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清华百年——中国西南濒危文字展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3年04月23日17:07来源:

2011年5月7-9日,作为清华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的“清华百年——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展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清华大学文科处、校图书馆、课题组所在的人文学院主办。包括来自西南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濒危文字传承人代表,海内外专家学者,清华大学以及有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以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还有参与项目的清华学子,共1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5月7日至15日,濒危文字展览在校图书馆老馆400平方米展厅举行,初步展出了17个民族/支系,数十种上百篇/件濒危文字文本文物和项目重点文献,显示了濒危文献文字的多元形态和项目阶段性成果。会前出版了《清华百年——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字展图录》。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采访报道。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在开幕式报告的有着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李学勤教授、全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博士、国家民委研究室李红杰副主任,工信部国际标准委员会汉字编码国际工作组主编陈壮研究员、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先生;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揣振宇研究员;着名纳西文化学者李霖灿之子李在其先生;大力支持清华课题的着名专家中国社科院教授孙宏开先生等。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北京大学王福堂教授、王洪君教授等也出席了开幕式,观看了展览展示。

研讨会期间,中国社科院聂鸿音、孙宏开、黄行,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以及世界语言组织、台湾等境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重要报告和非常有建设性的发言,对此项课题和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今后濒危文字文化的保护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南京师大董志翘教授在《抢救与整理濒危语言与文字,刻不容缓;抢救与整理濒危语言与文字,功在千秋》为题的报告中指出“这次会议,清华大学首次将田野调查引入高校,来自西南地区的四十多位濒危文字传承人走进清华园,走进神圣的科学研究殿堂,向大家展示最具民族特色、饱含乡土气息的文化,与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应该说,这次会议开创了学术研究的一种崭新的模式。”

来自台湾成功大学的沉宝春教授更是动情地说“五月,学期中,千里迢迢赶赴北京清华大学,为这千载难逢、令人兴奋期待的盛会,梦里也在微笑。”“会场中氤氳着热切焦迫的气息,虽没有张皇失措,但急欲人知人解的情怀,却在清华古老图书馆内弥漫开,紧紧护持着那一线生机。”“当我们考察文字伊始时,常常碰到一些无法突破的瓶颈,尤其在确立文字或图画或符号之间游移不决。在会场论文发表中,曾言及西南地区的文物文献里,一个‘图画或符号’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或一篇文章时,突然联想到先商陶器上孤零零的图画符号来,难道那是在文字伊始中扮演着优选的‘提示语’作用?仅仅是浩瀚语海中的一个‘浮标’,以钓起一长串的语族?它是领字?是座标?是定音鼓?性质内容旨在召唤提醒重要事务的标记?后来经过语言的不断试验表述而渐趋完整?一连串问题的兴发,不正是专家学者持续摸索前探的路径。”

陕西师范大学的党怀兴教授认为:“综合已经展示以及保存的各种资料来看,对这些濒危的文字文献遗产的释读研究,要综合语言学、文字学、古文献学以及经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才能真正取得新的突破。”河南大学的张生汉教授也指出“如果把清华大学赵丽明先生她们的研究所作为本部,按照需要和专业分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培训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志于从事濒危文字符号及相关文化研究的人员,让他们在语言学、文字学、宗教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学诸方面得到切实提高,获得以致不断提升从事研究的能力,再通过他们的调查研究来带动一方的力量,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效率,加快研究进程,有利于在集中各方面智慧基础上作更加深入的比较分析,使结论更客观、更有说服力,一方面还能够使清华这个研究所成为为各地从事相关研究的研究人员获取信息的基地和从事工作的平台。我们期望着清华大学赵丽明先生的研究所能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西南濒危文字符号和相关文化研究中心。”

世界语言组织的专家赖静如更是从世界学术视角向大家介绍关注濒危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中国多民族、多文化的语言环境,对世界的语言学家,正如一个尚待挖掘的宝矿,好的矿产需要被挖掘、加工、处理,才能有美丽的艺术品。艺术品展示她的宝贵的价值,不应该只是在学术界的,应该是给广大群众的。透过抢救濒危语言,加强数位化珍藏语言的行动,身为一个语言学者,系统化的整理所收集语料也是对我的个人提醒,这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它需要透过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加上更年轻的学者一同完成。” 她刚刚在清华大学专门教授“语音学”,对项目骨干进行系统基本学术培训。

