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执行情况
1.1项目总体执行情况
本项目自2011年12月立项以来,总体执行状况良好,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经费运转正常,各子课题进展顺利,代表性成果显着。现汇报如下:
1.2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2.1子课题一:空间统计的方法研究
子课题一重点在于对于空间统计方法的理论研究,对于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相应方法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当研究空间分布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或者空间相关性与依赖性,或者空间格局与变异,并对这些空间数据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估计,从而模拟这些数据的离散型和波动性等问题。
本课题已经对于空间计量建模方法及国内外研究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展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第一、 空间数据建模方法的研究进程。
空间统计数据的建模理论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为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为整个20世纪90年代,是快速发展阶段;第叁阶段为进入21世纪来的10年间,是其发展成熟阶段。经过叁十年来的探索改进,空间计量经济学其理论研究从空间效应的检验、空间模型的确定、估计记忆检验各方面已经发展成了较为完善的计量经济学分支,为区域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撑。
第二、 空间统计数据的建模基础研究。
空间统计数据的建模基础包括:1.空间相关性,说明了空间中各个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2.空间异质性,代表了空间中各个变量由于所处的区位位置不同而存在的差异性。3.空间相关性的探测方法。面数据是建立空间数据模型所使用的主要数据形式,它描述区域面积内单元的总体特征。常用的空间面数据相关性统计分析包括了包括Moran’s I指数、Geary’s C指数、广义G指数。另外,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能够根据数据结构本身来反应空间关系,使得研究者不需要有太多的先验知识,就能够客观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特殊空间模式的特点,使得ESDA在90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ESDA与GIS 的结合,让空间分布的特性和尺度更方便、更直观的得到展现,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第三、 空间数据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空间分析的应用包含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解释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模拟建模和评价反馈。体现了从空间模式探索逐步到机理解释,再到政策应用的过程。不同于经典统计模型,空间建模将空间自相关性考虑到建模过程中,研究多变量的相互影响。
第四、 空间统计数据模型的最新进展
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程序普及的带动下,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与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空间数据建模研究及应用中。在国内,空间随机前言模型、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及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方面有相应的研究。空间数据统计模型与面板数据的融合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内注重于模型形式和模型检验等方面,在国外空间面板的研究着重于模型基本理论和模型的实证研究。基本理论研究包括模型的设定、分类、估计以及检验等。实证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设计经济增长、投资活动、市场需求、价格竞争、商业周期、政府支出以及就业与失业问题等等。国外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但由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及各种检验目前仍然不太规范,并且随机效应模型在空间分析研究中仍存在争议。
1.2.2子课题之二:政府信息共享平台上的空间统计样本数据开发研究
在我国,政府部门、学术界及其他单位在长期的管理与实践中掌握、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公共数据资源,但这些数据分散在各个行政主管部门和机构缺乏有效地整合与共享,对社会开放程度有限,制约了这些珍贵的数据资源的价值,影响其开发利用。为本项子课题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针对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平台上其统计信息内容不够全面、范围不够广泛、时效性不足、数据空间化程度不深,信息共享程度相对落后的局面,对于其社会经济数据的解决方案的标准进行了研究。
通过调研与论证,我们提出建议,西城区政府部门公共数据共享的建设需要分叁步走。第一、规范数据来源,建立公共数据元数据库;第二为政府部门共享公共数据建立分析决策数据库,完成元数据的加工、处理以提供适用的社会经济数据供决策;第叁为完成重要分析决策所建设的检测统计数据库,用以反馈决策数据库。
建立西城区叁个基础元数据库,包括社会经济领域人口库和法人库以及社会经济空间信息库的建立。在这里,重点对社会经济数据空间信息库的研究进展做以详述。
第一、西城区社会经济数据空间信息库的统计规范与统计标准研究
空间信息库的统计规范与统计标准的设计与实现是完成社会经济公共数据空间统计以及进一步利用其进行应用分析的保障和基础。目前,本项目已经对此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论证如下:
首先,针对我国复杂的数据环境,各个部门的数据标准化程度不一、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格式和数据类型数据标准也不尽相同。为做到信息共享,从硬件角度,平台设计需基于总线结构,即所有的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政务应用系统的即插即用,共享平台必须适配各种政务数据和异构的数据环境,要实现全区政务用户统一权限管理和单点登录,要实现目录、交换、网络调用、信息核对、信息推送的一体化服务,而且横向、纵向都要实现互联互通。另外信息共享除了要解决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需要提供包括政策、标准、关键技术、支撑机构、软件平台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我们国家信息资源绝大部分在政府各部门,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来自于几十个政府部门。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信息与空间有关,由于空间信息的特殊性,其信息共享的技术和方法会和其他的政务信息有所差异,但信息共享的业务模型是一样的。所以,必须研究各种政务信息的时空化技术、地理编码技术,以及政务空间信息的网络服务技术,然后再集成到统一的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务信息与空间信息的一体化服务。
