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陈秀山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实现路径与动态评价研究”(批准号07&补尘辫;窜顿011)已于2012年4月结项。
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的重要基础。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和紧迫的问题,需要综合的破解思路和解决方案,也需要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支持体系,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与实施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证支持。
1.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目的
本项目从科学发展观赋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出发,目的在于: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及其动态组合,全面分析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现实障碍,提出破解思路和具体的实现路径;建立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系统的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评价协调发展状况的动态变化;并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与完善进行专门的分析与研究。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试图构建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支持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在研究过程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赋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和目标选择,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与实现路径,分析了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和体制障碍,以及不同空间层次范围内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建立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判断与测度指标体系将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本研究的成果将为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与实施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证分析的数据支持。项目研究建立的跨区域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区域利益补偿机制,将为解决区域利益冲突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建立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判断与测度指标体系将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状况给出一个区间性的判断,并分析协调状况的动态变化。
2.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对策建议
2.1 主要内容
本项目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即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障碍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评价研究。根据项目研究的总体框架图和技术路线图,将主要内容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目研究总报告,第二部分是六个专题报告部分。
总报告部分的内容包括:
(1)科学发展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说明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
(2)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把握并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主线,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思考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实现的主要路径等。
(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障碍和制度障碍。主要从自然条件差异、历史和现实经济基础两方面说明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障碍;从制度落差、产权制度不完善、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矛盾、区域协调机制未能建立、政府职能错位以及文化观念等一些非正式制度的影响等方面阐述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
(4)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探讨我国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我国区域发展空间协调的实现路径以及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协调。
(5)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价。提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的多目标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并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6)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探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
六个专题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分别是:
(1)地区比较优势评价研究。提出一个开放经济下地区比较优势动态分析框架;提出基于产业地方化视角的地区比较优势评价方法,系统考察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的演变规律;进而分析地区比较优势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区域产业结构协调研究。主要从四个角度研究地区分工问题,即从产业选择现状和原因、产业结构冲突、地区贸易格局、产业集群的角度。
(3)跨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益补偿机制研究。阐述了跨区域资源开发利益补偿的叁类主导因素、跨区域资源开发利益补偿机制,并在对不同利益补偿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跨区域资源开发利益补偿的若干政策建议。
(4)区域贸易联系与市场一体化研究。阐述我国区域贸易的空间特征和变动趋势,我国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对地方政府的干预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以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
(5)区际基本服务均等化与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区际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对促进居民福利水平提高的影响机理,然后用数量模型度量了我国1996-2008年的区际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指出了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并以基础教育为例,具体分析其均等化水平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强度;最后提出了有效促进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6)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状况测度的基本要求,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进行测度与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空间特征:分布与动态演变;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2 重要观点
(1)“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于区域发展战略和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一种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协调发展,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应把握四个方面,即:一是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区域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并逐步缩小;叁是区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合作关系;四是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区域利益协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主线,需要建立有效的、稳定的区域利益补偿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资源输出区与输入区的利益关系,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需要整合生态、经济、政策变量等,建立跨区域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环境补偿对于协调区域发展的贡献,并在模型的框架内讨论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协调衡量,综合分析不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区域效应。
(3)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主要由五大目标构成,五大目标互相联系、有机统一,五大目标的组合是动态过程。五大目标是:地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场一体化水平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环境生态得到保护和改善。区域收入差距合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体现区域公平,而其他叁个目标则着重于宏观经济效率,两者是动态统一的。五大目标的组合是动态过程,在各发展时期优先顺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所属阶段,以及面临的问题不断变化,决定了目标组合的动态性。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整体上呈现出长期的上升而近年有所下降的趋势,且明显的阶段波动性。综合罢丑别颈濒指数值变化分析、σ-收敛检验、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检验的结果分析,尽管各种分析结果在解释上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在对全国区域经济差距是呈现出扩大趋势还是呈现出一定的缩小趋势的基本判断上,具体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而言,这些分析结果基本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整体上呈现出长期的上升而近年有所下降的趋势,且明显的阶段波动性。对于近年来全国区域经济增长大致表现出区域总体差距有所缩小的态势的判断大致是一致的。
