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介绍

2013年11月20日16:00

由湖南师范大学刘湘溶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07&补尘辫;窜顿020)已于2011年12月结项。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为此,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这一重大课题进行研究,适应了当今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不论对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究领域拓展,还是对实践提供指导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总体框架在逻辑上由两部分构成,即“一个构建”和“六个推进”,在具体设计上,分为七个子课题。

所谓一个构建,即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的构建。

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的构建涉及到文明的内涵、文明演进的动力机制、文明的基本形态及其特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必然性、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生态文明的建设模式等问题,而其中,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模式问题又最为重要。

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首先,对和谐这一范畴的理解要对和谐的本质有确当的把握。和谐不是“原初”之和、“乡愿”之和、“服膺”之和。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和谐”表现为多样统一,这种多样统一既包含量的差异统一,也包含质的差异统一,表现为度的关系,具有非常丰富的意蕴。“和谐”内含着差异、矛盾和对抗等等,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角逐与竞争,才可形成“和谐”的局面,无竞争之和谐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能长久的;竞争是有限度的,也就是说竞争要服从于和谐,不能无序化,竞争是手段,和谐是目的;“和谐”是动态的,逐渐提升的,实现和谐既是现实的承诺,也是理想的期盼。其次,对和谐这一范畴的理解要对和谐的指涉范围有所确定。和谐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和个体自我身心的和谐。最后,对和谐这一范畴的理解要对和谐的功能性特征有正确认识。和谐既不是空洞的符号,也不是抽象的道理。和谐必须给人们带来实惠,这就是,创造和谐是为了提高人的幸福指数——共同栖居于地球这个家园、共同分享资源、共同体验广泛的交往与沟通所带来的乐趣,并拥有丰富的而健康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生态文明的建设模式或实现模式具有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普遍性要求是指,走向生态文明,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段必经的航程,这也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要抵达的目标。无论从纠正工业文明的偏失,还是从生态文明的内在本质看,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些基本方面对于每个国家都是要面对的。特殊性要求是指,当今世界,仍然是民族国家的时代,在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国家利益是不可超越的,因而任何全球化的吁求或人类整体需要,都要经过民族国家的作为才能加以落实,每个国家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因而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必须寻找自己的道路,决不能机械式、教条式的照搬别国的做法,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亦如此。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必须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已有经验成果;必须立足中国的实际;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承接优良文化传统;必须坚定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所谓六个推进,即推进思维方式的生态化、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城乡建设的生态化和人格的生态化。

对于推进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主体展开思维活动的具体样式,它表明思维主体究竟在思维什么,尤其是表明思维主体究竟是如何思维的。有机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同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相对立,是思维方式的典型历史形态,将之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的深刻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立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了有机的、辩证的考察,因而包含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智慧。

生态化的思维方式与以实践为基础的有机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是立足于实践的有机的、辩证的思维方式的一种当代形态,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观、方法论。首先,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意味着处在严重危机之中、并亟待保护和修复的自然生态在人们思维中的对象地位将得到日益普遍且全面自觉的确立。其次,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还意味着人们将逐步学会用真正生态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克服对自然、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实现思维手段或工具、出发点或立足点、程序或路径及其方法的质的跃迁。生态化思维方式具有思维结构的整体性、思维视野的开放性、思维定势的前瞻性、思维取向的和谐性等特征,并以多样性原理、非线性原理、生态优先原理、边缘效应原理等作为其基本原理。

在中国,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相伴随,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已成为生动的现实:从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贯彻,从环保立法的进程,从生态伦理学的兴盛,从环境教育的开展和环保宣传的普及,从公民生态意识的强化等方面,可以看出执政思维方式、宏观决策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道德思维方式、教育思维方式以及大众日常思维方式的生态化。

在中国,为推进思维方式的生态化,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化思维方式的指导作用,即进一步用生态化思维方式去指导国家法律体系的改造;去指导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去指导对事关国计民生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去指导政绩考核办法的修正。二要切实加强生态化思维方式的培育,重点解决好谁被培育和由谁培育以及如何培育等问题。