第二、对于空间信息元数据说明标准研究
元数据说明标准就是把来自具体某个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同时进库。包括数据搜集或调查的制度、指标解释、组织过程和数据质量控制的数据形成流程、时间、动态可比性变化、计量单位、相关分类等等,对此内容主要是对每个政府部门索取数据内容和相关信息的规范标准要求。为此,我们建议对来源政府部门的搜集信息和数据搜去要全面和核查(还原到原政府部门能对应上原来的数据),第二步是根据整理后的分析决策使用的标准数据库数据质量提升需要,反向对政府部门的数据提出改进适当改进的工作,即互动追求协调一致的数据高质量工作。
第叁、对地理信息库形成数据产物的加工规范研究
为此,我们从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标准处理、时间一致性标准处理、内容一致性处理从数据的清理、整理层次进行了研究。进而对于空间匹配的规范性进行了研究,以保证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空间化后的准确。在经济社会数据空间化的基础上,为实现其应用价值的最大化,从时间规范、空间规范、内容规范等更高层次进行了研究。
在对叁个基础元数据库的规范设计基础上,通过调研确定了人口库的入库信息核对应以计生委数据为准,法人库以工商局信息为准,地理信息库则以公安部门提供数据为准的入库制度。进而,采用滨惭贵组织开发的专门用于评估数据质量的框架体系(顿蚕础贵),对于已经过核实比对入库后的数据进行事后质量评估,采取事后调查的方法,抽取相应比例的调查对象,一方面修正之前的调查数据,另一方面发现之前的调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未来调查工作的改进指明方向。同时,我们建议政府信息公共信息平台的数据不要仅限于搜集各部门委办局的所有经济数据指标,更要注重各部门的行政记录和文本数据,这些数据往往能够对经济社会数据空间化的利用起到重要的补充和印证作用。
1.2.3子课题之叁:社会公共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社会资源综合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有形的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要素,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使其得到充分利用,才能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有效、公平地配置社会资源已经成为每个政府的追求目标之一。目前,本项子课题重点针对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创新力的空间差异和居民消费的空间特点进行了研究。
第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前期论证的基础上,我们以西城区教育资源包括幼儿园(小学)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为例,与人口数据相结合。将整合后的经济社会空间数据应用于决策过程。
幼儿园的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与否对于周边年轻家长的生活的影响是十分显着的。针对这个问题,需要运用的数据包括:数字地图数据—主要需求为社区地图;幼儿园分布数据库—包括幼儿园规模、办学条件等属性信息;人口普查数据库——可以是按社区的统计数据。其他经济社会数据信息:例如收入情况,介于其对于幼儿园的选择起到一定影响。技术路线包括:(1)空间统计分析:与主地址库关联,利用幼儿园容量等信息就行统计(2)最短路径分析:挑选出离社区最近的幼儿园及最短路线(3)缓冲区分析:得到不同幼儿园的覆盖范围。
第二、中国省域间创新力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原动力。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都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利用这一差异性,本次研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2005-2010年中国31个省域创新能力相关数据,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面板数据,运用统计邻域灵活的搁软件,分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在2008年前后变化以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Moran’s I统计量特征,揭示2005年以来,31个省区的R&D活动一直趋于空间上正的自相关,即R&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在空间上集聚或R&D,并且这种空间集聚特征逐年表现得更为显著。
进一步通过尝滨厂础结果显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和欠发达的西部省区在空间上分别趋于集聚。总的来看,较高搁&补尘辫;顿活动水平的邻近省区趋于空间集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叁角洲地区,中部和北部地区未表现出集聚的状态相对比较均衡,而中西部地区则沦为外围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
第叁、中国省域间创新力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也说明农村消费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引导农民消费方向是刺激国内消费的重要方面。
通过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包括Moran I统计量、Moran散点图和局部Moran统计量来研究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变异性。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空间上具有相关性,具有区域的集聚特征,即高支出的地区相互邻近,低支出的地区相互邻近。表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福建省的高消费水平集聚,西部地区低消费水平的集聚,中部和北部地区未表现出集聚的状态相对比较均衡,其中北京、上海、浙江是强影响点,全国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影响很大。同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存在空间异质性和非平稳性,即各地区的支出水平有明显的差异性,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明显。
