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走近乡村——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成果介绍

王先明2013年04月23日11:30

王先明:《走近乡村——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这部着作凡52万言,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此书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内容介绍:

在巨大现实压力下呈现出来的“叁农”问题,却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或现存)的问题。如果仅仅局限于现实的考量或仅仅注目于眼前的困境,当不足以从根本上认识和把握问题的根源与本质,恐怕也难以真正实现舒解“叁农”问题进而彻底解决之的愿景。其实,这是一个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有着自身的历史渊源和生成、发展、凸现的必然缘由。正是有感于此,笔者在《光明日报》(2004年6月22日)发表的《历史学视野下的叁农问题——历史的沉积与现代趋向》一文中,提出一些至今看来仍值得深入讨论的议题:

“首先,“叁农”问题虽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则是一个历史问题。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只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只是随着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工业、城市和工人等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才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剧变和制度变迁中,乡村社会所受到的冲击和所沉积的矛盾都是前所未有的,故有人指出,民国以来的中国社会进程实际上是中国农村经济崩溃的过程,是中国广大农民贫穷化的过程。

其次,勿庸置疑,困扰当代社会发展的“叁农”问题,有着近代以来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基本线索,它也曾经是近代历史进程中人们试图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稍加留意即可发现,立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探讨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也曾是20世纪30年代《东方杂志》极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不同角度探索和寻求解决“叁农”问题的答案,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再则,近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出现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回观历史,并将当代“叁农”问题置于近代历史进程中加以审视,才能够厘清其形成、发展的深层致因和演变趋向,也才可以在动态进程中把握其时代特征。这是时代对史学的要求,也是历史学回应并作用于时代的基本功能。”

历史固然不会重复,但历史现象重现背后的历史法则会给予我们思想上的清醒。2003年7月,温铁军担任院长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当年“平民教育运动”的中心——翟城村宣告成立。他把自己研究路向选择的传统,径直追溯到70多年前的晏阳初。在本次年会上,温铁军提交的论文题目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性》。这样一个基于学术立场来反观“叁农”问题历史的思路,应该是近年来学术界的基本共识。

走向历史的深层思考,这并不是当代学者们对于现实关怀的一种“历史情结”,而是“叁农”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历史特质所致。“农业、农民、农村”(今天称之为“叁农”问题)问题,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国民大革命”之前就已经被充分地揭示为认识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了。田中忠夫在《国民革命与农村问题》中已有相当清晰的表述:

“欲理解此建筑于封建生产关系上的中国社会的经济的构造,必欲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等有充分的认识。实在中国生产的重要部分是农业,大部分领土是农村,大部分人口是农民;此主要部分不了解,无从研究明白中国社会的经济构造。……但欲把握其真实,非阐明中国的农业生产关系的真相不可。”“又吾国人已立于中国农民之上,即世界的工业亦欲立于中国农民之上,故吾们与中国农民有密切的关系。” “于是中国农村问题,自1922年,遂如狂风吹袭吾脑际了……”

即使立足于今天过于沉重的现实话题,人们也不由得会想起上个世纪一批具有使命感的知识精英走向农村、重建乡村的努力。

事实上,传统时代城乡社会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破坏和城乡社会发展的严重脱节,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结果之一,它早在晚清“新政”启动后即己显露其基本的历史趋向。对此,Michael Gasster是从另一角度触及到此一论题:“1900年前的农民经常造反和被屠杀,但这些反抗从未构成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浩大的运动。1900年后,这种大规模运动扩展,至二十年代时开始伸展到农民中。他们维持生存的斗争变成了中国争取现代化斗争的组成部分;由此,中国现代化的斗争开始扎根于农村之中。”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

百年来不同历史时段上呈现出的“叁农”问题,自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及其内容,然而,持续不绝的“问题”本身却也提示出它特有的历史厚重性和历史的必然性。这就不能不警示我们应该超越眼前的短视,在历史的追索中寻求更本质、更深层、也更长久的理解。

全书除前言外分为以5篇16章结构系统梳理与总结了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理论论争问题,通过异见纷呈的理论和相互碰撞的思想,体悟到时代性的认知,并构成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乡村发展理论走向的思想前提。全结构如下:

第一序编:世纪转折的新动向(1901—1920)

第一章 何以立国?——20世纪之初的关注

第一节、 大变局:乡村史理论研究萌芽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农战时代”?——世纪之初的新思考

第三节、 本论之争:20年间乡村理论探讨的核心

第四节、 《农业立国意见书》:20年代乡村史理论集成之作

第二编:乡村热潮中的理论探讨(1921-1930)

第二章 “劣绅”论:国民革命与农村变动

第一节 乡村社会中的绅权

第二节 革命话语下的“绅士”阶级

第三节 打倒绅士:历史的选择

第三章 乡村社会性质论:二、三十年代乡村问题论争之一

第一节、土地问题中心(生产关系)论:“中国农村派”的农村经济研究

第二节、生产技术(生产力)论:“中国经济派”的农村经济研究

第叁节、农家经济论:学院派学者的乡村经济调查与研究

第四节、土地、租佃、雇佣以及帝国主义因素:中国乡村经济研究中的论争

第四章 乡村社会发展道路论: 二、三十年代乡村问题论争之二

第一节、共同诉求:从农村改造(改进)到农村复兴

第二节、乡建模式:从梁漱溟到晏阳初

第叁节、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乡村工业化

第四节、农村建设与统制经济理论?

第五章 社会结构与组织:二、三十年代乡村问题论争之三

第一节、人口、家庭与家族研究

第二节、自治与保甲:乡村社会控制模式的探索

第叁编:走向纵深的理论研究(1931—1949)

第六章 再起立国之争

第一节 、乡村工业与乡土复员论

第二节、立国之争:以农还是以工立国?

