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3年07月19日16:23来源: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叁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作为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阐明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赋予人民主体思想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民族形式,开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最近,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主体思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了人民主体性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创立了人民主体思想,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强调,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始终把人民解放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主体思想。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并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着标志。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非常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对于如何走民主新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直在进行艰辛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出现过失误。

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行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同志认为,旧的那一套“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历史反复证明,能否坚持人民主体思想,直接关系共产党的生死存亡和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兴衰成败。

科学发展观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人民主体思想作为对人民群众在一定社会关系和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权利的自觉认识,揭示了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之间、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解答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量源泉和主要动力、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等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吸取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创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的重要观点,并把它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对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各方面尽快发展与整体协调发展相统一,坚持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上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主体思想则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抽象的、无差别的“类”概念,而主要是指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世界本原意义上的“本体”,而是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发展,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牢固树立人民主体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从精神实质上讲,人民主体思想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中,贯彻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个“脉”就包括人民主体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实现人民主体性这一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实践的发展呼唤和促进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又指导和推动实践的发展。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践行人民主体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必须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显着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执笔:罗文东)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