(5)产业协调、空间协调是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主要实现路径。本研究主张选择产业协调和空间协调为两大突破点,以此带动区域全面协调发展。要实现区域间的空间协调和产业协调,必须强化市场和政府两大推动力,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区域间的利益、环境补偿机制;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明确标准区域划分和问题区域划分框架,识别问题区域和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
(6)全国各省区市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差异性较大,动态变化分析显示整体的发展格局没有实质性变化,而部分区域显示出一些明显的变化。
2007年我国各省市区协调发展目标总指数显示出东强-东北弱-中西部更弱的梯度空间分布格局。从我国各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类情况看,仅有北京、上海、天津叁个直辖市属于优质协调发展、良性协调发展类别的省份,大部分省区市属于初级协调(11个)和勉强协调发展(7个)类别的省份,同时4个属濒临协调发展类别的省份均来自于西部地区。
2000-2007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状况总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显示:从五大板块来看,自2000年以来形成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下降幅度最快的两个省份是安徽和河南,而西部的新疆区域协调发展指数上升最快。从我国各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类情况动态变化分析表明:从五大板块来看,自2000年以来形成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从分类别省份的变化情况看,属于优质协调发展、良性协调发展类别的具体省份保持不变,属于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发展类别的省份中,大部分省份所属的类别不变,其中属于东部地区的福建、山东、广东叁省所属的类别发生了变化,叁个省份的协调发展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同时属于西南地区的关系、贵州、云南叁省的协调发展状况有所下降,均从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变成濒临协调发展类别的省份。
(7)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须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总体政策目标,应以五大核心目标为政策重点。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如何通过区域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差距控制逐步缩小在合理范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际良性互动、市场一体化加强、资源有效利用及环境生态得到保护和改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主要目标。
2.3 对策建议
(1)应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从资源产权界定、资源价格改革、生态补偿和利益分配等各角度逐步完善跨区资源开发利益补偿机制,以促进跨区资源开发调配工程的顺利实施与区域协调发展。即:加强区际资源制度约束,明晰资源产权;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理顺资源价格;引导区域利益共享与深层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生态补偿体系,减少资源输出区生态损失。
(2)为保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有效实施、建立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应该建立起明确的刚性指标体系、明确的责权关系,以及强大的利益均衡与协调机制,将区域协调发展各项战略措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3)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调整应有效地寻找到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平衡点,需要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形式,促进东中西互动发展;加快产业转移与承接步伐,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加大对老少边穷、边疆少数民族等特殊类型区的支持。
(4)积极培育中西部区域性增长引擎,着重打造中西部优势特色产业,引导和鼓励欠发达地区的人口的向外转移,促进人口空间结构的合理调整,多层面多渠道采取措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5)构建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促进商品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完善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理顺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消除阻碍商品要素流动的自然障碍和制度,实现国内市场的一体化。
(6)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找准区域功能定位,合理选择、培育和提升主导产业,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充分提高各地区的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度,增强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7)明确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提高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8)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加强对禁止限制开发区域的重点援助,完善区域间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综合运用区域援助和限制政策工具,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
3. 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3.1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支持体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赋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和目标选择,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与实现路径,分析了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和体制障碍,以及不同空间层次范围内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建立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判断与测度指标体系将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2)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性分析,强调不同发展阶段,内涵的不断深化和动态调整;根据目标和问题的动态变化,进行路径选择的动态调整;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保持动态化,将为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后续动态追踪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
(3)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背景下地区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框架,以系统地考察地区比较优势内在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专业化分工、产业空间布局和区域差距的互相作用机制。然后,在此分析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基于顿-厂-厂的叁区域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生产要素的流动,规模经济这一内生因素的作用将促使制造业集聚。
(4)采用基于数学规划模型的估计方法测算省际贸易流量和贸易结构,分析区际贸易联系的空间特征和基本格局;研究影响区际贸易强度的主要因素,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提出促进我国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政策措施。
(5)对于区域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与实现路径的分析和研究,将为提升空间经济效率与实现区域发展公平的关系的认识提供重要思路,有利于保障落后地区的发展权,寻找出具体的破解思路和实现路径,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也将为跨区域资源开发补偿中利益主体的界定问题、补偿范围与补偿标准确立依据、补偿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应用支持;也为区域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设计、资金来源渠道与保障措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判断标准、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财力保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重要研究参考。
3.2 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研究的成果将为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与实施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证分析的数据支持,为解决区域利益冲突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状况给出一个区间性的判断,并分析协调状况的动态变化。
项目研究执行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提交成果要报4篇,项目有关阶段性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一些重要观点先后被《人民日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选登;项目研究中有关区域利益协调与补偿的分析、西电东送的研究成果也被国家发改委、南方电网等部门采用。
首席专家:陈秀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00872)
(课题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