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我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代表性阶段成果汇编

2013年04月23日16:48

“我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10&补尘辫;窜顿065)”阶段性研究代表成果之一

文化产业学科的交叉性

尹鸿(“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2011年1月8日-9日讲演稿)

谢谢李校长,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给大家探讨对于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设,因为它主要跟人才培养、跟学术研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个题目其实对我们今天来讲也正好是这个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去年有一个国家社科的重大招标项目是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今年是我做首席专家,我们申请了一个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建设,也是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所以最近也正在组织倾听咨询各位专家的意见,对这个学科建设想提出一些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实际上我们在讲这个学科文化产业,包括答辩,因为邀请了一些经济学、政治学,其他学科的专家做评审专家,他们首先给我们提一个问题,说你们首先是在假设文化产业是一个学科,但是我们更关心它是不是一个学科?如果你们认为是一个学科,得给我们一个证明。这样就逼得我们去思考一些问题。

我们现在讲它是不是一个学科,可能取决于几个前提。

第一个,它就没有明晰的研究边界。严格来说我们是有自己的研究边界的,就是对于文化的产业,是有研究边界的。这个边界马上会涉及到很多问题,会涉及到其他的学科,也都在研究对于文化的产业,或者都在涉及跟文化有关的产业。这样一来就导致这个学科有一些确实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特殊性,这是第一。

第二,相对清晰的研究方法。从现在来讲,如果从文化产业研究它的基本研究方法,大致跟这个叁大主要学科有关系,一个是经济学,一个是管理学,一个是艺术学,当然他们自身的不管是质化的或者量化的研究方法,本身又有一些复杂的分区。但是我们想基本上这叁种方法是会存在。这是一个。

然后是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这叁者可能构成我们对这个学科是不是一个学科的基本认知,就是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人才。同时它又确确实实跟别的学科有重迭,有交叉,所以这是我们后来要谈到的。

但是另外就是我们考虑它能不能够成为一个新兴学科,可能会考虑到它是不是有足够的需求?严格来说今天确实面临呼唤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热情非常高,取决于第一是文化产业热,世界范围之内像中国热成这样的国家很少见,虽然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也重视文化产业,但是像中国这样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学者到公司家到政府官员,都把文化产业挂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而且房地产都以它来推动,这种状况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因此这种产业热本身驱动了这个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另外研究热,我们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虽然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有来自文学的,历史学的,艺术学的,完全不同的学科大家都到一起,很快聚集成一支越来越庞大的队伍,那么我们的学术研究急需有学科建设的规范。另外是人才培养热,我们查了一下全国目前跟文化产业有关的学科,本科方向大概有36、37种之多,因此涉及到的高校,我们设有专门的专业,也接近上百。这样一个需求也促使我们对这个学科进行研究。

我们梳理了一下现有跟文化产业相关的情况,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最早93是文化艺术管理,这个比较接近国外,因为我们也查阅了一下大量的世界各个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专业设置,没有文化产业的设置。最多的是对于艺术管理或者文化管理,都比较早,实际上是在90年代就已经很多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学开始设计,当然有的是在艺术学院,但是更多的是在管理学院或者商学院。那么在我们国家是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的本科目录,到了98年开始有了公共事业管理,这可能涉及到文化,因为当时我们的文化大多数属于事业体制,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中有一部分是文化公共事业。2004年开始有了文化产业管理,就跟艺术管理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而且目前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将近60所。我们后来查阅了一下,在文学,就是一级学科下面,在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下面又包含30多种跟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这是目前它已经成为。但是现在这些学科都面临一个情况就是没有学科归属,一方面社会很热,人才培养的需求很热,研究也很热,但是它在本学科当中往往被边缘化,往往找不到准确的学科定位,那么包括我们的职称评定,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方向方面都受到制约。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学科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们自己判断文化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这个学科当中,后来我们想它设计,当然从概念上来讲,我们讲它是以文化产物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与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我们想强调一下,第一个它是对于产业的学科,因此跟一个产业链是有关系的。所以可能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和综合管理,这是我们认为它的一个学科的范围,它是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可能涉及到跟其他学科的交叉,而我们认为主要的交叉是广义的艺术学,当然可能也包含一些文学,主要跟创意学,因为跟我们的学科划分有关系。经济学、管理学这叁大学科相互交叉。

