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1月26日09:09来源:

本课题于2011年10月立项,12月17日正式开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组严格按照开题会确定的研究方案,有组织、有步骤、高效率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主要的工作和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截止2013年6月,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撰写和发表了近30篇学术论文,其中发表在颁厂厂颁滨刊物的16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与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的文章7篇。

第二,作为重要的中期成果,本课题计划在2013-2015年出版10本“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丛书,目前已经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签订了出版这套丛书的合同,10本丛书都已进入写作阶段,本年年底可正式出版5本。第叁,各子课题研究也稳步推进,都已经有文章发表。如施惠玲老师负责的子课题已经发表了5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不仅都发表于颁厂厂颁滨刊物,而且其中的一篇还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全文转载。其他子课题成员的论文也大多发表于《政治学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等颁厂厂颁滨期刊。第四,为了以集团优势扩大课题研究影响,课题组两次“组团”发表学术论文,产生了集团效应,第一次是在《现代传播》2012年第2期发表组团发表学术论文3篇,第二次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组团发表学术论文5篇。这两次组团论文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其中有3篇文章被《新华文载》与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

在学术交流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参与组织以“政治传播”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2012年11月2-3日,我们作为荣誉支持单位与西北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新改革时期的公共治理与政治传播”学术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共有7人参加会议并提交了论文,荆学民教授在会议上多次发言,就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发表了看法,课题组成员也分别就自己研究的内容进行了会议交流。第二,组织各种与课题相关的专题学术沙龙。在开题之后,围绕子课题与中期着作的研究和写作,课题组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多次专题学术沙龙,沙龙邀请相关研究的专家参加,就特定主题与研究者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有效地促进了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第叁,多次派人参加国内外政治学与传播学的相关会议,并提交政治传播论文。政治传播横跨政治学与传播学两个学科,参加这两个学科组织的高水平会议,可以和两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分别交流,并在两个学科均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我们还注意国际交流,课题组成员荆学民、孙迎春、刘靖一等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刘靖一还利用在海外访学和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机会积极开展资料搜集工作,为完成《政治传播与政治营销》的着作创造条件。

在一年半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我们选取5篇代表性成果予以简单介绍。

1.荆学民:《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本文着重从宏观视野讨论开展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时代环境与实践意义。主要观点如下:其一,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世界发生说话,要求有确定而明晰的中国特色政治传播战略。建构与现有地位相匹配的政治传播战略,对彰显和实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其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建构与其相匹配的中国特色政治传播战略,以便向全世界有效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使其内在地融入人类政治文明体系。其叁,中国目前在对外的政治传播能力不足,只有加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研究,才能改变“西强东弱”的话语态势,改变边缘和被言说的处境,进而彰显中国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积极作用。其四,中国对内的政治传播观念和手段相对于时代发展来说也较为落后,开展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研究,改进落后传播观念和手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其五,中国特色政治传播战略研究对反驳西方帝国文化霸权理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该文对如何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必要性和研究的方向性提出了重要的战略思考,对开展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初发于《现代传播》2012年第2期,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9期论点摘编。

2.荆学民:《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主体”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主体”问题。文章认为政治传播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因而政治传播的“主体”说到底是人而不是其他。目前的中国,国家(政党、政府)仍然是政治传播的主体,主导着政治传播过程,因此我们在认识上,仍然要坚持这种主体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的理念。政治传播的“多元主体”在中国还不现实,各种“社会组织”的政治传播功能还有待于挖掘和培育。当然,强调国家作为主体的地位,并不是排斥社会的积极作用,努力培育和积极发挥“社会”的政治传播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构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重要战略理论之一。

该文从中国政治实践出发,对政治传播的主体做了深刻的剖析,纠正了传播学对有关问题的模糊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政治传播中国家与社会如何实现良性沟通做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初发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被《红旗文摘》2013年第5期和《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分别做了“观点辑览”和“论点摘编”。

3.施惠玲:《马克思政治概念的双重维度》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指导理论,马克思的政治观直接影响到对中国政治传播的理解。所以本文着重从现代性维度与理想性维度深入讨论马克思的政治观。主要认为马克思对政治的思考,以“整体性”特质尽显卓越。他既深刻地解释了现代性政治的特性和本质,又建构了未来理想社会中与理想社会相融合的政治特性。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即既把握政治作为国家强制性权力的现代性,也把握政治作为人类自我治理需要的理想性,才有可能深刻地把握马克思的政治概念的本真意蕴。

本文从现代性和理想性两个维度对马克思的政治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整体性”考量,对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政治概念,加深对马克思政治理论的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该文初发于《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

4.李彦冰: 《政治合法性、意识形态与国家形象传播》

本文着重从理论上探讨政治合法性与意识形态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影响。文章认为政权的政治合法性是国家形象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国家信息传播交流斗争的焦点。同样,意识形态在国家形象传播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表现为国家形象传播主体无法脱离意识形态的羁绊,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意识形态为国家形象提供辩护。最终的国家形象是受众意识形态与国家形象传播主体意识形态博弈的结果。在强调意识形态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政治合法性与意识形态都是政治的重大核心概念,本文讨论这两个概念与国家形象传播的的关系,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看法,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初发于《现代传播》2012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5.苏颖:《中国互联网公共讨论中的多元共识:基于政治文明发展进程里的讨论》

