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谁来拯救我们的副高

赵金坡2013年06月26日08:36来源:

【核心提示】学习借鉴国外学术团体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方式方法,引进合理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或许有助于推动国内副高们健康成长,让“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早日实现。

近日,笔者到某着名大学的文科学院调研发现,20多名副教授中,近五六年来(有的甚至近十年)没有发表过任何所谓颁厂厂颁滨级以上文章的“专家”占了近七成。一位从事自然学科研究的朋友听了这一事实,笑谈理工类的“专家们”也差不多,现在出成果的大都集中在博士生群体。通过深入了解当前的副高群体,笔者认为,“反正已是这样”、“还能怎样”、“就这样了”,可谓这些“学者”的叁种典型心态。

“反正已是这样”。在中国一类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或职员,入职三月之后自然成为讲师,即便没有所谓的“高水平”论文或科研课题,两年之后自然升为副教授,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到本世纪头五年左右都在发生的事。而今,在不少二三梯队的大学情况依旧。近年,随着大量博士生的涌入,在类似“211”、“985”的高校中,讲师们发现:高级职称“编制”似乎变得很有限,高抬的门槛开始令人不安。因此,不少赶上趟儿的 “副教授”们自感“很幸运”,觉得“反正自己已进了高级职称的城,即便是不想做什么,其实也知道做不出什么,无论做不做,也没有谁会将自己踢出这个城”,一副“高枕无忧”、悠哉乐哉的状态。

“还能怎样”。现如今大学升教授是越来越难了,尤其是那些身处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学者们,说不清是自身能力实不能与理工的相比,还是上级领导有偏见,反正就是一个字:“难”。课题、着作、论文、社会兼职、教学,一个都不能少。在“科研是王道”的感召下,不少副高干脆将“升教授”这个问题“束之高阁”,除了出去多上些课赚几场“专家费”外,一副乐天知命、得过且过的心态。

“就这样了”。还有一些身为“专家”的副教授,在为“教授职称”不辞辛勤,他们忙着申报各类课题,拉关系,友情客串各大高校,走穴似地只给几个来听的研究生“作报告”。对于课题,他们知道,赶上了这个时代,各类课题似乎大都是为副高们设置的,只要不偷懒,相比讲师们,他们收获是较容易的,何况近年来各类课题的经费是一个劲儿地往上涨,无论如何,既有名又有利的事儿,谁不干?只要能申报成功,何时结项,如何结项,是否由所谓的课题组成员们来结项,那都是后话,“就这样了”的功利主义心态是他们做事的借口。

谁来拯救我们的副高?

我不禁想起几年前的一次经历。当时,我和国内一所名校的30位青年教师到美国一所二流大学进修“双语教学”。在介绍团队的时候,团队领导自豪地向接待的大学教务官说:我们的团队有20多位副教授。望着教务官员吃惊与疑惑的神情,这位团队领导以玩笑的方式解围说:“中国人多啊!”后来,在连续听了几场学术报告后,团队中不少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都觉得心虚与汗颜了:那几位拿着几本学术专着会讲几国语言小心谨慎作报告的专家,大都还是讲师!而我们这些号称是着名大学的副教授(甚至教授)却连一个英语课堂小结都还写不出!学习借鉴国外学术团体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方式方法,引进合理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或许有助于推动国内副高们健康成长,让“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