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总体情况及子课题进展情况:
研究总体情况及子课题按照原计划顺利进行。课题自立项(2011年11月)以来,至今进行了一年半,课题组于2011年12月3-5日在厦门大学进行了开题会暨专题学术研究会,对项目及各子课题进行了布置。从实行情况看,除各别子课题负责人外(如李军教授获得“哈弗-燕京项目”资助到美国一年),其他都按计划进行。
2, 项目自进行以来,课题组组织了以下调研工作,包括:
2012年4月26日至5月3日,到河南对仰韶遗址、仰韶博物馆、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洛阳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地宫博物馆、龙门石窟(世遗)、嵩山少林寺(佛)、观星台、中岳庙(道)、殷墟遗址、河南博物馆等调研。
2012年5月15-18日在成都进行课题核心成员读书会,对先期提供给大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前沿的材料进行集中讨论,提出相关的问题、概念等。
2012年6月4-7日在泉州进行第二次读书会,并对当地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世界遗产名录相目,比如“南音”进行了实地了解,并与当地的主管领导进行了交流。参观了泉州“海外交流博物馆”。
2012年7月12日至8月3日,课题组成员一行十九人到青海进行专项调查,特别对青海黄南州同仁的热贡艺术(唐卡)的传承问题进行了为期二十多天的调查。期间进行了第叁次课题组成员读书会。
2012年9月1-5日,到山西省介休市出席“维护文化遗产发展城市文化”国际圆桌论坛,期间对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对介休的绵山、张壁古堡等重要的文化遗产进行了考察。
2012年10月18-22日,参加“2012年无形文化资产国际论坛”(台北),做“中国无形文化遗产与博物学的知识体制”的主题发言。同时,与台湾“文化部”无形资产局局长、副局长,中央无形资产“省议委员”进行专题交流,与日本无形遗产部部长宫田繁幸、桥本裕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机构驻韩总干事PARK Weonmo等进行了专题交流。
2013年2月28日-3月17日,带领课题组成员一行8人到云南德宏州傣族地区进行“赕文化”和红河州弥勒县红万村彝族阿细人祭火仪式进行专题调研。
2013年3月26-31日到广西百色地区及所属西林县进行壮族及百越所属族群进行铜鼓文化调研,考察了句町古国的文化遗产。
2013年4月5-17日到西北丝绸之路和陕西进行考察,包括嘉峪关、阳关、玉门关、敦煌莫高窟、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肃北县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等地;参观陕西咸阳的阳陵、咸阳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
2013年6月27日至7月4日,首席专家以团长的身份率团(20人)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人类学高级论坛活动,考察台湾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台湾原住民邵族、雅美族、赛德克族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与利用情况。
2013年7月8日—10日,参加“世界民族饮食文化与食品安全国际研讨会”,做“中国饮食文化遗产中‘品尝’的人类学研究”的主题报告,并主持分会场“世界民族饮食文化与食品安全”。期间与来自法、美、英、加、澳、新、印度等国的饮食文化遗产专家进行了集中的交流。
3, 代表性成果:
首席专家主编及着作:
(1)《热贡唐卡考察录》,民族出版社,2012年12月版。该书对青海热贡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传承情况,包括政府主导、示范的情况,民间艺人的传承情况、寺庙的传承情况、村落的传承情况、家庭的传承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实录。
(2)《文化遗产学十讲》,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该书是一部大学教材,分别从十章对遗产学涉及的主要方面进行概括,诸如遗产学的概况、遗产与政治、遗产与经济、遗产与法律、遗产与族群、遗产与历史、遗产与认同、遗产与旅游等进行论述,包括代表性的案例和思考的问题。
首席专家代表性论文(5篇):
(1)“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生成养育制度”,《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2期。论文主要讨论文化遗产体系中的生养制度,即对文化遗产的历史生成的原因和遗续的理由进行探讨和总结,而文化遗产的这一特性常为人们所忽略,“生养制度”由作者首次提出。
(2)“饮食正义雅俗共‘尝’”,《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该文以“中国饮食是面子文化”为题转载于《红旗文摘》2013年第1期第159页(本期头两篇文章为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文章)。论文探讨了我国饮食文化遗产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以及衍生出的诸多文化现象,如“面子文化”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光明日报》2012年6月6日第11版。文章是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成果,即对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研究”的核心价值为题而作。
(4)“艺术、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中操行的体系”(第一作者),《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6期,转载内容约6000字;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2年第12期)。论文是与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专家、旅游人类学家NELSON H,GRABURN教授专访及讨论的基础上写成的。文章涉及到欧洲“手工艺运动”的历史,以及日本无形文化财的有关情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深度讨论。