我们认为中间交叉的一部分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体系,而与此相关还跟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有关系,比如跟历史学、旅游等等有关系。另一方面对科学技术跟计算机技术科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者它可能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通识性的,薄的部分,而核心体系应该是这叁个学科中心的交叉点。我们为什么做这个图?我们想说它不是艺术学加经济学,这是一个新的学科建设体系,它是一个化学的融合,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相加。因为现在我们出现的情况可能是会把这些不同的学科变成简单的物理相加,影响我们学科体系的建设。这是我们觉得的第一个判断。

它就涉及到,如果作为一个学科有哪些基本的范畴和基本理论?第一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产业?接下来我们讲文化产业它的相对概念就是非文化、非产业的文化,有一部分文化不是从产业视角去做的研究。还有一部分是非文化的产业,它是产业,但是跟文化产物没有关系。这两个是我们的相对概念,这样我们才能清楚什么是文化产业。另外我们也要区别一下这些年体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传媒产业。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确定文化产业它的基本特定是什么?我们讲所谓的内容为王,这个内容为王主要是从它的产业属性角度来讲,并不是指经营的角度。另外所谓的双重属性,另外是版权经济,因为版权经济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可能重视得非常非常不够,这个涉及太多的关联性。另外是技术创新,这个跟它有关系的产业特性。另外是文化产业的要素,我们可能要对它进行基本的范畴分析。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划分,从生产产物流通到消费。另外涉及叁个核心产业学科分支,一个文化产业经济学,创意学和管理学。另外还有两个相关分支机构,文化产业市场学,还有国际贸易,这个跟前面有关联,因为特殊性往往作为一些分支性的学科。

文化产业从形态分类上,参照这几年国务院和统计局的分类,大概划成15大类,各自又有自己的特征,互相又有一些交叉,我们没有时间不再多说。

我们说一下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我们认为大概会有这么四个方面的人才,可能是我们的主要人才。第一是技术操作人才,但是这部分人才传统的学科已经在开始培养,职高、普通的专科、本科,这是大量的技术,在我们文化产业行业就是蓝领,劳动密集型学科,这是未来非常需要的一个学科,尤其在中国。第二类是创意创作人才,主要是传统的艺术学科,已经在开始培养。包括艺术专业硕士,其实我们都已经在培养。对于文化产业学科来讲,我们新的增长点就来自于一些新兴的方向或者交叉的方向,我们一个观点就是文化产业学科不可能替代原有的所有学科。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原有学科的文化产业学,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大学。因此,原有的这些已经形成的这些学科,它仍然在为文化产业培养人才,而我们新兴的文化产业的专业只能是一些新兴的或者交叉的方向,比如原来没有涉及到的动漫、游戏、新媒体等等。当然另外我觉得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文化产业学科重点培养的人才是过去大家都没有做的事情,就是经营管理人才和战略研究人才,主要是硕博两个阶段。

从学科模式来讲,既然我们认为是一个交叉学科,所以就不能把所有被交叉的学科都包含进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另外它不是不同学科的物理相加,而是一个化学反应。因此学科设置上,第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学校你的资源能够整合的条件来形成自己的学科,而不可能是全国的文化产业学科都是一致的,一定是跟你的资源交叉能力有关系,你能交叉进什么东西,你才可能做出这样一个学科,形成各自的特色。这种交叉性,将来可能更多体现在我们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我们研究个人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像文化产业管理,这类学科我们觉得在本科开设其实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既很难具有真正的专业性,事实上我们调查过全国已经开设同类学科的专业,其实大多都在上中文系、历史系的课。他的文化专业性没有,他的管理的专业性也没有,而且这批人才两个专业性没有,到了工作以后是很难适应。所以我们觉得更多的应该强调开设一些辅修专业或者一些双学位,或者一些新兴的交叉方向。

