为民族共祖,父子连名制,为亡人送魂及相似路线。
叁、对于哈尼族章的意见和建议
(一)现稿完全按思想专题(逻辑分类)的框架来论述哈尼族哲学思想史,应据本项目的理念与方法、按《要则》的框架,重新构建提纲。新提纲应着重于透过历史与文化探索民族精神与哲学思想的核心与特点。
(二)在历史与民族关系方面,新提纲应注意彝语支各族的思想关系与共性,如:洪水神话,各族同源(共祖)的传说与观念,父子连名制,等等。
(叁)生产方式、物质文明对哈尼民族精神与思想观念的影响十分突出,如何从两者的关系中探讨哈尼思想与文化的特质,是本章重要的问题。如:哈尼迁徙的农耕生产、独特而发达的梯田农业,这些,对其思想观念、历史发展有何关系,可认真探讨。
四、对于白族章的意见和建议
(一)须抓紧完成提纲的修订工作,并按计划完成文稿的修改和补充,最后完稿决不应再有拖延。
(二)本主崇拜和佛教,在古代白族思想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视为古代白族思想与文化的核心,但在新提纲中没有集中、全面的论述,甚为不妥,须再作考虑。
(叁)白族、彝族的相互关系,对两个民族的思想与文化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同时,两族的关系是云南最重要的民族关系,对云南整个地区的历史都有重大的影响,对此,白、彝两章的作者应认真、深入地共同研讨,得出共同的认识,并贯穿到整个提纲中。
(四)白族思想、文化的特质在本章中是重点、难点,在提纲中提出了逻辑结构,但未见具体内容,希望及时提出并与大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