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地区分布(人数)
图2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年龄分布
图3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私塾学习情况(人数)
图4 吟诵影音的文体分布情况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自古读书皆吟诵,以前所谓“读书声”,今天称为“吟诵”。千年以来,吟诵在学堂里和文人之间代代相传。而近百年来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吟诵逐渐淡出课堂、淡出国人的记忆,传承千年以上的“读书声”濒临失传。要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传统文化,必须从抢救文化的声音——“读书声”开始。
编者按
5月28日,本报曾刊发了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南开大学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对于传统吟诵的调查与思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项目的另一个研究团队——首都师范大学课题组,从2004年起围绕中华传统吟诵对全国吟诵传人进行了抢救性采录。为了推动传统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我们特邀首都师范大学课题组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此报告。我们希望这一组报告,能进一步引发社会的关注,进而对弘扬包括吟诵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吟诵曾经是私塾、官学里读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每个中国学生、文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吟诵也是我国古代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一,吟诵讲究字正腔圆,也就是声母、韵母、声调都很清楚,而且一般拖得比较长,所以在儿童启蒙教学阶段,可用来识字正音。其二,吟诵又是一种用声音表达的理解,或是感性的体悟,吟诵教学法与讲解教学相配合,作用巨大。其叁,吟诵对于教育的最明显的功用,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古人形容儒家的学校,常说“书声琅琅”,即读书声美妙动听,又说“弦歌不绝”,就是学校里随处都有歌声,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吟诵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最后,吟诵还是人格和品性培养的重要方法。吟诵的形式圆润而大方,真诚而高雅,这种外在形式之中,也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从20世纪初开始,私塾教育体系开始瓦解,引进西方教育体系的新式学堂对吟诵持普遍排斥的态度。民国时期,吟诵主要在极少量私塾里传承,部分书香家庭以家传方式传承,在学堂、大学里的传承几乎寥寥无几。建国后,有极少量家传和师生私传。
自2004年起,首都师范大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开始在全国寻找会吟诵的读书人,展开对传统吟诵的抢救性采录。现将初步成果梳理如下:
传承现状
⒈全国吟诵传人数量极少
课题组对27个省(市、区)的吟诵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目前已调查过全国1/10左右的地区,搜集到已去世吟诵者影音资料的有476人,亲自采录653人,合计共有1129人,另有100多人待采录。因调查时一般通过社会团体、教育系统和私人关系同时进行,可找到区县级吟诵传人中的大多数,非全部。据现有数据推算,全国吟诵传人在5000人到10000人左右。数量看似不少,但平均到每个区县为两到叁个人。因吟诵的读音依据方言系统,旋律多与地方音乐有关,每个地区的发音不同,吟诵方式也不同。同一区县内的两叁个人几乎是该地区传承千年以上独特读书声的最后传人。
现在已出现吟诵传人完全空白的地区,空白的区县至少数十个,占样本比例约10%。一些文脉深厚、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如太原、西安、成都、济南等,也难找到吟诵传人。虽然在这些大城市里吟诵传人还有,但是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大城市本身的吟诵调几近失传。
⒉吟诵传人分布不均且普遍后继乏人