当然另外我们觉得下一步我们作为文化产业可能要突破的就是专业硕士,因为大家知道去年我们新批了很多专业硕士,包括新闻传播、编辑出版,如果在专业硕士上突破,这是对文化产业学科上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才培养的方式,经济上也可以解决我们很多问题,而且我们的学科也会有很多的方向性,大概内容,我们现在设计主要是这样一些,这些也是我们学院自己在做一些探索,因为我们觉得文化产业学科,现在要想活泼地生长出一个完全没有的东西,涵盖过去已经有的所有学科是很困难的,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如果把交叉学科做好,实际上在学校的发展中会有一个先机。因为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在提出支持,包括我们自己学校也在985叁期的规划中支持重点是交叉学科,我们认为代表未来学科方向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往往在交叉点。因此如果把交叉这个支撑点能够做足,其实我们是有学科发展的可能和方向的。

(本发言稿先后被《文汇报》、《北京商报》和各主要网站转载转引)

“我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10&补尘辫;窜顿065)”阶段性研究代表成果之二

如何走出同质化怪圈?

尹鸿(《求是》杂志2012年第18期)

当今中国,已然是世界文化生产大国。电影年产量近600部,电视剧超过15000集,动画片约25万分钟,都高居世界前列。新创作的舞台剧、发表出版的小说等,也全球领先。但我们还不是文化强国,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文化产物原创力不足,武侠、谍战剧扎堆上演,宫廷、家庭戏跟风严重,印象景观演出批量复制,选秀、婚恋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种一窝蜂相互模仿抄袭、产物大同小异的不良现象,不仅使文化产物陷入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也使观众处于同一类产物过度供应的饱和状态,难以享受到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实,大家都深知同质化的危害,因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如同物质需求一样,丰富多彩、形形色色。尽管在特定的环境和机遇中,某一类题材的作品可能会产生特殊的轰动效果,但绝大多数精品力作,都是因为具有某种独特性、差异性使然。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文化产物都与创新有关,任何创新都与差异性有关,任何差异性都与稀缺性有关,尤其是那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观众需求的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产物,都能获得成功。

造成文化产物同质化的原因很多。比如,创造性人才缺乏或现有人才想象力、创造力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带来模仿复制行为泛滥,等等。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国文化产业化程度低造成的。目前,尽管大多数文化产物都在进行市场竞争,像电影争取票房,电视争取收视率等,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加上多级部门办文化带来的条块分割,使文化生产机构设置迭床架屋,非市场要素的作用很大。这就导致文化市场主体众多,竞争激烈,文化产物的生产流通很难协调。此外,行政主导的一些行业协会也缺乏行业支配能力和制定标准、规则的能力。因而,在拥挤无序的竞争中,一旦市场上出现了成功产物,大家往往蜂拥而上,无法形成差异和间隔。文化生产者缺乏足够的创新空间,创新成本也变得高昂。以电视节目来讲,在一个城市中可以同时看到近五十个电视频道,而它们大多数又都是由不同电视台开办的综合频道,同样的定位、同样的受众群,都只能靠新闻、电视剧、综艺“叁板斧”竞争,频道之间很难形成差异定位和产物供给的协调机制,往往容易出现相互模仿、复制的局面,想不同质是很难的。这种多、乱、弱而且不能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行业结构,是文化产物难以走出同质化,甚至低质化、低俗化的重要原因。

要切实走出同质化、低质化、低俗化的怪圈,除了呼吁创作者、制作者要进一步锻造崇高思想、凝聚核心价值、提高创新能力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产业结构,打破目前积重难返的区域分割、行业分割、所有制分割等阻碍,通过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完整、资源优势互补的若干综合性大型文化公司。这些大公司可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完成市场的集中调整,有效地影响产物的供求平衡,遏制恶性竞争的出现。这样,不仅能为创新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而且能保护创新,使创新获得体制性的保障和支持,鼓励更多的创作、制作人才和创意公司家积极创新、乐于创新,不断丰富文化产物链,打造出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产物、品牌和公司。

“我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10&补尘辫;窜顿065)”阶段性研究代表成果之叁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启示 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尹鸿(《中国文化报》2012-03-23)