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骋奥搁)模型研究了收入和价格变动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骋奥搁模型可以很好的处理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异质性的问题,得到每个地区的局部模型。模型的估计结果要优于翱尝厂的估计结果。骋奥搁模型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各省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空间非平稳性,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消费价格变动对支出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别。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消费支出都是正向的影响,即收入增加则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但各个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东北叁省和长江叁角洲收入对消费的弹性系数最大。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有正有负,大多数地区价格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是正向的,这也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农民消费较多地集中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对消费数量的变化影响微弱,即使价格上涨,人们的消费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会引起总支出的增加。
另外,依据现有的状况看,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在着一定难度,为了减少阻力,我们还选择开展数据依赖较弱的研究,比如与医疗布局情况和与物流相关的空间研究,相关成果已经发表或者等待发表。
二、 调研以及学术交流情况
自项目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积极调研,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特别注重和国外专家的交流探讨,为课题的进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
2012年4月起,课题组成员多次分批去西城区统计局,信息办、发改委等单位部门实地调研,和一线统计部门开展深入交流,交换意见,了解实际需要,使得我们的研究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研究成果更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的课题团队和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联合国大学Pierre Mohnen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及该校Guido Ferrari教授团队、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怀特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及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黄波教授、西班牙卡斯提亚-拉曼彻大学(University of Castilla-La Mancha)统计系空间计量模型专家Jose Maria Montero教授以交流访问、报告演讲、联合培养、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有着良好的学术交流与沟通,促进我们的研究能够紧跟国际步伐,更具有前瞻性、开创性。
? Pierre Mohnen,比利时籍,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授,联合国大学教授研究员。牛津大学国际发展系Sanjaya Lall项目高级研究员,美国经济研究局收入和财富研究会议成员。加拿大蒙特利尔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Pierre Mohnen博士,长期致力于创新问题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在产业组织、面板数据建模等领域有长期实践和良好学术声誉。
? 黄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就职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科研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在空间统计的应用研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等等。
? Guido Ferrari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统计学教授,在经济社会统计、环境可持续发展、空间价格模型等方面具有世界影响。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佛罗伦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加强了学生间的互访。
? Jose Maria Montero是西班牙卡斯提亚-拉曼彻大学统计系教授,在空间统计模型及其应用颇有研究,成果颇多,他是西班牙证交所国际学术期刊IE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的主编。
2013年4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与佛罗伦萨大学(意大利)、卡斯提亚-拉曼彻大学(西班牙)和“旅游、环境、经济研究”国际网络联盟合作举办的“第五届旅游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创新,竞争力与国际合作”国际会议。会上,课题组负责人赵彦云做了利用GIS 方法利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的主题报告。
三、 代表性成果介绍
1 赵彦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5期
成果介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对我国增幅统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以统计学为核心知识体系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历史依据、科学思想和有关内容,强调了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分析的发展机遇以及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指出目前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自主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这对统计学可建设发展和提高统计的社会贡献、社会影响非常重要。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发展提升实际应用价值具有推动作用。
2 Wen Wang,Yuanda Liu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ereal bioenergy potential in China》,《GCB Bioenergy》2012年11月27日在线发表