目前采录到的吟诵传人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以广州和湖南最多,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浙一带、安徽、江西、上海、福建等地约能占到全国吟诵传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次之,广西省及港台地区、西北和东北地区较少。总体来说,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农村多于城市。前两点是由于教育发展程度不均衡所致。而农村多于城市则是因为大城市现代化较早、私塾消亡得快,相反在很多小城镇和农村,私塾传统延续得长一些。但小城镇和农村的传人传诵的质量总体略低于大城市的传人。
所采录吟诵传人的年龄,一般在85岁以上,以85岁-90岁最为集中,年纪最大的超过100岁,80岁以下的吟诵传人只是少数(如图2所示)。而且由于年龄较大,几乎每天都有人逝去。课题组采录过的653人中,迄今已经有54人去世,其中包括南怀瑾、俞伯荪、朱继海、范敬宜、王更生(台湾)、陈新雄(台湾)、钱明锵等着名学者和艺术家。更为遗憾的是,有些先生在采录前不久突然去世,如季羡林、任继愈、周汝昌、吴宗济、胡明扬等,永难弥补。
采录过的人中,只有天津的叶嘉莹、广州的吕君忾、南京的陈少松、开封的华锋、大连的张本义、漳州的施榆生等数人还在向下一代传授吟诵,但传承情况并不理想,没有一位吟诵老先生认为自己有真正意义的传人。
⒊现存多数吟诵调和吟诵的方法不完整
吟诵是一整套读诗、书、文的方法和调子,每个文体都不一样,学习时间长短至关重要,一般需要在私塾学习五年以上,才能全部学完吟诵方法和吟诵调。今天在世的吟诵传人最早在民国私塾(包括蒙馆和学馆)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不长,以数年为多。通过家传和师生私传学习过吟诵的人,一般学习时间也不长,且不系统。所以今天在世的吟诵传人,普遍存在吟诵调不完整的问题。最差的情况是,有的老先生只能吟诵七绝,甚至只能是仄起七绝,连平起七绝都不行。能自如地吟诵诗词文赋各种文体的人,只占采录者的1/10左右。
一般说来,年龄越大,读私塾时间越长,吟诵也越正宗。课题组采录过的年龄最大的传人是着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现年107岁,会正宗的常州吟诵。100岁以上的15人,其中包括山西着名学者姚奠中先生、四川着名学者杜道生先生、青岛着名学者张杰叁先生、重庆着名学者庞存周先生等。有几位百岁老人读私塾的时间在10年以上。90岁以下的吟诵传人一般只读过几年私塾,甚至有的不到一年。只有个别的人因为机缘而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如着名雕塑家、书法家钱绍武先生,其父安排他读了九年私塾。
在采录到的作品中,以诗歌类为主,其他文体的吟诵相对较少。很多老先生旧学教育不系统,只学过诗词而没学习过文赋,蒙学吟诵也较少。
⒋吟诵研究逐年减少
通过细心钩沉,课题组发现现当代有不少对于吟诵的研究资料。
对吟诵的专门研究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赵元任、唐文治、钱基博、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夏丏尊、杨荫浏、任半塘、俞平伯等着名现代学者都曾着书撰文研究吟诵、呼吁吟诵。1946年,魏建功先生组织了冯至、黎锦熙、朱自清、朱光潜等北京大学22位着名学者开会研讨诵读方法,会议记录后以《吟诵与教育》为题发表。此外还有很多中小学老师在探讨吟诵教学法。研究吟诵的文字资料已超过百万字。
民国时期的吟诵影音,在文献记录上有多种,但现知存世的只有唐文治先生1948年的唱片录音,共15张胶木唱片,目前传世有叁套。建国以后,文怀沙、叶嘉莹、南怀瑾、屠岸等不少学者也在继续吟诵采录和吟诵研究,留下了一大批当代吟诵采录和研究的资料。前辈学者华钟彦先生、林从龙先生、陈炳铮先生以及中华诗词学会等团体,都曾着力吟诵调研采录,所得资料总和达300人以上。再加上其他一些私人手上的先师先辈吟诵的影音,课题组目前共搜集到476人的早期吟诵影音资料,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其中有很多文化名人、社会名流,如胡适、赵元任、夏承焘、唐圭璋、赵朴初、臧克家、林庚、周谷诚、钱昌照、潘希逸、夏青等。
由于吟诵的老先生越来越少,近二十年来吟诵研究在走下坡路。文学界、语言学界、音乐界、教育界等对吟诵的研究越来越少,不能继承已有的研究成果,偶尔新出现的研究常是低水平重复。2009年成立的中华吟诵学会,聚集了国内几乎全部的吟诵学者,人数不多,年龄较大,分散各地,且吟诵学会因缺乏经费,开展吟诵研讨的困难比较大。吟诵学会开展过的叁次吟诵学术研讨会规模都不大,时间也太短,远不能满足吟诵研究的要求。吟诵学术期刊则还没有出现,电子期刊、网络交流对于老学者而言不太容易。
面临的困境
吟诵的传承和推广意义很大,但是目前推广面临诸多困难。
⒈吟诵的社会认知度极低
要开展吟诵推广工作需要很多部门、团体和个人的参与,但现在吟诵的社会认知度极低。
首先,吟诵与大部分国人的知识有冲突,多数人一直认为汉诗文自古就是朗诵的。课题组曾在很多场吟诵宣讲活动前,调查听众对吟诵的了解程度,主要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市民。数据显示了解汉诗文古代是吟诵的人没有超过听众的5%,有时甚至无一人知道。
其次,“吟诵”的概念容易被混淆。课题组曾多次提交给地方相关部门或团体报告组织吟诵活动,但多数被当作“朗诵”处理。有地方无法成立吟诵学会,因为已经有了朗诵学会。媒体常把“吟诵活动”和“朗诵活动”混为一谈。