英国曾经是世界制造大国,进入后工业时代后,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生产高附加值产物,为国内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便成为英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将“通过发掘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赋的经济属性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这一国家战略引导下,英国从事创意产业的公司占全国公司总数的5.13%,提供150多万个就业岗位,不仅在音乐、表演、电视纪录片和娱乐节目、电影等领域英国文化竞争力明显提高,而且工业产物和商业服务也因为创意价值的提升而带来更高的文化附加值,正在实现英国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型。这一成功转型,与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推动有着密切联系。英国政府在理念前瞻、战略重视、机制创新、执行到位4个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调动、保护、尊重了市场、人才、公司的创造活力,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繁荣。

在学界还在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概念争执不休时,英国政府率先用文化创意产业替代文化产业概念,这也体现了该国政府在理念上的前瞻。英国政府以就业人数多或参与人数多,产值大或成长潜力大,高原创性或高创新性作为标准来定义文化创意产业,不是简单地发展所谓传统的文化产业,而是将文化创意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鼓励工业产物和商业服务的文化创意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涵盖了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电视、广播、设计、视觉艺术、工艺制造、博物馆、音乐、流行行业以及表演艺术13项产业,不仅扩大了产业范围,更是重视了创意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带动性力量的巨大价值。

概念确定后,英国政府很快就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发展规划和发展路径,体现了英政府在战略上的重视。在政府推动下,英国成为全球最早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提出,要“通过英国引以为豪的高度革命性、创造性和创意性来证明英国的实力”,使英国从传统的“世界工厂”蜕变为当今的“世界创意中心”,全方位提高英国的核心竞争力。英国先后出台《英国创意工业路径文件》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而在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公司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物出口等方面”政府将做出积极努力。按照相关规划,英国政府逐步推出完整的创意工业财务支持系统,形成了目前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随后,英国政府通过大胆的政府机构调整,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1992年,英国首次将文化相关事务及部门整合,设立国家遗产部,负责艺术、文化遗产、体育、传播与旅游观光等事务。1997年布莱尔亲自领导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作为“新英国”计划的一部分,英国政府随后又将国家遗产部整合改名为“文化、新闻、体育部”,“协助创意产业提高社会认知度,帮助各创意产业门类充分实现其经济潜力”.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为大创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整合的政府管理服务平台,解决了条块分割带来的发展制约,不仅释放了大文化创意的直接经济活力,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文化创意的影响力价值。

而在具体的围绕人才、市场、公司等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元素,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执行合理到位。英国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并不介入产物生产、不干预市场、不影响微观的公司活动,而是集中在人才培养、市场体系、公司创新等方面提供开发技术和教育潜能,产物出口,税收和政策调整、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系统支持。同时,政府的产业扶持尽量通过第叁方非政府专业机构和组织来执行。如通过英国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狈贰厂罢础)等机构来进行服务、资助和监督,政府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也绝不从中获利。经过几年发展,英国已培育了10多万家创意公司;在高校为文化创意产业举办人才再造工程;为行业提供数字化项目改造等,政府起到对市场保驾护航、对公司促进鼓励、对人才培养开发的作用。

目前,在发展和繁荣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将创意的力量用到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的经济发展转型上;如何做到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体制机制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的阻碍;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保护、尊重市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防止行政方式对产业发展带来的过热、过度干预甚至扭曲,应该说,都可以从英国的发展经验中,找到他山之石的参照和借鉴。

“我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10&补尘辫;窜顿065)”阶段性研究代表成果之四

博物馆在坚守中创新

吕宇翔(《人民日报》2012年7月3日)

