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子课题进展情况
根据申报的研究计划,本课题包含5个子课题,即:子课题1——全球华语语法调研报告?台湾卷;子课题2——港澳卷;子课题3——新加坡卷;子课题4——马来西亚卷;子课题5——美国卷。考虑到实际需要,拟将香港和澳门分成两卷,因此将增加一项子课题。
从总体来看,课题在按计划有序推进,研究进度正常,执行情况良好,
各项子课题也都在按项目要求有效地开展调研工作。比如“香港卷”,联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立了3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港式中文”词法部分、“港式中文”句法部分和香港粤语的调查研究。他们定期召开研讨会,及时沟通情况,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初步成果。又比如“台湾卷”,以“台湾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为牵头单位,联合台湾清华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高校学者,组成5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词类、小句、复句、华语使用、闽粤方言的调查研究。他们召开了两次研讨会,讨论调研计划,商议调研难题。“马来西亚卷”由暨南大学牵头,联合马来西亚大学开展合作研究。暨大研究人员已两次赴马来的吉隆坡、槟城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收集语料和文献。当然,由于各卷的情况不同,因此各子课题的工作进展情况也不一样。相对来说,“美国卷”的情况特殊一些,调研的进度上也稍慢一点。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一)调研情况
根据课题计划,2011-2013年的主要工作是调研。调研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二是3地区(台湾、香港、澳门)和3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华语的实地调查。目前,各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华语的实地调查工作还在进行,有的已接近尾声。比如台湾点,分词类(方丽娜负责)、词法/词组(张郇慧)、小句/句构(曹逢甫)、复句/篇章(屈承熹)、语用/语义(李英哲)、闽/粤方言(陈瑞端)等6个方面收集文献,做成了目录和资料库;又分小组分别对台湾国语、台湾重要方言闽语和粤语、台湾华语的使用状况及发展变化进行深入调查。香港卷也已完成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调查工作有望年底结束。
(二)学术交流情况
为了及时沟通调研情况、探讨研究难题、交流研究成果,课题组召开了不同形式的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1)子课题组会议。比如“香港卷”子课题组已经召开了多次会议,每次会议都有明确具体的内容。(2)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会议。2011年12月在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定于2013年10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召开第二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汇报各子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二是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叁是商定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案。(3)国际学术会议。2012年10月举办了“汉语语序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讨论华语(包括共同语和方言)的语序问题。将于2013年10月举办“汉语语法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讨论华语的历时演变问题。此外,本课题组成员在多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叁、代表性成果介绍
本课题的最终成果为6卷本《全球华语语法调查报告》,将在后期(2015年)完成。前期作为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员已经撰写了10多篇研究论文,并在《汉语学报》和《云南师大学报》开辟专栏,集中发表本课题成果。代表性论文有邢福义、汪国胜《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构想》(《云南师大学报》2012.6)、石定栩、赵春利《港式中文差比句的类型与特点》(《云南师大学报》2012.6)、田小琳《港式中文语序问题略论》(《汉语学报》2013.1)等。邢文说明了“全球华语语法研究”课题的立项背景,并从总体框架、基本内容、研究思路、预期目标4个方面提出了本项研究的基本构想。总体框架为近远布局、实论结合、主次兼顾;基本内容包括四项大任务、五个子课题、六个重难点;研究思路为记录事实、描述现状,通语为主、兼顾方言,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先行试点、再行铺开;最终达到摸清语情、生发理论、谋划对策、促进发展的预期目标。该文发表后即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1)转载。石文分析了港式中文差比句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文章从语料调查出发,把港式中文差比句分成无标差比句和有标差比句两种类型。有标差比句可以根据差比标记和句法特点分为“比较”类、“过于”类和否定类叁种。与通用中文相比,港式中文差比句在标记、值性和值度叁个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这叁种有标差比句在值性类型、标记数量和值度选择上也存在着各自的句法语义特征。田文讨论了港式中文的语序问题。该文从事实的考察中看到,港式中文的语序有不少不同于通用中文的地方。港式中文的连词“并”引导的分句可以带上主语,“并且”可以位于分句主语之后,“了”“过”等体标记加在连动结构的前一动词之后,这些变化反映了港式中文和通用中文焦点的差异,受英语的影响,港式中文出现了定语后置的现象;受粤语的影响,港式中文将通用中文状语位置上的“多”“少”挪到动词后边做补语。
阶段性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构想 |
邢福义 汪国胜 |
论文 |
《云南师大学报》2012.6 |
1.0万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1)转载 |
2 |
港式中文差比句的类型与特点 |
石定栩赵春利 |
论文 |
《云南师大学报》2012.6 |
1.5万 |
|
3 |
港式中文语序问题略论 |
田小琳马毛朋 |
论文 |
《汉语学报》2013.1 |
1.1万 |
|
4 |
香港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抉择 |
田小琳 |
论文 |
《云南师大学报》2012.2 |
1.3万 |
|
5 |
港式中文连词调查报告 |
马毛朋 |
论文 |
《汉语学报》2012.4 |
1.4万 |
|
6 |
港式中文词类活用现象调查报告 |
李 斐 |
论文 |
《汉语学报》2012.4 |
1.3万 |
|
7 |
空间顺序对汉语语序的制约 |
李英哲 |
论文 |
《汉语学报》2013.1 |
1.3万 |
|
8 |
“两个叁角”理论与海外华语语法特点的发掘 |
李计伟 |
论文 |
《汉语学报》2012.3 |
1.2万 |
|
9 |
方言语法研究问题的思考 |
邓思颖 |
论文 |
《汉语学报》2013.2 |
0.9万 |
|
10 |
论据性推断结构“齿嘛” |
沈 威 |
论文 |
《汉语学报》2013.2 |
0.9万 |
|
11 |
方言中形式动词“有”的形容词性宾语之考察 |
沈 威 |
论文 |
《澳门语言学刊》2012.2 |
1.0万 |
|
12 |
论“特色狈1+地名狈2” |
沈 威 |
论文 |
《语言研究》2013.2 |
0.9万 |
|
13 |
有标选择复句语义关系之辨察 |
尹 蔚 |
论文 |
《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 |
0.7万 |
|
14 |
新加坡华语中的两个句末语气词 |
潘秋平王怡纯 |
论文 |
滨础颁尝-21会议 |
1.1万 |
|
15 |
港式中文同素 逆序词考论 |
田小琳李 斐 |
论文 |
《汉语学报》2014.1 (待发) |
1.2万 |
|
16 |
论粤语对新加坡通俗华语及英语的影响 |
陈玉珊 |
论文 |
《汉语学报》2014.1 (待发) |
1.0万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