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成果介绍

2013年11月20日15:51

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并将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条具体道路之一,后来党的十七届叁中全会以及多个重大文件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不仅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支持问题,而且也没有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实践提出系统的可操作性建议,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立足于这一理论与现实背景,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研究主题,主要对其历史进程、科学内涵、基本框架、实现路径、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

课题总报告除导论外,包含8个章节,总共40万字。课题从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西方经济学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于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代表性思想入手,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过程,然后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做了重点解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框架,进而重点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叁条基本路径,最后提出了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的保障措施。报告的主要观点及政策建议主要体现在:

1.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进程。本报告以农业生产关系变革以及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为主线,以农业发展的主要举措和事件为依据,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49—1958年的初步探索阶段。该阶段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行为核心,以实行农产物统购统销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农业机械与科学技术、举办爱国农业增产奖励竞赛为代表的一系列举措,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二是1958—1978年的曲折发展阶段。该阶段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起为核心,以农业“大跃进”、“学大寨”以及兴办社队公司等为代表的一些重大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却使农业生产受到政治运动的较大干扰,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活力,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严重损失;叁是1978—2002年的全面建设阶段。这一时期,我们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主要措施,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走上了全面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四是2002年至今的全新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重新审视并逐步取消长期坚持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策略和新方针,以此为核心和标志,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进入了全新时期。

2.解读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报告揭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中的叁个关键词“特色”、“科学”和“道路”之间的紧密联系:“特色”是我们选择具体建设道路的基础,不同的“特色”决定了不同的“道路”;“科学”是“道路”的指导思想;“道路”的选择既体现我国面临的主要“特色”,又体现“科学”的深刻涵义。在此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报告阐述了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特殊人地矛盾、特殊基本制度、特殊区域状况和特殊宏观背景等基本国情,提出了包含“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在内的“叁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的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基本要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利益协调。

3.建立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框架。目前学术界对农业现代化道路框架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不太系统。本报告在明确科学内涵的前提下,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责任主体、基本原则、实现路径和评价指标体系在内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框架,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应包含农民、政府、公司、农民专合组织等多种责任主体,其中,农民、公司和农民专合组织为直接参与主体,政府为宏观调控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为外部支持主体;应坚持以工促农、循序渐进、发挥优势和叁元结合的基本原则,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区域实现的叁大道路。

4.提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报告坚持客观性、重点性、可行性、导向性、可比性和动态性原则,构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叁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能力及结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下设14个二级指标和28个叁级指标,以期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水平作出较为全面、准确、详细的评估。

5.阐明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线和重点领域。在综合考虑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所处发展阶段、区域性差异和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前提下,报告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程中的农业技术创新,应选择复合型、低成本、市场需求导向型、自主创新与吸收引进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在现代育种、机械生产、农业信息、农产物精深加工、资源节约、农产物质量安全等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同时加大政府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6.构建了一个政府主导下多方协同互动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农业技术创新包含各级政府、涉农公司、农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推广机构等多个参与主体,本报告通过对多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回顾和评判,构建了一个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多个参与主体协同互动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该模式是指农业技术创新的多种参与主体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的结构和方式进行组合,以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为目标,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协同互动、有机耦合,从而形成技术创新强大的整体合力和推进效应的一种开放式模式。同时报告提出了该模式的四条具体构建途径,即: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手段,探索丰富多样的协同互动方式,构建顺畅的需求传导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7.阐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制度创新的重要方向。就制度创新而言,我国农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四个问题,即:如何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转来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如何通过发展各类专合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程度,如何通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来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如何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来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变革。因此,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应重点在农村土地产权、农业生产组织、农村金融和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8.论述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区域实现模式。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必须走不同的区域实现道路。本报告在将我国区域划分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域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模式。即: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虽然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辐射效应、智力支持和科技创新、农业开放程度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等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但同时在耕地资源占有量、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投入选择上亦凸显出较大的劣势,宜选择高效外向型发展模式;中部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环境、劳动力资源尤其是小麦、水稻等大宗农产物生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且外流严重,农产物加工程度不高、附加值低,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宜采取产业化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生产环境、劳动力成本、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但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劳动力素质低,市场化发育水平不高的劣势也较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大量存在,宜实施生态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东北地区虽然耕地资源、区位条件、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与专业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水土流失严重,农民增收乏力以及政府财政支持“叁农”发展的力度有限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宜选用商品型规模农业发展模式。

9.提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大幅度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耕地保护与改良、农业生态、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健全基础设施的运行管护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明确政府投入责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一个以医疗保障为核心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保体系。

报告的主要学术创新体现在: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进程,解读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建立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框架,构建了政府主导下多方协同互动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提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区域实现模式等方面。在这些主要创新和建树中,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理论框架都是学术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报告在这两个方面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理论创新。同时,围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一主题,课题组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颁厂厂颁滨期刊收录近40篇,英文文章5篇,部分成果还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索引或全文转载,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因此,课题报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此外,课题组在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也强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在农业投入品管理、土地流转、农民工返乡、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总共提交各类研究报告30余份。在所提交的研究报告中,《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投入品管理的建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及其防范》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刊载,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妥善处理土地流转与返乡农民需求矛盾》、《应当高度关注当前农村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省农村灾后重建的五点建议》、《四川农民工失业返乡形势判断及相关情况》、《四川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应当关注和重视农地规模化流转存在的潜在风险》、《加快深化川台农业合作的五点建议》、《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报告多次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以及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亲自批示,部分对策建议还被纳入政策文件,直接用于指导实践,体现了课题报告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实际运用价值。

本课题系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批准号:07&补尘辫;窜顿027

项目名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最终成果类型:专着(40万字)

最终成果名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课题承担单位:四川大学

课题负责人:蒋永穆

课题组成员:郭晓鸣、傅新红、王国敏、黄金辉、杨锦秀、刘润秋、李晟之、杨少垒、王丰、纪志耿

(课题组供稿)

(责编:张湘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