自17世纪晚期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开始出现以来,有关其性质与功能的讨论就一直没有结束。早期的博物馆多为私人收藏家公开自己的藏品供民众参观,一些私 人博物馆对参观者的身份、参观预约程序以及参观规程都有严格的限制。18世纪,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博物馆陆续出现,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卢浮宫等,而 大英博物馆很早就确立了免费开放的原则。19世纪是博物馆发展的黄金时期,世界十二大综合性博物馆大多在此期间成立,其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形式 的综合、专业博物馆纷纷建立起来。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责。现在,博物馆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多功能的社会文化复合体。 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博物馆主要包括收集、典藏、修护、展出、研究和教育等功能。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博物馆的旅游娱乐、社区营造、文化传播等新功能。传 统博物馆通常被视为公益性的研究机构或教育机构,现代博物馆则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集事业与产业为一身的综合性文化单位。 从某种意义上 说,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与现在,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然而在网络时代,这一形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新的信息技术所更新。传统博物馆中的历 史文物陈列、艺术品收藏或专题展出,已经可以方便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于网络世界;同时,网络的海量信息更能给这些内容以不同侧面的分析和解读。面对技 术环境、社会环境的飞速变化,如何创新博物馆的内容设计与产物开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对而言,博物馆最能吸引公众的地方 正在于其沉浸式的真实体验。通过原物真迹给人的直观感受,参与式项目的切身体会,以及专题式的内容梳理与讲解,各具特色的空间与环境氛围,带给人们最有效 的知识积累与文化传承。因此,故宫、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的实物真迹才能吸引众多的参观者,横滨拉面博物馆的历史街景以及美味体验也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博 物馆的创新应当在充分发掘历史与现实素材的基础上,深入梳理不同专题,有效利用现代科技,为参观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体验氛围。 事实上, 很多博物馆也都在很好地应用各项新技术来加强传播效果。多语种电子讲解器、专题网站、手机应用,以及视频、投影、多媒体、虚拟现实、原景再现等手段,在博 物馆的内容设计与产物开发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有时,网络博物馆的内容传播还能够和现实的博物馆产物实现非常好的互动。但创新的关键不在于这些新技术的运 用,而在于对受众需求的把握。显然,那些仅仅以图文资料堆集起来的博物馆内容一定鲜有人问津。 博物馆的公益性并不意味着它们不用考虑 经营,博物馆的事业属性也不能简单地以收不收门票来辨别。根据不同的现实境况,博物馆的运营既有大英博物馆那样的免费开放模式,也有卢浮宫或故宫这样的收 费参观方法。而依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博物馆都会开发一些经营性产物,以补贴其运营的费用。从各种角度来说,博物馆都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事 业与产业的兼容属性,使博物馆的经营与管理与其它机构有着明显的不同。 通常,博物馆运营资金主要来自国家拨款、社会捐助、基金运营、 项目开发以及服务收费。而要维持良性运营与可持续发展,大多数博物馆都需要开发自己的经营性项目。实际上,大英博物馆自主开发的商品交易,以及如租用讲解 机、出售场馆地图等服务收费也能为其带来不少收入;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发的相关产物,更是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收益。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除国家设立的公立博物馆外,一些私人博物馆依靠自身的投入与产物开发,获取一定的收益,也是产业发展的正常规律。而对大多数博物馆来说,在坚守公益性社会事业属性的同时,开发出有特色的经营性产物,更是博物馆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

“我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10&补尘辫;窜顿065)”阶段性研究代表成果之五

政府不“包办”内容产业

吕宇翔(《人民日报》2012-03-21)

日本将文化产业称为“内容产业”。内容产业不仅自身市场规模很大,而且带动其他产业增长的规模效应也很明显,在日本很受重视,其产业发展轨迹也具有很强的日本特色。

日本在1990年成立了由专家学者和艺术权威组成的“文化政策促进会议”,作为文化厅长官的咨询机构。1995年7月,文化政策促进会议提出《新的文化 立国目标当前振兴文化的重点和对策》报告,开启了“文化立国”战略的初步设想。1996年7月,文化厅正式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标志着日本 “文化立国”战略的正式确立。

“文化立国”战略的核心即是通过知识产权内容产物的创造,带动国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升国家形象,打造国家软实力。2003年,日本政府组建了由小泉纯一郎首相挂帅的“知识财产战略本部”,下设“内容产业专业调查会”;2004年,“内容产业专业调查 会”发表《内容产业振兴政策软实力时代的国家战略》,将内容产业定位于重要支柱产业,同时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强国的目 标;2009年,日本内阁官房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事务局又宣布了“知识产权战略方案2009”,2010年确定《文化产业大国战略》。