对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坚持叁重取向: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坚持科学取向,一要按科学规律办事,以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指导去求发展,二要真正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叁要学会科学的分析与判断经济形势。坚持人本取向,一要明确经济发展为了什么——经济发展是为了人,二要明确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要依靠人。坚持生态取向,是指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倡导资源节约、注重环境友好、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化取向的基本要求。倡导资源节约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浪费,包括体制性浪费,决策性浪费,管理性浪费,标准性浪费,观念性浪费,习惯性浪费等。注重环境友好,就要抑制乃至消除对环境一切形式的污染与破坏,并为克服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全球或区域环境问题作贡献,维护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只有通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不懈努力,才能达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在中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在战略方向上,或者说在战略着力点上应做到“两个践行”和“一个致力”,即积极践行循环经济、切实践行低碳经济,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践行循环经济,要求我们完善法规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政府引导,重视技术支撑和全民动员。践行低碳经济,关键在创新,重点在能源。我们在能源问题上,必须贯彻清洁性、可持性和多元化的基本方针,确保能源安全和基本自给。致力于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的展开,为此,一是要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要做大做强生态(环境)产业。

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在国家层面还须循序渐进,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这些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有:环境税收政策、环境收费政策、生态补偿政策、排污权交易政策、绿色资本市场政策和绿色贸易政策等,在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过程中,一要注重其完整性,二要将其上升到立法高度,叁要广泛借鉴国外经验,四要改革环境管理体制。

对于推进科学技术的生态化。从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明显,科技的发展已经表露出生态化转型的态势,或者说科技生态化是必然选择。

科技生态化的前提有叁:其一,对科技异化现象的批判反思为科技生态化转向提供了价值支持;其二,科技的集成与融合为科技生态化转向提供了社会条件;其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科技生态化转向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思考我国科技生态化的路径,第一,需要对我国科技现状特别是其生态化蕴含进行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起步艰苦、但进步速度非常惊人,科技对我国经济社会所发挥的支撑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且在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蕴含上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也有明显的差距,这主要反映在我国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力度与广度两个方面。

第二,需要对我国科技生态化的客观需求进行分析。对我国而言,推动科技的生态化尤显迫切。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生态压力大,生态现代化的起点低;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突出。在当前中国,推动科技生态化主要为满足下述需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持;为资源管理、配置提供科技服务;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决策依据;为国家环境安全和降低环境风险提供指导;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提供参照。

第叁,需要寻找到推进我国科技生态化的着力点。一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意识和环境意识,营造浓厚的推进科技生态化的社会氛围;二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使科技体制更完善;叁要确定科技生态化的攻坚领域,努力开发一批国际领先、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

对于推进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消费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以满足消费需要的方法与形式。任何一种消费方式都在回答“消费是什么”、“为什么消费”以及“如何消费”叁个相关联的问题。不同的文明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消费方式,而工业文明时代,则是消费主义盛行,享受发展型消费占主导地位,生态破坏型消费唱主角。这种消费方式必然导致精神文化危机、社会危机以及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社会必须推进消费方式生态化,其基本要求有叁:第一,合度——适量消费。适量消费是消费的一种理性选择,主张适量消费,就是主张“节欲”,反对“纵欲”和“禁欲”。

第二,合宜——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涵义十分丰富,但其重点在于倡导消费绿色产物,注重在消费过程中的垃圾回收处理,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和健康,关心环保和节约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当前兴起的低碳消费属于绿色消费的范畴,其实质是减少碳排放。

第叁,合道——优雅消费。优雅消费针对的是低俗消费。在现实生活中,低俗消费大量存在,危害严重,它败坏社会风气,离散人际关系,侵蚀自然肌体……倡导优雅消费,拒斥低俗消费有赖于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正确舆论氛围的营造去提高消费品质、提高消费品位。

为推进消费方式生态化,需要实事求是地对当前我国的消费状况作出基本考量,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对策有叁:一是扩需求,因为我们的消费需求总量不足;二是调结构,因为我们的消费结构失衡;叁是正取向,因为消费取向偏颇。扩需求、调结构、正取向是一个有机整体,需求不扩,结构就无法调,取向就无法正。反过来,只有结构优化、取向正确的需求才是我们应当扩大的需求,并且消费需求的扩大只有经过调整消费结构,正确消费取向的途径方能实现。

为推进消费方式生态化,一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转变“消费等于发展”、“消费等于幸福”、“消费等于浪费”、“消费等于物质消费”、“消费等于私人之事”等观念。宣传教育必须整合政府、公司、民间社团、大众传媒、学校等各种力量,形成多方联功;必须和国家在消费领域推出的各种专项工程相结合。二要政策配套,我们要对现行的消费政策以及与消费相关的政策进行反思并作出相应的修正、补充和调整,明确禁止什么、限制什么和鼓励什么。

对于推进城乡建设的生态化。城市与乡村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城市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关系不断变化,其变化大概经历了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叁个主要时期。

