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大学杨万江、 顾益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支撑体系和政策选择研究”(批准号08&ZD014)已于2012年9月结项。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根据我国基本的国情、农情和民情,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正处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开创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局面重要时期以及进入加快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时刻的这一时代特征出发,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借鉴国际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支撑体系与政策选择,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出更加全面的分析、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在科学分析和遵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揭示了我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特殊规律性,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分析,同时这一研究也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当代发展经济学对于农业发展的理论。
2.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规律性的认识也亟待进一步深化,围绕借鉴国际经验教训和如何又好又快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支撑体系与政策选择作简要介绍。
2.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第四种模式
(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世界农业现代化叁种基本模式。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决策,明确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叁化”同步的新思想和新路径,开启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时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农业发展虽历经曲折,但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以占世界不足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为13亿多人的生活总体小康提供了重要食物保障,为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顺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农业机械装备的改良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进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步,不仅有力地支撑了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也对世界农业现代化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世界近200个国家研究发表,现代化农业一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但也因国情国势不同可以概括为比较成功最为典型的是“大国大农”的美国模式、“小国小农”的日本模式和“中间型态”的西欧模式(法国模式)。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世界农业农业现代化第四种模式。我国是世界重要的农业大国之一,但又是一个人口特多、地域广阔、人均农业资源极度稀缺的国家,我国的“大国小农”特征极为明显。同时,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些基本国情国体和民情决定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能照搬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的道路模式,也不能重复世界许多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所走过的老路,需要把“大国小农”这一基本特征作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我国所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既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大农”模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世界农业现代化第一条道路),也不同于以日本为代表的“小国小农”模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世界农业现代化第二条道路),还不同于以法国为代表“中间型态”模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世界农业现代化第叁条道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际上就是一条“大国小农”模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也许是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第四种模式和第四条道路。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把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就是科学认识农业现代化的含义性与数量性,准确把握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质与价值认识,实现对农业现代化科学认识的基本含义与表现意义相统一,综合表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共同性与价值性的综合表现,对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统一性与特征性进行科学概括,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在遵循共同规律基础上有创新有发展。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含义。现代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持续而深刻的社会变迁,是以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为根本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不断推进经济、科技、社会、政治、文化、组织与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达到现代发展水平的变迁过程。农业现代化则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和农业制度不断创新的一个持续而深刻的变化进程,是适应经济社会总体现代化持续而深刻变化的发展过程。我国经历了五千年农业文明历史,农业进步在历史长河中历经辉煌而在近代和现代却落后了,农业追赶式发展、跨越式前进时不我待。遵循世界农业发展基本规律,学习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汲取西方国家的教训,科学认识我国国情、国体、国势和民情,准确把握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条件与水平状况,认清我国农业的历史使命,发挥优势与克服劣势并举,因国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全面提升农业水平与实力的发展路子。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意义。概括起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不能依赖国际市场其他国家而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必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适应国民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和多样化的需要,通过农业现代化保障农产物有效自给。叁是根据农民生产生活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农业现代化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四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求,通过农业现代化而与国家现代化总体发展、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相适应。五是与进一步改革开放相适应,通过农业现代化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保障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健康发展。六是在全球化加速推进条件下,通过农业现代化和利用国际先进经验,缩小中国农业差距并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如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并非唯一,而实现的手段却具有一般意义。这就是按照系统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农业经营方式,改善农业基础和农田水利条件,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现代农产物物流与市场流通机制,增强农业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管理信息现代化和农民综合素质能力,以不断提高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为要求,以农业土地产出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要标志,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与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协调发展。
2.3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目标与区域差异化发展方向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总目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必须确保实现提高农产物有效供给能力和农民务农增收致富相统一。作为有13多亿人口的超大国家必须确保国家大宗农产物特别是粮食的基本自给,这是大国农业与小国农业的根本区别点之一。同时,中国还要使数亿农民依靠农业增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而我国目前又不具备像日本这样可以通过政府高额补贴、农产物的高价格来实现农民的高收入。因此,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使现代农业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高效产业,使农业劳动者能够实现增收致富,能够获得与其他产业劳动者大体相当的收入,也让务农成为有尊严、有体面的职业,走出一条农业综合能力提升与农民务农收入同步提高的高效农业新路子。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目标模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目标模式是走高效生态农业之路,就是以保障绿色安全农产物有效供给和农业劳动者增收致富为双重目的,以集约化家庭经营和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双层经营体制为基本经营制度,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叁力并重”为核心目标,以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生态环保型“叁型兼容”为技术路线,兼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叁高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这一模式既不同于偏重高投入高产出的石油农业,也不同于偏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目标的自然生态农业,它既体现了现代农业的普遍特性,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特殊性。