围绕这一战略,日本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文本,以法律法规等制度形式将“文化立国”战略固定下来。如2001年的《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2002年《知 识财产基本法》,2004 年又推出了《文化产物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等等。新的法律颁布后,往往还有更为明确的指导意见与实施方针。比如,同《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相配套 的就是《对于文化艺术振兴的基本方针》。

面对相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日本仍逐年增加内容产业的政府预算,并通过政府出资与民间捐款相结合 的方式设立了“艺术文化振兴基金”,对各领域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资金援助。此外,还分阶段推行不同的内容产业促进项目与活动,如2011年启动的“酷日 本”计划便是向海外介绍日本时装、设计、漫画、电影等文化商品,同时培养日本国内相关产业所需的人才的战略事业计划。该计划2011年的预算为11.5亿 日元(约9000万人民币)。

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设计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内容产业发 展。日本普遍采用产学官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由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学术和研究机构负责提供市场预测、发展前景等信息支持,公司通过与政府和研究机 构合作谋求内容产业发展。

此外,严格的市场运作模式,也是日本内容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日本政府并不“包办”内容产业,而是通过财政、 基金扶持和灵活的投资体制来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日本一流大型公司都以各种不同形式支持、参与文化活动,他们将此视为改善公司形象的重 要举措。而政府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鼓励公司对内容产业的投入:一是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赞助、补助和奖金等;二是地方政府设立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预算;三 是文化登记制度和税收减免制度等。

各类中介组织也在日本内容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日本文化产物的审查,通常不是由政府直接负责,而是由行业协会把关。

一开始,日本“文化立国”战略就带有一定的海外拓展意图。其1998年的《文化振兴基本计划》报告里对于振兴日本文化的6大课题中,就有两项与文化对外 传播有关。2007年5月的《日本文化产业战略》再次明确写道:“文化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以及通过软实力吸引别国民众而获得的外交利益。” “文化产业对海外的影响,可以促进(受众)对日本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产业背景中的价值观、审美意识的共鸣,加深其对日本文化、艺术和传统的理解。这种受众对 日本综合文化实力的‘憧憬’,能够为各种产业带来中长期正面效果。”根据这一战略,日本官民并举,一方面在海外展开各项日本文化活动,一方面在国内鼓励企 业在文化方面实现创新,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产业国际标准、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内容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日本动漫的海外推广就是一个突出的案例。日本外务省利用每年“政府开发援助”中的“文化无偿援助资金”,从本国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漫播放版权,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家 播放,等这些国家的青少年对这种“免费午餐”形成依赖后,再实现正常的动漫出口贸易。这种推广策略,使日本动漫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60%。

此外,日本的高科技产物也在其制订国际文化产物标准、吸引海外“数字化一代”年轻人对日本文化的认同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国文化产业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10&补尘辫;窜顿065)”阶段性研究代表成果之六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Creative Practitioner As Wel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Majors in Creative Industries between HK and Mainland China

张铮(CHINESE CULTURE ON THE WORLD STAGE,2012-6-15,HongKong)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growing rapidly in Mainland China. Similarly, the same economic sector is overwhelming in most countries of the whole world, in which it is called as Cultural Industries, Copyright Industries or Content Industries. Hongkong takes the same approach as England does, but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HK is influenced by both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that is corresponding in Mainland, and the Eastern plus Western cultural background in HK.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yth existing in the educational phases which supply people to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what kind of people does it need? Artists, designers, musicians, performers, actor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creative persons, but could they be educated or trained? Almost, the most talented persons could not be encouraged or discovered in the regular education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lso need lots of practitioners to turn the creativity that talents come up with into reality.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majors which are related to Creative Industries in HK universities with those in Mainland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th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goals, cultural backgrounds, curricula, competency, practice, and so on. Further research will continue to fi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cause this consequence, and to find out what people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need most.

Back to the original questions I raised at the beginning of my presentation, how to educate or cultivate the most creative person, I think we may believe the evolvement and biological factors to work. Let the Gene do their job.

In the formal education system, we may produce several kinds of qualified workers and professionals for the industries.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programs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give more self-choice opportunity to the students.

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ject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oundation “Study on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ies ”(No. 10&ZD065).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