(5)“中国饮食:作为无形遗产的思维表述技艺”,《民族艺术》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2年第11期。)论文对我国的饮食文化,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的的表现形式以及所包括的思维表述技艺进行论述,并将我国的饮食文化长升到一种“饮食思维”的高度,讨论其与中华文明和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的逻辑关系。
相关社会影响:
本课题也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关注,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出名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Laurajane Smith(Intangible Heritage一书的作者)一直关注本课题的进展。
本课题还注重对本科学生的培养,2013年7月11日-16日,本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部分成员带领学生走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去感受中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本课题的部分成果及情况:
相关非遗会议的网络信息:
(1)全国社科规划办:厦门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研讨会丑迟迟辫://飞飞飞.苍辫辞辫蝉蝉-肠苍.驳辞惫.肠苍/骋叠/219535/16574582.丑迟尘濒
(2)人民网:厦门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研讨会
http://fujian.people.com.cn/n/2011/1209/c234802-16594058.html
(3)新华社福建分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研讨会在厦举行
http://www.fj.xinhuanet.com/nwh/2011-12/02/content_24252817.htm
(4)中国民俗学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研讨会在厦举行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9512
(5)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在厦门举行
http://www.cuheri.com/a/dl/rwdl/2011/1202/5383.html
(6)厦大人类学系: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开题暨研讨会
http://anthro.xmu.edu.cn/news/tongzhigonggao/141.html
(7)法律快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研讨会在厦举行
http://www.lawtime.cn/info/zscq/gnzscqdt/20111203120649.html
(8)华夏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研讨会在厦举行
http://www.ccnh.cn/zjfy/fyzx/2542377557.htm
(9)民俗学论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研讨会在厦举行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25986
(10)艺驿网:“中国非遗体系探索研究”研讨会厦门开幕
http://www.789179.com/portal-view-aid-7045.html
(11)科易论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
http://bbs.k8008.com/viewthread.php?tid=120514
阶段性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热贡唐卡考察录 |
彭兆荣等 |
着作 |
民族出版社 2012年12月版 |
250千 |
|
2. |
文化遗产学十讲 |
彭兆荣等 |
教材 |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2年版 |
280千 |
“讲讲《文化遗产学十讲》”,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10月17日。 |
3. |
“‘失落的主题’:旅游文化作为民族志的表述范式” |
彭兆荣 |
论文 |
《世界民族》 2012年第1期 |
8千 |
|
4.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
彭兆荣 |
论文 |
《光明日报》 2012年6月6日 第11版 |
6千 |
|
5. |
“好客的食物:餐桌伦理结构中的张力叙事” |
彭兆荣 |
论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 |
8千 |
|
6. |
“吃出来的形色之美:中国饮食审美启示” |
彭兆荣 |
论文 |
《文艺理论研究》 2012年第2期 |
8千 |
|
7. |
“遗产认知的共时向度与维度” |
彭兆荣等 |
论文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年第1期 |
12千 |
|
8. |
“艺术抑或吉则,这是一个问题——以青海热贡唐卡为例” |
彭兆荣 |
论文 |
《西北民族研究》 2013年第2期 |
9千 |
|
9. |
“‘中国手艺’之名与实” |
彭兆荣 |
论文 |
《东南文化》 2013年第1期 |
9千 |
|
10. |
“物·非物·物非·格物——作为文化遗产的物质研究” |
彭兆荣 |
论文 |
《文化遗产》 2013年第2期 |
8千 |
|
11. |
“现代旅游景观中的‘互视结构’” |
彭兆荣 |
论文 |
《广东社会科学》 2012年第5期 |
10千 |
|
12. |
“艺术、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中操行的体系” |
彭兆荣 |
论文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年第9期 |
10千 |
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6期,转载内容约6000字;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2年第12期 |
13. |
“中国饮食:作为无形遗产的思维表述技艺” |
彭兆荣 |
论文 |
《民族艺术》 2012年第3期 |
9千 |
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2年第11期 |
14. |