再次,吟诵不受各方重视。文化教育系统几乎从来不提吟诵,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国文学史极少涉及汉诗文的声音形式,更不用说阐述吟诵;学术界现在少有人研究吟诵,很多古代文化研究学者也不了解吟诵,从没听过吟诵。2010年全国政协提案中有20多位委员联合签名的对于抢救和推广吟诵的提案反响甚微。
我们是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就把千年以来本民族诗文的声音遗忘了。究其原因,各种历史文化潮流当然都有作用,而吟诵本身的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吟诵在古代属于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文献中直接记载的很少;再次,吟诵属于口头文化,在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普遍受到冲击的环境下,口头文化自然最容易消失。古人常常只说“读”这个字,现代人就往往会忽略“读”的形式包括“唱吟诵读咏哦叹念”等多种形式,如朱熹说读书法:“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里“读”的方式就是“吟”。
⒉吟诵教育方式尚不成熟,处于摸索阶段
近叁四年来,普通话吟诵的推广受到了各地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目前中华吟诵网免费公开吟诵学习资料和课程,全国已有上万名教师学习了吟诵,很多学校开展了吟诵教学。目前在网上各种吟诵蚕蚕群上的老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已超过6000人,实际开展吟诵教学的老师比这个数字还要多,涉及的学校至少超过1000所。吟诵教学的效果也初步显现,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和背诵量也大大提高,对品性修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等等。已经出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包括特级教师,在各地传授吟诵教学经验。《人民教育》《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也多次刊登了吟诵教学的文章。
但是,吟诵教学还处在实验探索阶段,成熟的教学模式还不多,很多问题,比如讲解到什么程度,字音的吟诵标准、如何处理不同学生的差异,如何看待吟诵表演问题,等等,都还没有达成共识。吟诵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对于教育改革,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显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的探索基本上是民间的、自发的,基于教师个人的行为。地方教育局、学校组织的吟诵学习和吟诵教学还属少数。
⒊吟诵推广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目前教育部还没有相关文件提到吟诵,使得很多不了解吟诵的地区仍然很难开展吟诵活动。教师自发的吟诵教学行为有时会被校方或教育局教研室所打断,某些部门还不清楚吟诵的价值,对吟诵教学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这对吟诵的传承和吟诵教学的发展是极大的阻碍。
自2010年开始,中央文明办、国家语委和教育部已经支持中华吟诵学会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等开展吟诵工作,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2010年设立了“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的重大项目,国家语委筹备建设的“中华经典资源库”中也准备加入吟诵,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央视《我们的节日——中华长歌行》节目四年以来每期都有吟诵,教育部也召集过对于吟诵教育的会议,但是,复兴吟诵毕竟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需要民间的先行试验。所以目前吟诵尚未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充分注意,在各地学校的吟诵教学实践也是艰难前行。
对策与建议
鉴于中华吟诵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实际情况,课题组建议,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吟诵的传承与推广。
⒈社会各界动员起来,寻找吟诵传人、参与采录工作
