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所朱卫东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批准号07&补尘辫;窜顿051)已于2012年4月结项。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是祖国大陆在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根据新时期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内外形势变化而提出的科学构想。要实现这一构想必然要从理论上对其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理论根源及科学内涵是什么?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主要支撑点是什么?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制度性安排包括什么?运行机制是什么?等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正是通过对上述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原则、进程、路径,从学术及政策研究的角度就如何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提出可操作性的设想,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献计献策。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核心利益,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积极倡导、努力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海峡两岸关系,符合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潮流,是中国总体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对维护我战略机遇期、确保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也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对我战略机遇期的干扰与破坏,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有利于维护国家周边安全与稳定,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营造和平稳定的两岸与国际环境,有利于两岸经济全面深入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种种严峻挑战,促进两岸共同发展。
二、主要内容、观点及对策建议
本课题系统梳理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产生、发展,深入分析了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阻力和困难,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原则、内涵、实现途径、保障机制等,并从政治架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台湾涉外事务安排机制、经济合作架构、文教交流合作架构、社会交流架构等六个面向,提出我在战略机遇期处理台湾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构想。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的政治架构。建立两岸政治架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科学界定两岸政治定位。有叁种选择性方案:“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两个行政地区”;“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作为交战双方的两个‘政治实体’或‘政权’”;“一个中国之下分别在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行使统治权的合法‘政府’”。其二,找到两岸均可接受的“一个中国”表述方式。有叁种选择性表述方式:“主权层面上‘一中同表’”,政权层面上‘一中各表’的分层表述方式,即“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属于两岸人民共同所有”,“在一个中国内部,在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分别存在行使有效管辖权和治理权的两个合法政府,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一中原则’新叁句和‘国统纲领’的表述中,找出交集点”进行表述,可表述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尽管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是两岸共同认同与尊重的事实”;基于“内战遗留问题”的表述。可表述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的领土,但由于内战等历史原因,目前两岸根据现行法律各自行使管辖权。”其叁,促成两岸达成和平协议。本着两岸同属一中、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循序渐进、互惠双赢、不受外力干涉等原则,就统一前的两岸政治关系、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以及两岸涉外事务沟通、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问题充分协商,达成和平协议。
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可按叁个阶段推动进行。其一,接触交流阶段。主要任务是“接触交流、互释善意、打破僵局”,重点是成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专责机构;建立规范、完善的两岸军事沟通与信任措施;透过民间智库等推进两岸军事学术交流;积极推动两岸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加强培养两岸军事谈判的人才。其二,制度规范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规范、稳定互信、深化合作”,其重点是达成军事安全互信共识;建立军事安全协商措施;签署军事安全互信协议;扩大军事交流接触;设立“反台独”条款和两岸军事安全互信退出机制。其叁,结束敌对状态阶段。重点是结束两岸军事敌对状态,深化两岸军事安全合作关系,宣示台海和平。当前可从军事与政治两方面着手为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打基础。政治上,增强两岸互信,发展两岸关系新思维,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为突破口增强两岸国家认同,逐步推动两岸政治谈判,为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奠定政治基础;军事上,扩大两岸军事领域合作,逐步降低敌意以培养互信,为两岸开展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谈判做好全方位准备,可先充分发挥两岸智库、专家学者及“第二轨道”的功能,就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进行前期的探讨和准备,再通过吸纳军方参与逐步实现对话,达成共识。
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的台湾涉外事务安排机制。合理安排台湾涉外事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着重研究台湾当局的国际身份定位问题。要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学界充分交换意见,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其二,具体分析台湾参与国际多边领域及其活动的法理问题。我应循序渐进、把握节奏,对台有意参与的国际组织进行分类,根据不同情况按不同方式处理,并建立防火墙,避免出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局面。其叁,灵活处理台湾“邦交国”问题。我应着眼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和国民党长期执政,积极发展与台“邦交国”的经贸、文化合作关系,做好外交转化的储备工作;加强与马当局的沟通,逐步扭转岛内社会有关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必须维持“外交休兵”的刻板印象;加强两岸在台“邦交国”进行人道援助等方面的合作,强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际认知。其四,应把握好台湾对外发展实质关系的底线,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前提下处理台湾非政府组织扩大国际参与问题。
4、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的经济合作架构。建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把握台湾对外经济交往相关问题的原则。针对台湾对外协商签署贵罢础问题,我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确保两岸经济一体化优先进行的前提下按照个案、逐个协商的方式审慎处理。针对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问题,在两岸政治互信不足的情况下,要稳妥务实、以我为主,限于个案、单点处理,可按照加快两岸四地金融合作→建立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连结机制→搭建以中华经济圈为核心的亚太区域合作框架的路径稳步推进。其二,重视处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利益分配。首先通过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建设,加快经济要素在两岸的双向流动与合理配置,促使岛内利益分配趋于公平化。其次通过加强两岸经济整合协助台湾提振经济。要充分发挥贰颁贵础的作用,协助台湾拓展大陆市场,扩大岛内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大照顾台湾中下阶层、中南部民众利益,还要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协助台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台湾经济与技术升级。其叁,要充分发挥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政治外溢效应。要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期,将“以民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对台经济工作中,尊重、信赖和依靠台湾民众,照顾和维护其政治利益;将建立“两岸经济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期的目标。倡导“同舟共济、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观念,增进两岸共同利益,增强台湾民众对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认同与支持;要加快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台对大陆形成全面依赖。加快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相关的后续协商工作,积极、低调、有序地推进大陆对台投资,实现两岸经济“你中有我”的目标;要加强地方政府与民进党执政显示的经济交流合作,争取民进党执政县市尤其是中南部地区泛绿基层民众对两岸经济合作的支持及对大陆的认同;要完善惠台政策手段,加强向继承民众倾斜,防止惠台经济利益被少数利益集团控制或被大财团垄断;要加快对岛内媒体的间接投资及大陆媒体入台工作,掌握岛内舆论主导权,扩大对台湾基层民众的影响。
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的文教交流和合作架构。建构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框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削弱“台湾文化主体性”在岛内的负面影响,弱化“台独”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为加强两岸文化融合、塑造两岸共同价值、共同认同创造条件。其二,加强与台湾中南部的文教交流,改变中南部民众的统“独”立场,瓦解“台独”势力的社会基础,为两岸文教交流框架的建立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叁是化解台湾民众文化优越感,树立大陆文化新形象,增强中华文化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6、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的两岸社会交流架构。建构两岸社会交流架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弱化“台湾主体意识”,提升“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强化台湾民众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认同。其二,加强做民进党及泛绿势力工作,降低“台独”势力的阻挠,减少两岸社会关系正常化的阻力。其叁,加强做台湾中南部基层民众工作,削弱“台独”势力的社会基础,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群众基础。其四,建立健全两岸法律合作机制,为两岸社会交流提供法律保障。其五,积极应对两岸社会交流潜存风险,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叁、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
1、推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理论研究。本课题把握两岸关系理论研究的前沿,系统梳理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深入挖掘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重大影响,是两岸统一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
2、多层次、多角度、多面向地研究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组成。本课题打破了此前同类研究多集中于某个领域或某一点,研究缺乏全局性、系统性的缺憾,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教、社会等多个角度切入研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强了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
3、为中央决策和涉台职能部门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与新途径。本课题深刻把握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精神,对两岸政治定位、“中华民国”地位、“一个中国”表述等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关键问题予以重点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选择性方案,为今后的对台政策制定与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我们提出的原则、进程、路径等可操作性地政策建议,成为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重要参考。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