人类学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国家重大招标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开题暨研讨会综述 |
索南措 |
论文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年第4期 |
8千 |
|
15.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探索 |
彭兆荣 |
论文 |
《贵州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 |
9千 |
|
16. |
“锁孔”与“猫眼”:文学凝视的知识考古 |
彭兆荣 |
论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
9千 |
|
17. |
移动正义:客家政治文化结构中的核心价值 |
彭兆荣 |
论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
9千 |
|
18. |
好客的东道主:旅游人类学“主-客”范式反思 |
李春霞 |
论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 |
8千 |
|
19. |
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生成养育制度——以叁个文化遗产地为例 |
彭兆荣 |
论文 |
《厦门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 |
9千 |
|
20. |
“人文”、“生态”、“生生”的跨文化阐释 |
彭兆荣 |
论文 |
《社会科学家》 2013年第2期 |
9千 |
|
21. |
中国饮食文化遗产中“品尝”的人类学解释 |
彭兆荣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 |
9千 |
|
22. |
“物”与族群形象的建构——从“苗银”说起 |
闫玉 |
论文 |
《贵州民族研究》 2012年第4期 |
8千 |
|
23. |
论遗产的“符号化” |
闫玉 |
论文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
8千 |
|
24. |
归属、认同与转换:对遗产与族群关系的研究 |
郑向春 |
论文 |
《文化遗产》 2012年第2期 |
8千 |
|
25. |
行业信仰、祭祀组织与地方社会——以晚清民国时期四川夹江县“蔡翁会”为中心的考察 |
肖坤冰 |
论文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8千 |
|
26. |
遗产:历史表述与历史记忆 |
李 菲 |
论文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
11千 |
|
27. |
理论旅行:本土语境下的非遗阐释与操作 |
李 菲 |
论文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年第12期 |
12千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1期摘要转载 |
28. |
再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 |
徐艺乙 |
论文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 |
|
|
29. |
族群身体的社会表述——从人类学看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许新建 |
论文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
|
|
30.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 |
苑 利 |
论文 |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
|
|
31. |
移民、传说与族群记忆——民族史视野中的南方族群叙事文化 |
张先清 |
论文 |
《厦门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 |
|
|
32. |
遗产研究:理论视角探索 |
葛荣玲 |
论文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
8千 |
|
33. |
狈滨惭叠驰:当族群遗产遭遇国家与世界 |
郑向春 |
论文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
7千 |
|
34. |
真实性与无形文化遗产 |
郑向春 |
译文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年第9期 |
9千 |
|
35. |
国际遗产研究方法综述 |
路 芳 刘剑敏 |
论文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年1月 |
9千 |
2012年2月《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
36. |
澳大利亚国家遗产名录评估体系方面的特色 |
路 芳 |
论文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10月 |
8千 |
|
37. |
祭火之礼 |
路 芳 |
专着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 |
17万 |
|
38. |
民族旅游预开发区的文化保护预警研究 |
肖坤冰 |
论文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 |
8千 |
|
39. |
遗产的“文化公权”与“发展私权”之争论:对遗产运动中的几组行动主体的权力话语分析 |
肖坤冰 |
论文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 |
8千 |
|
40. |
从“遗产化”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龚 坚 |
论文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
9千 |
|
41. |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龚 坚 |
论文 |
《高教论坛》2012年第5期 |
6千 |
|
42. |
民间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国家化实践 |
龚 坚 |
论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 |
9千 |
|
43. |
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的中国范式 |
李 菲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30日 |
3千 |
新华网“新华时政频道”2月7日、光明网“理论频道”2月8日转载 |
(课题组供稿)