本文着重讨论互联网公共讨论中的多元共识问题。文章认为由于互联网的特性,在互联网的公共讨论也许能加速中国社会中一直缺乏的“公民德性”的积淀,从而促成传统中国政治文明所缺乏的自发社会秩序的形成以及多元共识的产生。但是与之相对,互联网公共讨论中共识的逐渐分化,也意味着社会价值的强烈对抗,在中国这种脆弱的国家与社会的沟通机制之下,甚至可能成为社会共识解体的征兆,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

本文对中国互联网环境下多元共识形成与分化的可能性做了充满张力的分析,非常具有新意,关涉的问题现实而重要,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该文初发于《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0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由于课题还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我们的工作重心是抓紧研究、多出成果。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影响,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成果的宣传、推广措施。其一是接受采访,首席专家荆学民教授曾就重大课题与政治传播的相关问题接受了《今传媒》杂志的专访,内容发表于该杂志2012年第8期。接受了《中华英才》特别策划的采访,就我国目前的政治话语问题发表学术观点,采访内容发表2013年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中华英才》上。多次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就“走转改”、“微博”的政治传播问题发表学术意见。其二是参加学术会议,尤其是如前所述组团参加学术会议,对课题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叁,组团发表学术论文同样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其四,依托扎实的学术研究,首席专家荆学民及课题组成员在《人民论坛》、《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了多篇讨论当代中国政治传播实践的论文,得到各类网络媒体的广泛转载,这也很好地宣传了课题及其成果。其五,我们组建了“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网”(丑迟迟辫://辫肠肠.肠耻肠.别诲耻.肠苍),目前已经上线试运行。网站一方面积极宣传课题组研究的最新成果,一方面关注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整体发展。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政治传播与政府新闻学

荆学民

论文

《现代传播》(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1期

4000

 

2.

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荆学民

论文

《现代传播》(颁厂厂颁滨)

2012年第2期

8000

《新华文摘》2012年第9期论点摘编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信仰

荆学民

论文

《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23日

4000

 

4

厚积学养注传媒 化作浓墨写春秋

荆学民

论文

《今传媒》2012年第8期

7000

 

5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政治自信

荆学民

论文

《人民论坛》(中文核心)2012年11月(上)

5000

各大网站转载

6

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主体”问题

荆学民

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2期

8000

《红旗文摘》2013年第5期“观点辑览”。

《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论点摘编”

7

微博恐惧凸显官员软肋

荆学民

论文

《人民论坛》(中文核心)2013年2月(下)总第395期

3500

《领导干部论坛》2013年第4期转载

各大网站转载

8

“中国第一夫人”的美丽力量

荆学民

论文

《人民论坛》(中文核心)2013年4月(上)总第399期

4000

 

9

不同话语的身段与博弈

荆学民

论文

《人民论坛》(中文核心)2013年5月(上)总第402期

3500

 

10

政治传播几个核心命题辨正

荆学民

论文

《现代传播》(CSSCI )2013年第7期

7000

 

11

当前中国社会政治沟通的几个问题

荆学民

论文

《北京日报》理论版,2013年7月1日

2000

 

12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态势——基于传媒公共性的考察

李智

论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2期

8000

 

 

13

论美国主流报业的媒介保守主义偏向

李智

论文

《国际新闻界》(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8期

12000

 

14

新媒体对中国“权势”文化的颠覆与重构

姜飞

论文

《探索与争鸣》(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7期

9000

 

15

政治合法性、意识形态与国家形象传播

李彦冰

论文

《现代传播》(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2期

6000

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16

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家理念的调整与重构

李彦冰

论文

《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0期

6000

 

17

从现代性到理想性:马克思政治思想的张力

施惠玲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1期

11000

 

18

略论政治传播中的宗教因素

施惠玲

论文

《现代传播》(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2期

6000

 

19

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施惠玲

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2期

9000

 

20

马克思政治概念的双重维度

施惠玲

论文

《教学与研究》(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2期

12000

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两种张力关系

施惠玲

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6期

8000

 

22

论大众媒体的政治影响力

刘文科

论文

《政治学研究》(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2期

15000

 

23

“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开题会综述

苏颖

论文

《现代传播》(颁厂厂颁滨)2012年第1期

4000

被引1次

24

中国互联网公共讨论中的多元共识:基于政治文明发展进程里的讨论

苏颖

论文

《国际新闻界》(CSSCI) 2012年第34卷第10期

10000

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25

多元共识社会中中国政治传播的转型思路

苏颖

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6000

 

26

作为政府与公众间距离协调机制的网络政治沟通研究

刘小燕

论文

《新闻大学》(颁厂厂颁滨)2013年第2期

13000

 

27

政治传播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白文刚

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7000

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28

民族国家间差异性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制约

李彦冰

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7000

 

29

论国家形象传播主体间的关系

李彦冰

论文

《创新》2013年第1期

7000

 

30

网络流言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白杨

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5000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