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广西古籍办欧薇薇等着名学者也就濒危语言抢救工作、文献整理保护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介绍了他们多年的经验。

本次会议突出的特点,是在举办课题展览的同时,来自西南滇川黔桂偏远地区的17个民族/支系的濒危文字传承人走上了百年清华园的学术核心舞台。还有东巴研究院、摩梭研究会、普米保护协会、白地东巴学校、宝山东巴传习院、永胜他留保护中心、甘洛尔苏、木里纳木依、石棉木雅、西昌学院、阿坝师专、茶马古道博物馆、文山富宁县,贵州荔波县等50多位代表到会,展示、发表他们挖掘、保护濒危文化文字的体会和经验。

研讨会上,传承人的展示不仅带来新奇的震撼,更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和文明冲击下,这些深藏于大山中的原始文字以及民族文化正经历着生存还是毁灭、传承还是消亡的考验。此次研讨会将濒危文化继承人请出群山,旨在将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文化公诸于世,唤起世人对他们的了解与关注,与专家学者们一起保护这些珍稀的文字文化宝藏。

此次研讨会以专家研讨与濒危文字文化传承人现场演示相结合为特点,有与文字文献相关的宗教仪式现场表演、文字书写等。会上还展示了一批世人未知的濒危文献原件。研讨会把田野调查引进高校,将现场调查解读与学术讨论紧密结合,与传承人面对面研讨,既有传承人对自身文化的阐述,也有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川滇黔桂,有藏彝走廊、茶马古道、南北丝绸之路经过,是多种民族与文化的交汇之地,蕴藏了丰富的汉藏、乃至南亚语系等宝贵语言资源,更孕育了多种原始象形文字,除纳西东巴文之外,至今还残存着汝卡、摩梭、普米、纳木依、木雅、他留、坡芽歌书、水书、女书等诸多不同形态的文字,依附在仅存的传承人身上,与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活生生的原始象形文字可能为寻找汉字的起源、探寻人类文字产生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人类文明的多元进程提供宝贵的活态佐证。

本次会议发起人赵丽明教授,曾多次带领清华学生进行西南濒危文字田野调查,并按学术规范对文献进行整理翻译,其中女书、水书、西双版纳文身等项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次学术活动特点及成果:

一、高水平学术平台。作为清华百年校庆学术活动之一。级别高,影响大。央视一套新闻节目报道,吸引人们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关注挖掘偏远地区的文化遗产宝藏。

二、开学风,新创意。田野调查进校园。传承人直接从西南边陲、高山峡谷走进高校,给校园带来清新的人文之风。倡导了到基层,挖掘、抢救濒危文化的优良学风,提高了当代大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关注。

叁、专家与濒危文化载体的传承人直接面对面,现场对话。学术走出象牙塔,接地气,看得见,摸得着。与原始材料零距离。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

四、活态传人与静态文献相结合。把课题采集到的第一手资料,直接呈现,提出问题,展示课题。为下一步挖掘、抢救、整理开了好头。既有丰富多彩的展板,又有活载体—传承人,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生存条件下,承担着濒危文化的守望者、传承者责任,应当受到尊敬,应当向世人推出。同时也提高了传承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五、相关民族、不同地区汇集,彼此沟通交流,就是一种比较研究的方式。传承人原来互不相识,通过几天的交流,促使他们深度思考本民族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六、充分利用校庆及五一小长假的机会,培训科研队伍,争取专家指导。记音翻译工作主要依靠的是清华在读的学生,语言调查刚入门,文献整理刚起步,面对面访谈,录音录像,先抢救记录下来,按学术规范做解读整理工作,再利用寒暑假深入调查核实补充。

七,交流初步成果:有《纳西油米东巴文献解读》《纳西达巴文献解读》《普米韩规文献解读》《纳木依文献解读》《木雅文献解读》《尔苏沙巴文献解读》等。

八,子课题工作会议。检查、落实执行情况。普米、纳木依、尓苏、木雅、纳西阮可油米、水书、摩梭等子课题签订协议。

(项目组供稿)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