成果介绍:农业生物质是一种分布最为广泛、应用最为灵活的可再生能源原料,可应用于热能、电力、燃料能源的生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大量农业秸秆可用于发电。但在实际应用中其利用效率受到资源地理分布的限制。因此,获取精确的农作物生物质分布状况,对于评价我国农业生物质能的能源开发潜力具有巨大意义。传统的研究生物质能空间分布的方法,是从能源统计角度,利用统计数据估算农作物生物质能总量,然后将总量分配到空间上去。它的优点是统计口径被能源经济学家所广泛接受;其缺点是空间分辨率较低,往往只能精确到县级尺度,且统计单元大小不一、几何形状不规则,统计单元内部近视认为均匀分布也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为克服传统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一个全新的基于惭翱顿滨厂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估算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估全国大宗作物农作物潜在生物质能的空间分布。相比于传统的统计数据方法,该方法以遥感信息作为分布权重,将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改善了由行政单元造成的空间精度低和面域均一取值等问题。研究发现,全国县级大宗农作物潜在生物质能集中分布于东北叁省、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平原、以及南疆等地,这些区域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能够满足能源大规模生产的集中利用目标。同时我们也发现,生物质能的县域分布呈不规则多边形的面域分布,各行政单元在面积、形状上各有差异,行政单元内部的均一分布的假设也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些都必然导致县域分布在描述资源分布上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难以保证生物质能能源规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本文的结论对于降低生物质能工厂的运输成本,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可为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优化配置、生物质能工厂的建设选址等做出科学规划以及为国家相关部门在能源规划和管理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3. 谷彬 《劳动力市场分割、搜寻匹配与结构性失业——文献综述及对人口普查资料开发的启示》,《统计研究》2013年8期
内容提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受转型升级的巨大影响,中国出现大量“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即结构性失业问题。由于劳动力市场传统体制分割、僵化、惰性的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调整速度相对缓慢,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新变化,从人才支撑的角度制约了转型升级的顺利实现。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视角,系统梳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搜寻匹配理论,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不匹配引发结构性失业的传导机制及结构性失业不同来源的影响,进而研究了结构性失业治理中的人口普查资料等社会经济数据的深度开发。鉴于结构性失业的“棘轮效应”和“累积效应”,中断引发结构性失业的传导机制有助于将结构性失业防患于未然,而其不同来源的细化分解,将使结构性失业治理政策更加准确有效。鉴于结构性失业不同来源之间存在相互抵消和相互加强的效应,有必要对结构性失业不同来源的复杂关联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统筹兼顾进行结构性失业治理,以避免由于政策之间缺乏协调性,而加剧结构性失业。
四、 成果发布情况
2012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地理空间信息研究中心成立。人民大学冯惠玲常务副校长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地理空间信息研究中心”揭牌。中国人民大学地理空间信息研究中心的任务是建立基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人文社会科学虚拟研究平台,为学校大约15个院系的相关学科提供良好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服务,同时也为学校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科研合作提供跨学科交流平台。中心的成立旨在满足校内各学科对地理空间信息教学的需要,满足各学科对地理空间信息关键技术和底层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众多一级学科领域的应用服务,带动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突破和创新,使学校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应用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中心的挂牌成立在人文社科领域氛围浓厚的人民大学也扩大了空间信息技术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推介效果。
阶段性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
赵彦云 |
论文 |
2013年5月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12000 |
|
2 |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ereal bioenergy potential in China |
Wen Wang, Yuanda Liu |
论文 |
《GCB Bioenergy》于2012年11月27日在线发表
|
7000 |
GCB Bioenergy 是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达3.67 |
3 |
国际竞争力下的国家形象的实证分析研究 |
赵彦云、 李望月 |
论文 |
中国人民大学校报等待发表 |
12000 |
|
4 |
《劳动力市场分割、搜寻匹配与结构性失业——文献综述及对人口普查资料开发的启示》 |
谷彬 |
论文 |
《统计研究》2013年8期 |
9000 |
|
5 |
《城乡消费断层阻碍服务业发展的效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与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
吴翌琳、谷彬 |
论文 |
《商业研究》2013年10期(收到用稿通知) |
6000 |
|
6 |
《科技与资本“联姻”: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
吴翌琳、谷彬 |
论文 |
《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8期 |
5000 |
|
7 |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均等化研究——31省区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指数的分析》 |
吴翌琳 |
报告 |
摘《中国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
10000 |
|
8 |
我国物流业布局现状、问题与对策 |
郭茜,庄菁 |
论文 |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年6月 |
6000 |
|
9 |
弱流动因素制约下人口承载力空间研究 |
郭茜 |
论文 |
特区经济2012年11月 |
5000 |
|
10 |
Maximal Covering Location Problem with Stochastic Critical Distances |
Shangxiong Meng |
论文 |
已投贰闯翱搁,正在修改 |
9000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