自20世纪以来,城市发展呈现出多重趋势,生态化便是主要趋势之一。除开生态趋势之外,城市发展还呈现出群(带)化、一体化和国际化等趋势,生态化趋势同这叁个趋势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群(带)化”是“生态化”的本质需要,“一体化”是“生态化”的前提,“生态化”是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或换言之、离开了“群(带)化”和“一体化”就没有生态化,缺少生态化就没有“国际化”;“生态化”要求“群(带)化”和“一体化”,国际化则要求“生态化”。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镇)化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这一选择应做到把握规律、顺应趋势;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将城乡生态建设当成一篇密不可分的大文章来做。

中国城市(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型城市建设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导向,以宜居为要求,以城乡统筹为抓手,以国外经验为参照,以各类相关国家级综合配合改革示范区为示范。中国城市(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生态建设则要做到一个结合——农村生态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一个并举——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并举。同时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建立和完善城乡生态补偿机制;改革户藉制度,鼓励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加强农村土地综合管理,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加大投入,“以奖促治”;榜样表率,典型引路。

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四大区域的城乡建设的生态化推进应有所区别和侧重,并在实践中注重与生态省(市、县、乡)建设的推进相结合,注重与一系列国家级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的推进相结合。

对于推进人格的生态化。人格是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统一。马克思对人格的考察便具有立足于现实并指向未来理想的双重维度,他一方面强调人格作为人之为人,作为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结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这代表着人格的理想性;另一方面他则强调人格是人所具有的社会特质,是具有阶级性、历史可变性的人的特质,这意味着人格的现实性。

人格是心理人格、道德人格和法权人格的叁位一体。作为叁位一体之人格的完整和谐不可或缺的依赖于自然生态的和谐。然而,自工业文明以来,由于自然生态和谐的破坏,造成人格的扭曲与畸形,使人格变成了非生态的人格、反生态的人格。人格的非生态性和反生态性是生态危机深刻原因之一。

人格的生态化意味着人格要有一个生态的维度,并将指向一种历史上崭新的人格类型,我们称之为“生态化人格”。生态化人格是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作为生态文明主体的“生态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首先,生态化人格作为“生态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一种既享有生态权利,又履行生态义务(承担生态责任)的人格;其次,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人格;再次,是一种尊重法则的庄严的人格和具有审美视野的美的人格。推进人格的生态化、培育生态化人格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展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目的。

生态化人格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环境教育十分重要。现代环境教育应当被定位于以培养公民生态化人格为目标的教育;应当被视为“对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有机联系的教育;应当被看成贯穿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终身教育。在环境教育的内容上,必须坚持:第一,通过法律教育培养生态化的法权人格;第二,通过伦理教育培养生态化的道德人格;第叁,通过心理教育培养生态化的心理人格。此外,在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一要注重与生态实践相结合;二要注重社会各界配合;叁要注重各阶段,尤其是学校教育各阶段的衔接连贯;四要注重榜样的作用。

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场伟大变革。生态文明有赖于我们去创造。项目所提出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一个构建”、“六个推进”其实分属于两大进程,即主体进程和客体进程。核心价值的构建,思维方式和人格的生态化推进主要属于主体进程范畴,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方式和城乡建设的生态化推进则主要属于客体进程范畴。两大进程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生态文明,应以核心价值构建为灵魂,以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推进为先导,以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推进为基础,以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推进为动力,以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推进为牵引,以城乡建设的生态化推进为载体,以人格的生态化推进为归宿。无论是主体进程还是客体进程,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经过不懈地努力方可完成。

本项目研究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叁个方面:

一、在国内首次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构建、六个推进”的框架体系,这个框架体系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以此为基础,可使研究工作在“纵、横”两个向度上不断地深化与展开。

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学术前沿性与战略对策性相结合,大量吸收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加以梳理,对于思考与解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或将要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叁、不少见解具有创新性。例如对于生态文明核心价值和建设模式的见解;对于何谓生态化思维方式及其特征和基本原理的见解;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应坚持叁重取向的见解;对于科技生态化的前提以及我国科技生态化的路径的见解;对于消费方式生态化叁大要求以及我国消费方式生态化推进的对策的见解;对于在我国如何进行生态型城市建设和如何进行农村生态建设的见解;对于生态化人格的界定,以及怎样通过环境教育去培养生态化人格的见解等等。

另外,在项目研究进程中,课题组还在《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及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针对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治标治本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强的策略、措施和方法,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与服务。

二、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作为专家参加了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的决策咨询与规划设计,许多成果与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也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课题组供稿)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