(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区域差异性。根据我国地域极其广阔、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林牧渔主产区分布各异等特点,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不能采取一刀切、齐步走的思路和方法,必须考虑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对传统农业改革的程度不同,也必须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梯度推进、渐次实现的过程,必须分地区、分产区、分阶段、分层次推动建设,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推进、优势凸显的差异化、特色化的农业现代化分区发展新路子。按照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分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总体上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同,实行差异性梯度推进的战略。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努力在2050年全国四大区域都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同时根据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现代农业基础条件也相对较好的实际以及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的郊区经济社会条件也比较好的现实,明确提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应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要对作为主农区的中部和生态屏障的西部的农业现代化都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它们与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差距,在2050年之前也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4)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因地制宜分类发展。一是对于平原农区,要着力提高农业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水利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的水平,努力提高大宗农产物的商品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平原农区成为我国粮食和大宗农产物供给安全的最可靠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二是对于丘陵山区,必须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的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发展新路子。叁是对于城市郊区,要通过发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优势,着力提高农业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物的优质化率和发挥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等方面凸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色。四是对于草原牧区,要把退耕还草、减牧养草与畜牧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结合起来,把生态移民与草原的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场承载能力的提高相协调。五是对于沿海渔区,要努力走出一条渔业资源持续恢复、渔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渔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的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2.4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支撑体系与政策选择
(1)建设中国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世界经济社会格局加剧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事业走向深入的发展时期,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要有最为基础和十分坚实的支撑体系,结合远期目标与近期发展的紧迫性,如何走好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着重建设九大支撑体系。一是构建集约化家庭经营与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系,二是构建主导产业集群化与叁次产业融合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叁是构建农业园区化设施化与水利化生态化相结合的新型农田基础建设体系,四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与农科教一体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五是构建农业信息化智能化与机械化工厂化相结合的农业现代装备设施体系,六是构建绿色安全性与高品质质量相结合的新型农产物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七是构建组织化物流化与规范化有序化良好结合的新型农产物市场流通体系,八是构建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科学保护相结合的新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体系,九是构建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法律保护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政策法律体系。
(2)战略政策的总体方向。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方面是要按照执政为民重“叁农”、以人为本谋“叁农”、统筹城乡兴“叁农”、改革开放促“叁农”、科技教育强“叁农”、求真务实抓“叁农”的理念和规律性,遵循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叁化”同步推进的根本要求,建立有利于“叁化”同步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机制。
(3)着力完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选择。政策制定并非一朝一夕和一成不变,尚需要在一些重要方面改革和进一步完善一些重大政策,主要从九个方面提出政策选择方向和着力点。一是建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升与务工经商农民同步市民化的机制与政策,二是建立农业劳动力减量提质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提高的机制与政策,叁是建立农地经营集约化与农转非土地增值由“叁农”共享的机制与政策,四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的社会化投资与社会化服务互促共进的机制与政策,五是建立农业生产流通方式与城镇农产物消费需求变化对接的机制与政策,六是建立城乡一二叁产业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互动的机制与政策,七是建立城乡公共财政均等化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相适应的机制与政策,八是建立以集成创新导向与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原动力相匹配的机制与政策,九是建立以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与确保农民权益制度共生互动的机制与政策。
3. 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影响
本研究历时3年多时间,通过大量实际调查和对国内外与地区间的比较分析,以现实和问题导向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获得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批示的成果5项。调研报告分别获得温家宝总理、农业部部长、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省长和四川省省长与浙江省副省长多次批示和充分肯定,农民日报也给予了报导,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效果。
在理论与方法上取得了多方面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第四种模式。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情景,以“国情国势”与“农情民势”为主要参照系,首次提出了世界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大国大农”美国模式,“小国小农”日本模式和“中间型态”法国模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可能成为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中的第四种模式。(2)对“叁化”同步思想的理论分析与同步程度的量化研究方法有新的突破。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叁化”同步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理论阐述,并首次对我国“叁化”同步程度及其差异性开展量化方法探索,在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3)在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分析中首次开展全国农户大样本调查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对于发挥农民作用更好更快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4)研究内容较为丰富。首次系统性地阐述并全面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战略方向、支撑体系与政策选择,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研究内容。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