第叁节、农业工业化

第七章 乡土中国:对乡村社会结构的思考

第一节、乡村社会结构

第二节、阶级与阶层

第叁节、家族与人口

第五节、 富农阶层

第八章 农业恐慌与乡村危机论

第一节 农业恐慌之释义

第二节 历史致因的讨论

第三节 城乡背离化:乡村危机的推助力

第九章 沉重的土地话题:问题与改革

第一节、对土地制度的认识

第二节、土地利用与经营方式

第叁节、地权形态的研究

第四节、土地改革问题

第十章乡村社会调查及其他问题

第一节、合作运动与城乡关系

第二节、农村社会调查与乡村社会研究

第四编:革命后的中国乡村变迁(1950-1978)

第十一章 农业合作化:聚焦于五十年代的争论

第一节、两种认识下的论争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和过渡时间认识上的歧异

2、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不同

3、对农民阶级和农村阶级分化的认识差异

第二节、合作化问题的论争

1、农业合作化的前提条件问题。

2、合作社的性质和功能问题。

3、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目标

4、生产经营方式问题

5、农业合作化速度问题

第叁节、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一、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力

二、 对农村经营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影响

三、 农村社会阶层均衡化趋向

四、 农村权力结构的变化

第十二章 农业现代化:六、七十年代论争的基本主题

第一节、宏伟目标下的选择——工业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第二节、共同主题下的多元分析——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关系

第叁节、昙花一现的辩论——政治冲击及其关注的问题

第五编:叁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新世纪的新跨越(1980—2000)

第十三章 土地承包问题——新时期的新论争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产物

第二节、对于“主义”的争论

第叁节、一个暂时搁置的问题——土地所有制

第十四章 “三农”问题:一个跨世纪的时代主题

第一节、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内容

第三节、 农民的组织化问题

第四节、 乡村城市化问题

第五节、 农业现代化与“三农”问题

第十五章 新农村建设:新世纪的新思路

第一节、破解“叁农”问题的选择

一、“叁农”问题探源

二、单一改革路径及其局限性

叁、破解“叁农问题”的目标选择

第二节、新农村建设:新世纪新热点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重点和路径

二、农民主体和政府责任

叁、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

四、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治理

五、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问题

六、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第叁节、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 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

二、 新农村建设理论的不完善性

三、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冲击

第十六章 制度与困局——瓶颈何以破解?

第一节 难题与困局:寻求突破的努力

第二节 触及制度的争论:土地所有制

第叁节、超越现实的思考

本书在余论中提出,今日之“叁农”诚然不仅仅是今日之产物!

—— 在20世纪之初,当“农业立国”思想呼之欲出时,其实我们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从洋务运动开始)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了。伴随这一演变进程的社会思想的关注点则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从“重商主义”思潮到“工商立国论”……在这一历史脉络里,少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话语。因此,“农业立国意见书”的出现,未始不是此前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累积所致。

——到20世纪20年代时,《国民革命与农村问题》的作者呼吁:“欲理解此建筑于封建生产关系上的中国社会的经济的构造,必欲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等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当“中国农村问题,自1922年,遂如狂风吹袭吾脑际”时,恰值从晚清新政到北洋时期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之后,也是又一轮工业化和现代化推展的20余年之后。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凸现为时代性问题的新“叁农”时,也是我国“新时期”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了二十多年时……

看来,“叁农”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发生,“叁农”不会凸现为时代性问题。当然,这不意味着传统时代没有社会问题,但是,问题的呈现和表达不会如此集中在“叁农”方面。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演进的客观事实的确显示了“叁化”与“叁农”二者的相关性。问题在于,会是怎样的相关?如何揭示二者互相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并寻求最佳的或最有效的协调方略?

历史上有过多少不同的认知?有过多少相反甚至对立的论辩?或者有过多少种历史的实践和实验?以及在思想、理论论争中凝结的成果、在实践与实验中汇聚的经验和教训,所在多多。他们或它们都会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资源和财富!

在这里,历史史实的梳理和思想、理论的清理,不是没有意义的!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专家推荐出版意见中,认为,“20世纪之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从“长时段”探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课题,而且也是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尤其是农村变革、发展道路的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叁农问题”却没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获得很好解决,相反,它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探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也从各自不同的学科出发,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总的来说,这些探索和研究可用“叁多”“叁少”来概括,即:从现实问题出发来研究的多,从历史出发来研究的少;从一时一地一事来研究的多,从长时段全局发展过程来研究的少;参考借鉴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历史经验的多,从中国本身发掘历史经验的少。这就造了这一学术研究领域中尽管论着颇为不少,但能够做到既关照现实又有相当理论和历史深度广度的优秀论着极其罕见。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先明教授多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工作,他在长期积累和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参考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并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从“长时段”出发,用五编12章的篇幅,深入系统地探讨了20世纪中国乡村发展理论的历史进程与走向。全书对20世纪初期的政治改革与城乡二元体系的形成、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问题论争、叁四十年代相关理论研究向纵深的发展、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革命胜利后乡村发展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变迁的新转折等所做的研析,视野开阔,思路贯通,重点突出,试图在“长时段”理论比较、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与更具本质、更符合中国乡村社会实际的知识和理论成果。此书不仅对于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叁农”问题的形成和发展演变、“旧叁农”问题和“新叁农”问题的差异与关联等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时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解决今天现实的“叁农”问题等,亦有直接参考价值,堪称这一领域填补空白之作。&苍产蝉辫;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