复兴吟诵,采录是第一步。吟诵的采录最为关键的步骤是找到吟诵传人,这需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当地的社会力量,共同寻找,共同发现,及时采录,深入调研。现有的传承人寻找相当困难,没有系统的信息体系,只能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近两年来,课题组得到很多吟诵传人的消息,是听过吟诵宣讲或学习过吟诵的老师们提供的。如果社会各界都行动起来,有望在数年之内把在世的吟诵传人采录完成。
采录工作本身也可以动员更多人参与。吟诵采录虽然有其学术规范,需要学术素养,也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但是,其基本工作相对简单,就是采访相关问题和录音、录像。采访的问题和录像的标准、采录的流程,在中华吟诵网上都有公示,普通的文化工作者都可以自学。当下最为紧急的就是把吟诵抢录下来,至于录像的画质、具体吟诵的探讨等标准都可以放宽。课题组呼吁社会各界,只要发现有读过私塾旧学或有家传吟诵的老先生,就赶紧采录,再联系专业单位进行专业采录。采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访吟诵的来源、学习吟诵的过程、吟诵的规律与特点等,采录各文体至少两篇作品,吟咏、诵读各一遍,全程录音或录像。
⒉学术界应系统组织对中华吟诵的整理和研究、保护和申遗等工作
吟诵对于中国的语言学、文学、音乐学、教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等,都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认识我们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形成新的中国道统、学统,提升民族自信心,意义重大。学术界应该首先引入介绍吟诵,然后号召学者们、学生们学习吟诵,开展吟诵研究,并组织高质量的学术研讨活动。学术期刊要充分考虑到像吟诵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不能以西方学科体系和方法一刀切,关注和支持吟诵研究,发表和介绍吟诵研究成果。
对比现在中国的几项世界级非遗:昆曲、古琴、木卡姆等,吟诵的价值不言而喻。由于申遗规定复杂,吟诵这样一个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纯粹口头的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整体成为国家级非遗。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如常州、武汉等地申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个别吟诵是省级或市级遗产。这需要各级文化部门和有识之士进一步加深认识,尽快挖掘当地吟诵传人,共同努力。
⒊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进行吟诵重返课堂的实践行动
目前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教育部也一直在研究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就要解决读书问题,尤其是快乐读书、高效学习的问题,吟诵在此价值巨大。教育界需要向学生和各界介绍吟诵、了解吟诵,让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学者、教师,知道有吟诵、知道什么是吟诵。相信会有一大批有教育情怀、有远见卓识的人站出来,实践吟诵教学,研究吟诵教学。依靠大家的力量,吟诵才能较快复兴,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⒋相关部门加大对吟诵教育的政策支持
由于社会普遍对吟诵缺乏了解,吟诵工作的推介和开展急需国家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支持。
首先,由于吟诵研究者、吟诵传人、吟诵教师目前都很缺乏,在推广之前应开展吟诵教育的试验,最好以自愿方式进行。先从一个教师、一个班、一个学校做起,摸索试验经验,包括吟诵教学的经验,也包括和其他课程的关系以及整体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然后互相交流探讨,逐步推广。之后,教育部需对吟诵教学试验提供政策的支持,允许吟诵教学试验的开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制定国家层面的政策。在此期间,教育部可积极组织吟诵教育的研讨、吟诵教师的培训、吟诵教材的开发等工作,让吟诵教学的实验更有序效地进行。
赵元任先生曾说:“令人遗憾的是,吟诵诗和散文已很快变成一种无望的艺术。”我们不相信失传是吟诵的命运,是中国文化的命运。只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吟诵了解、关注,中国的“读书声”就一定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
(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 课题组长:赵敏俐,执笔人:徐健顺、朱立侠、海珍、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